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5-09-05
打印

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
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

(2005年7月12日)

中青发〔2005〕26号

  根据中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精神,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团中央决定,2005年9月至12月,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一、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传达贯彻到团员青年中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是共青团的神圣职责。在全团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是共青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共青团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为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总体上看,当前团的基层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广大团员也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但是,少数基层团组织软弱瘫痪,部分团员组织观念淡薄、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全团开展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增强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扩大组织覆盖,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是共青团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各级团组织要从贯彻落实党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的高度,从新时期团的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认真部署,切实把教育活动抓实抓好。广大共青团员要积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五大和团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切实增强广大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解决基层团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党建带团建。认真学习、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与重视,把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到本地区、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2.坚持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环节,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团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团史团情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以团员喜闻乐见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和深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4.坚持充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努力把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团员的积极性统一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团员参与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力争使教育活动覆盖所有基层团组织,使每个团员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

  5.坚持充分尊重基层创造性。广泛调动和发挥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和广大团员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各地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及时总结基层的好作法好经验,努力探索新时期团员教育的有效途径。

  6.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之间团组织和团员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活动指导,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

  1.增强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构筑广大团员的精神支柱,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保障和维护团员的基本权利,明确团员的各项义务,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组织意识;引导团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2.健全组织。把教育活动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完善“三级联创”工作机制。通过教育活动,达到提高团员队伍素质,巩固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基层团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整体推进基层团建工作的目的。力争使“五有”、“四好”团组织在基层达到相当比例。

  3.活跃工作。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团的工作水平。着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深化落实,努力构建有效服务青年、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工作体系。

  四、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参加对象为全体共青团员和不是中共党员的各级专、兼职团干部。流动团员按照属地化的原则,以流入地为主参加教育活动。流出地团组织在流动团员中建立临时团组织的,要及时与所在地团组织取得联系,流入地团组织要将流动团员的教育活动纳入本地的总体安排、统筹考虑。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在2005年9月至12月开展,在此期间,各基层团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起止时间,原则上各单位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一个月。已进行过增强团员意识(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的单位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正在开展的单位可结合本意见的有关要求,按原有安排继续开展。省级团委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充分运用团属宣传阵地和各类媒介,大力宣传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团员队伍的基本状况,找准组织建设、团的工作和团员、团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以“学理论知团情”主题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个人自学、专题辅导和上团课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和以团章为主要内容的团史团情教育。以“新时代新风采”团员标准讨论活动为载体,围绕新时期共青团员的时代特征、素质能力、作用发挥等专题开展讨论。争取使每一名团员上一次团课、学一遍团章、读一本学习辅导材料、写一篇学习心得、参加一次讨论活动、过一次民主生活。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以“我为团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本职岗位,通过团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团员奉献社会,发挥模范作用。争取使每一名团员参加一次主题团日活动、重温一次入团誓词、为团支部提一个建议,每一名专职团干部要帮扶一名团员青年,团支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五、加强组织领导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是当前全团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1.建立领导责任制。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干部要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的同时,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教育活动。各级团委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建立联系点制度。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和团干部要结合各自特点确定基层教育活动联系点,深入调研,督促检查,加强指导,帮助联系点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原则上团中央各部门要建立5个以上的联系点,省级团委要建立10个以上联系点,地(市)、县(区)团委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联系点。

  3.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本地实际,建立明确的考核标准,实行量化考核。团中央将抽调专门力量,成立督导组,到各地开展检查监督,同时还将组织各省级团委开展交叉检查。各地也要通过有效形式开展督导,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教育活动结束后,团中央将在适当时机进行总结表彰。

  4.建立青年监督评价制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要充分吸收青年参与,主动接受青年监督。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和听取青年的意见建议,并就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测评,以检验和提高教育活动成效。

  5.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教育活动中,各级团组织要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团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规律,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成果。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省级团委的实施方案要在7月底之前上报团中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教育活动原则上同步开展,具体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作出部署。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