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府发〔2005〕60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已经2005年5月19日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予以阅研,并结合实际,抓紧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五年六月九日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的五年,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化解各种矛盾,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后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腾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基础,并积蓄起强劲的动力。
一、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十五”计划提前完成,胜利实现重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发展目标。“十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直辖市、三峡大移民等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开始形成投资、消费、进出口联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市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各项政策措施中,作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等重要决定,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负重自强、埋头苦干,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西部开发取得良好开局。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进展,城市竞争力有新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完成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经济和社会发展爬坡过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质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五年接近翻一番;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等有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三峡库区一、二期移民完成,三期移民和库区产业发展规划开始启动;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法制建设有了显著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条件正在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基本小康的目标。
预计2005年全市GDP可突破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3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00元和2700元,城镇化率达到45%;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6%以上,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5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5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30%。“十五”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把重庆推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既是必须紧紧抓住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的矛盾凸现期。把握好发展机遇,妥善协调处理好各类矛盾,是实现既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发展迎来三大新机遇。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西部开发以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都将为我市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二是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已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必将推动我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必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结构升级增添三个新动力。一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入一个快速升温、加快升级的新阶段,必将加快推动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二是全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为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产业水平创造了历史性时机;三是国际资本和我国东部资本在资源和市场的牵引下加快进入西部,将为培育我市新的增长极和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带来新动力。
——战略布局呈现三个新条件。一是三峡库区蓄水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将有利于我市构筑大物流,发挥承东启西枢纽作用,形成东西互动双赢新局面;二是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国家对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予以支持,将有利于三峡库区提速发展;三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及信息化加速推进,将加快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重点,众多卫星城镇相环绕,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大都市区。
同时,我们也面临若干瓶颈制约。第一,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体制性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错综复杂;第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引发土地、矿产、能源、水利、交通、人才等方面的约束因素叠加交织,对发展质量和相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第三,破解城乡体制分割,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发展三大经济区,分配兼容效率与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统筹发展的问题困难重重;第四,科技发展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与转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不相适应;第五,三峡库区及其影响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有限,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难度明显加大;第六,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容量趋小,并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使缓解就业压力与提高劳动力素质显得更为紧迫而困难。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偏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关口。
二、“十一五”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中共重庆市委二届委员会的重要决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思路和调控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环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战略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库区产业作为战略攻坚,解决瓶颈问题,提升开放水平,突破体制约束,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为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而努力奋斗。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认真落实好以下基本方针:
——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既快又好的发展主题。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不断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不断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努力使城乡差距扩大的状态有所缓和,形成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强化速度、效益、环境相统一的观念,使经济增长的质量高、效益好、环境好,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注重解决社会事业发展“短腿”问题,创造和调动政府资源,积极采取市场手段,加快对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因时因地制宜,引导和调控需求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及所有制结构逐步优化;狠抓政策落实,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库区产业发展上确保取得实效;调动和保护各方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对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引导,促进三大经济区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联动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有机联动,促进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化。产业发展、产业兴城、市场导向的综合作用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推动力,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措施,通过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城镇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加快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致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全面合作。国际开放与国内开放相结合,开放市内市场与拓展市外市场相结合,促进公平竞争与完善优惠政策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合理流动的开放新格局。在重视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把拓展国内市场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取向。依托交通干线,传承经贸合作渊源,联合相关地区加快区域全面合作,共同构建川渝、渝黔多向经济走廊,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积极融入“10+1”自由贸易区。
——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切实打破体制约束。体制、人才、科技是发展的原动力和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是发展的物质保障,资源、人才、科技及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平衡开发建设用地是“十一五”及今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中必须协调解决好的基本问题。缓解电力、天然气突出的供求矛盾,加大煤炭资源的采掘开发,实现运力运量大体平衡,是“十一五”期间首要的基础性任务,须作为发展的切入点,努力突破。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体制障碍,注重搭建与培养合理人才结构,注重研究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层次问题,注重研究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实现发展、改革、稳定的有机统一。
“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基本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完成库区移民搬迁,库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解决“三农”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水平得到提升,资源加工业在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铝土矿、锰矿、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有长足发展,重点在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业方面有所突破,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库区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库区周边绿化初见成效,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迈上新的台阶。全市GDP年均增长10%达到4900亿元左右,投资年均增长12%,完成投资1350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以上(以2005年价和常住人口测算),城镇化率达到52%,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9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到2.5吨标准煤,森林覆盖率达到36%,三峡水库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Ⅲ类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力争城镇失业率每年有所下降,每个城镇家庭可就业人员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左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7平方米、36平方米,城镇廉租房适应群体供给面有较大提高。
——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框架。“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以区域性中央商务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和购物中心、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以长江上游金融机构聚集地和区域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以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文化弘扬创新基地、信息资源开发集散基地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初步显现。由“一枢纽十干线一专线七支线”的铁路网络,“三环十射三联线”为骨架的高速公路网络,“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三大枢纽港区和五个重点港区为重点内容的内河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空港构成的长江上游综合交通大枢纽基本形成。以发达、安全、高速、相互融合的信息网络,西部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国际出口局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基本建成。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以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装备制造业基地、化工基地为重点内容的长江上游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形成。
——初步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综合配套体系。以流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为依托的区域特色经济体系,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体系,以大都市区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等为呼应的城市体系,以综合交通大枢纽、能源水利、通讯网络等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以改善库区水环境和城市大气环境为重点的生态环保体系,以企业和高校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事业体系基本形成,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打牢基础。
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展望:
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接近翻两番,GDP达到1.1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4600美元以上(以2005年价和常住人口测算);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二元结构加快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换,城镇化率达到65%;三峡库区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三大经济区功能基本完善,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循环生产和节约型社会得到普遍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基本健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人民生活富裕幸福,社会文明和谐。2020年,重庆“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功能总体形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作用开始显现,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基础设施支撑、生产要素配置、科教文化主导、高新技术孵化、产业发展带动、综合体制创新等方面逐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相关地区形成互动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十一五”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全面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条件
继续加大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和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基本解除基础设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构筑起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支撑平台。
交通基础设施。以公路和铁路主骨架、农村公路、港口群建设为重点,统筹考虑并有机衔接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实施“六小时重庆”公路工程,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达到20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000公里,农村公路(含县级公路)达标率达到15%。推进渝怀铁路二线、遂渝铁路二线和襄渝铁路二线三条复线、兰渝铁路和涪利铁路两条新线、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重点的铁路建设,构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铁路枢纽。以长江、乌江和嘉陵江“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重庆主城、涪陵、万州三大枢纽港区以及江津等5个重点港区的建设为重点,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成黔江舟白机场,形成一大两小机场格局,创造条件适时建设旅游金三角支线机场。
水利设施。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自然地理的客观条件,统筹考虑水利设施的布局。基本解决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城镇供水水平,确保供水安全,增强基本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推进水利建设改革,加大公司化运作力度,多渠道、多方式解决水利设施建设资金问题。重点加快建设开县鲤鱼塘水库、泽渝一期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西部供水骨干工程,抓紧推进玉滩、南川金佛山及巴南关颈口大型水库、泽渝二期工程开工的前期工作,加快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3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创新建设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县级以上城市及中心镇防洪护岸工程,保障沿江城市安全。加快主城区和城镇供水厂及管网改造,规划建设一批水平较高的大型自来水厂,实施主城区后备水源工程,提高城镇饮用水水质。
能源建设。市内开发与市外合作相结合,统筹电、气、煤、油等能源建设,构筑经济、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不断提高能源保障的可靠性。抓紧建成彭水电站、嘉陵江草街枢纽、珞璜三期等在建工程,新建乌江11级梯级电站和奉节、石柱火电厂等项目,创造条件适时建设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确保2010年电力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加快国家电网在市域的全覆盖,实现同网同价,尽快形成“日”字型500千伏骨干网,提高220千伏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覆盖面,逐步完善城乡输配电网。积极争取缅—昆—渝或新疆原油管道入渝建设石化项目,重点推进川渝石化产业链建设。建设贵州—重庆的成品油管道,建成川东北—长寿输气管道,增加天然气供应。重点发挥集团公司主体开发作用,加大煤炭勘察开发力度,新增煤炭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优先保障电力等重点行业用煤。
信息基础设施。以先进技术为基础,推动各种网络互联互通和升级改造扩容,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继续建设光纤干线传输网,提升网络整体水平。整合资源,互联互通,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努力推进数字电视普及工作,积极推进城市“一卡通”工程。整合市级各部门分散的信息系统,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社会事务信息系统。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多元化投入,完善地理信息平台、人口信息平台、宏观经济信息平台,建成物流信息平台,引导和促进信息资源共享,防止重复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按照集中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统筹规划和适度超前建设各类市政设施,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以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基本方式,鼓励发展私家车,初步建成城市快速路基本骨架,加快新拓展区与旧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快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建成必须的大型公共停车场和换乘枢纽。加快完善供水设施,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直饮水入户,进一步完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分步实现排水和垃圾处理费保本微利价位,促进形成供排水和垃圾处理建设运营良性机制。完善消防设施,增强消防能力。加快小城市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以社区为载体,加强集社保、党建、文化、体育等综合功能的设施建设。依据城镇特色,依托自然山脊和河谷斜坡,建设山水交融复合型园林绿化体系。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发展服务业,形成服务业与工农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推动本地农业与加工业的直接联接,建立工农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依托开发区和园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发展。集中力量发展四大重点产业,以减少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生产为途径,加快推进重庆新型工业化进程。汽车工业在全国排名“保四争三”,打造“中国汽车名城”;摩托车重在向高端发展,并兼顾农村需求,进一步扩大出口,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建设“摩托车之都”。立足优势领域,提高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争取炼油石化项目,重点在川渝联动中实现乙烯重点下游产品的突破,依托天然气、岩盐资源,构建长寿、万州、涪陵三大化工基地;进一步推动能源、冶金、建材工业的发展,建设大型氧化铝项目,填平补齐铝加工能力,努力打造国家铝业加工基地。支持皮鞋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做大做强,扶持绿色、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环保工程等领域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芯片及软件、智能化仪器仪表、精密电子加工、数码娱乐、新型抗生素和重大发酵药品等领域形成一批优势企业,以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形成性价比优势,建设长江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注重缺什么补什么,解决研发设计、模具工具、基础零部件、系统集成、精深加工、配套产品制造、现代物流、包装推广等薄弱环节的问题,完善提升汽车产业链、摩托车产业链、装备机械产业链、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链、矿电联产产业链、食品加工产业链、现代中药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竹木纸产业链等。以北部新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为依托,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发展。遵循突出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精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区划工作,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结合重庆及周边的饮食文化特点,瞄准不同的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餐桌农业。推行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食品、中药、香料、纺织、建材、浆纸等领域,促进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联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基地。争取国家支持,集中政府资源,加大对农业关键环节的投入,引导农民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开发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业机械。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标准化,完善农产品强制检验检测制度。
服务业发展。顺应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趋势,以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业态多元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产服务专业化、垄断领域社会化为促进方向,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特别是吸纳就业的作用。促进商贸、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娱乐、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加快发展,引导房地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发展壮大商贸业。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布局,着力打造都市中央商务区、区县(自治县、市)中心商圈、专业特色街,加快完善农村、乡镇、社区商业网络,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向区县(自治县、市)、农村延伸,实施品牌服务战略,发展连锁经营,规范特许经营,推行电子商务,促进商贸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支持创新现代营销方式。努力发展金融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区域多功能金融服务体系,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引导相对集中布局,逐步形成功能齐全、国际接轨、辐射性强、服务品质好的金融区,培育区域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用好三峡库区及两侧腹地、山城都市及近郊、乌江画廊及武陵山区三大旅游区的特色资源,科学布局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地。重点在长江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以“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为抓手,打造一批重庆特色旅游品牌。积极联合周边地区,整合资源,培育并依托骨干旅行社,共同组织跨区旅游线路,开发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健身旅游、产业旅游等多功能旅游内涵,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加快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培育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优势、仓储资源,扶持一批特色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基地,在主城区、三峡库区规划建设骨干物流基地。推动各地区、各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打造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推行物流标准化和国际化,培育三方物流市场,扶持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分类指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打破行业、地区、部门分割,促进形成大文化产业格局,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资产为纽带,做大做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业,积极推进文化经营市场化、集团化。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业、咨询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鼓励发展互动娱乐产业,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产业创新。规范发展中介产业。加快中介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充分运用CEPA相关政策,积极引进、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信息、会计、咨询、法律、科技服务等现代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全面脱钩,加强对中介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发展房地产业。以节地、节能、环保、绿色为导向,形成住宅地产、商业地产、高中低端地产配置合理的,具有山城特色的房地产业。研究制定装饰装修、物业管理、小区服务等行业标准,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严格土地管理,严格土地市场化配置制度,合理安排土地储备,适时适度调控房地产业的土地供给。
循环经济发展。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模式,逐步构筑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鼓励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加强对重化工行业的资源消耗管理。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提高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鼓励应用节水、节肥、免耕、低毒农药等农业新技术,推广沼气工程,推广多重能量转化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服务业。积极推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尽快在城镇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在有条件的城市积极开展中水工程试验,促进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抑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增强民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三)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三大经济区各自的功能定位构筑区域经济,按照经济辐射脉络实施“点—圈—线”型生产力布局,将经济引向适宜人居住、资源环境可以承载的地域空间,促进人口集中度与经济集中度、资源集中度在地域空间上吻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都市发达经济圈。总体定位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示范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核心区、创业发展与生活居住和谐统一的现代都市。“十一五”期间,按照多中心组团式模式,在完善现有城区的同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中力量在中梁山与缙云山之间建设城市新区。依托解放碑、江北城和弹子石,构建中央商务区,促进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形成。完善创业支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对投资者、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充满吸引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搭建、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成为长江上游的区域创新高地。充分依托山体、江河,将地域文化、现代文明融入城市建筑,凸显重庆城市文化脉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充满活力、极富魅力的现代都市。
渝西经济走廊。总体定位于成渝经济走廊和渝黔经济走廊的连接区、重庆大都市区的外围支撑区、新型工业密集带、大中小城镇连绵群、集约高效农业区。“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增加外向通道,与四川和贵州相关地区共同构筑成渝经济走廊和渝黔经济走廊。提高标准、形成网络,增加纵向快速交通干道,进一步完善内部交通体系。针对薄弱环节,完善水利设施,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消除缺水、次级河流污染等瓶颈制约。瞄准机械装备、制鞋纺织服装、食品饲料制药、能源矿产建材等产业方向,按照产业集群模式,构建多个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工业园区,尽快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区域化连片、专业化特色的基地型集约高效农业模式。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构筑以商贸流通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努力突破体制障碍,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融入重庆大都市区。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总体定位于清洁能源和资源加工业基地、国际黄金旅游带、物流黄金水道、高效生态农业走廊、全国淡水战略储备库、绿色生态屏障。“十一五”期间,要增加外向通道,密切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争取打通万州—石柱—黔江纵向快速通道,着手构筑万州—涪陵—黔江交通环网,为促进该区域的快速崛起,带动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发展创造条件;鼓励人口流动,依托河谷和地势较平坦的地带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渝东北三峡库区,要全力抓好三、四期库区移民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库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强化库区水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确保生态安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因地制宜,瞄准清洁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结合民族文化,重点发展以生态体验和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以有色冶金为特色的资源加工业、以水电为特色的清洁能源工业、以中药材和绿色食品为特色的食品医药工业、以草饲牲畜为特色的畜牧业等,构建渝东南特色经济走廊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地。
把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作为战略攻坚。按照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增加就业和人民群众收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逐步构建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有较强竞争力、适合库区特点的产业体系。特色农业要重点发展绿色林果、草食牲畜、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旅游业要突出“新三峡”,形成游船旅游、移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都市旅游、节事会展旅游以及观光农业、休闲渔业、采摘林业等旅游产品;工业要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丝麻纺织加工业、能源和建材工业、天然气化工及机械制造业等特色产业。用好用活国家支持政策,做好项目的策划和前期工作,调动投资者积极性,加快启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点—圈—线”型生产力布局。顺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特征、地形地貌条件和生产力要素流动基本趋势,以城镇和交通骨架为依托,将全市生产力布局按照“点—圈—线”模式进行合理引导。以建成特大城市为“点”,作为长江上游“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功能的核心载体,集中布局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等,发挥其对信息、技术、金融、思想、文化以及有形商品等的集聚、创新、辐射的源头作用。以环绕“点”中心约1小时通勤距离边界为“圈”,形成环状基础设施体系和卫星城镇,布局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物流商贸、城郊旅游等城郊型产业基地,发挥经济支撑、产业配套、要素传递、物资集散、都市休闲等功能作用。以沿长江—乌江方向为“线”,形成叶脉状基础设施体系和串珠状城镇链,布局清洁能源、资源加工、生态农业、水运物流、观光旅游等生态型和资源型产业基地,发挥优势资源转化和战略资源支撑、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通道等功能作用。“圈”是“点”的直接辐射和递延拓展对象,是“点”的功能支撑环和功能扩散环;通过“点”和“圈”的逐步融合,最终形成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以“线”为载体,实现功能的远端传递,并带动“线”的协调发展;沿着“点—圈—线”脉络方向,实现对市外周边地区的辐射和集聚,提高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
完善城镇体系。顺应重庆的地形地貌条件,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集中紧凑型为城市发展主要模式,以基础设施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口转移为重点,以先进文化为内涵,引导布局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市体系。把主城区建设成为集聚辐射功能强大的特大城市;把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以及黔江建设成为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把其他25个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建设成为中、小城市;把有条件的建制镇培育成为中心镇,有条件的中心镇建成小城市;引导发展若干一般建制镇,形成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围绕特大城市,在大约1小时通勤范围内,引导发展星罗棋布的卫星城、卫星镇,逐步构建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重庆大都市区;沿长江和乌江及沿该方向的主要交通干线,形成串珠状城市(镇)链;围绕万州第二大城市,结合周边地区的人口规模,引导形成区域性城镇群。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将农村发展和城镇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与调控,从农村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努力,系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二元落差。
着力推动两个“反哺”。我市已初步进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总额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逐年提高,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业税免征后的各级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土地出让平均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少于70%。用好“绿箱”、“黄箱”两大政策,完善并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政府采取贴息、补助、税费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和服务,采取收支两条线、先征后返方式对金融机构县以下“三农”贷款增量部分的营业税按50%返还金融机构,鼓励引导信贷资金合理流向农村地区。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考虑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有条件的城市郊区要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污染治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格局,促进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以“三百”工程为抓手推动“三农”工作。继续坚持推动“三百”工程,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扶持发展瘦肉型生猪、优质柑桔、中药材和优质粮油产业,鼓励发展榨菜、茶叶、笋竹、草食牲畜、蚕桑等特色产业,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走集约发展之路,探索建立农村利益保底,经营风险合理分担的农业产业化机制,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及相应的特色基地。推进“百个经济强镇工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整合相关政策和资金,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向小集镇集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繁荣城镇二、三产业,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能力。抓住培训和组织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百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对农民工培训就业技能及城市生活规范,促进农民工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强化政府组织和引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实现发展乡镇企业接纳一批,繁荣小城镇吸纳一批,进城务工消化一批,向市外输送一批等多途径、多形式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建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完善相关制度,破除农民和农村人口有序合法流动的障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进城农民家庭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逐步实现一视同仁,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机制。将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政策机制。继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鼓励发展产权明晰、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探索农民土地承包权合法转换为收益权的形式,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改革乡镇机构,减少机构设置和行政人员总量,引导乡镇机构更多更好地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从控制人口总量、改善人口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等多方面着手,努力缓解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建立健全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进行生态区划,明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以三峡库区、城镇、次级河流为重点开展相关工作。实施“碧水行动”计划,广泛推行城市垃圾袋装、分类收集处理,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加快重点工业污染源防治,全面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治理、船舶流动污染源治理,努力缓解农村面源污染。实施“蓝天行动”计划,推进主城区污染企业“退城进园”、“退二进三”,进一步治理施工扬尘污染,推进清洁煤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加强火电厂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实施餐饮油烟及其他废气尘综合治理。实施“生态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建设,启动长防林二期工程,完成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整治工程和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着手实施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工程,保护城市周边自然山体,防止过度开发。实施“宁静行动”计划,明确城市声环境功能分区,严格控制社会生活噪音、交通噪音和各种施工噪音污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生态环保监管能力,赋予更严格的生态环保执法权,杜绝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行为。提升气象设施水平,完善气象服务。
资源保护利用。按照有限、有序、有偿的原则,完善资源政策,努力保护土地、矿产、水等资源并提高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统筹土地开发利用,重点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区域,适度有限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优化整合开发密度较高的核心城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耕地保护制度。科学进行用地数量的综合平衡和用地布局的综合平衡,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布局控制。引导集中建设农民新村,节约土地。科学确定用地标准,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优先保证10万人以上城市、重点工业园区、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勘探力度,摸清资源储量。加强资源开采管理,改进开采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保护水资源,开展水源地治理与保护,限制开发利用以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功能为主的水库库区和水源保护区。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健全各种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和补偿机制,探索矿权、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人口相关工作。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完善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推动人口政策由处罚性措施向鼓励性措施改变,进一步降低人口出生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建立性别歧视的监督、惩罚机制,建立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要求的服务体系,实行出生人口缺陷干预措施,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救济制度,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对下一代的抚育能力,确保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模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六)落实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方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主要措施。把教育、科技、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构建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开发机制,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使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技发展。转变研究和市场开发分离的僵化体制,建立政府、高校与企业合理分工、市场化导向的科技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科技良性发展机制。把创造适宜的科技环境作为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事业性研究机构向企业性研究机构转制,鼓励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盟,建立市场化导向的研发体制。按照“集成、共享、联合、开放、改造、提高”的原则,整合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相关资源,建设科技研究开发平台;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资源、图书文献资源和科技网络等相关资源,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重庆高交会及技术交易常设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评估鉴定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相关资源,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确保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扶持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支持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替代和再生技术的研发,支持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加强国际国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不具备自主研发条件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挥科技后发优势。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提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
教育发展。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促进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形成。明晰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功能和职责,实行分类管理、协调发展。完善教育投入体制,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全力投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逐年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向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倾斜,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捐资助学和集资办学。全面完成“两基”任务,2010年县城以上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依托重点地区建设规模化的职业教育基地,在贫困地区农村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模式,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灵活、层次多样,适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推动大学城建设,支持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高等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监管,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人才发展。围绕人才使用、培养、吸引三个环节,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的人才集聚高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工作,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和以全面实行聘用合同制、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落实人才政策,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提升重庆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清除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促进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
(七)强化政策调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制定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标准,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财政的主要功能之一,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科学普及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发展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义务教育服务。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让群众更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快积累人力资本。合理界定义务教育的服务标准和范围,探索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增加市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两基”攻坚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寄宿制工程,缩小城乡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完善政府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制定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适龄儿童平等就学的政策,确保学龄儿童都能享受到义务教育。认真解决择校费、义务教育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探索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义务教育监督机制。
社会保障服务。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创造条件。努力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破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障等问题。积极推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镇廉租房保障系统建设。妥善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适用与衔接问题,探索农民土地收益权向城镇社会保障的转换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扩大覆盖面。加快建设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农村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农民医疗保障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坚持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基层卫生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强化农村和社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确保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在医疗服务领域,强化政府在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医疗服务市场引导等方面的职能,调整国有医疗服务机构的分布战线,推动国有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公共安全服务。把保障公共安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构建快速高效的公共安全服务网络,建设平安重庆。将突发事件的信息预测、管理、评估和处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4个领域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预警机制。加大公共安全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整合应急资源,逐步建立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平台。依法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洗钱和非法传销、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落实到社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下大力气解决好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加强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教育,增强民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预备和人民防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整体防护和平战转换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让群众享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繁荣社区文化,继续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农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鼓励群众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营运管理,鼓励社会各界赠与,降低营运成本。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工作,实施精品战略,繁荣地方文艺,弘扬巴渝文化。加大投入,保护三峡文物、各类历史遗迹。引导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培育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鼓励发展现代公共文化、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民族文化。实施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发展健身、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体育。
科学普及服务。以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为内容,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注重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根据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科学生产、文明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注重普及生态环保科学知识,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在政府主导的同时,鼓励自愿者、非政府组织、各类社会团体广泛参与。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和谐重庆
以人的发展和需求为根本,以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加大扶贫济困力度、营造社会文明诚信氛围、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等为重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就业。把扩大就业上升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高度,让民众都享有工作和参与发展的机会;把促进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形成扩大就业的良性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创业文化,培养创业精神,培养、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政策向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轻工业、建筑业等产业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并力争每个城镇家庭可就业人员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依托社区和工会,针对个体搬运工等特殊群体,建立专门的服务和管理机制。尊重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鼓励海外劳务输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全社会劳动力自主选择、充分竞争、人尽其才的就业格局。
收入分配。优化分配机制,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保证所有民众分享发展的成果。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鼓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改革机关事业机构、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推进国家公职人员福利待遇货币化,建立绩效型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运用税收调节杠杆,努力缓解个人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过大的情况。规范社会分配秩序,严格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取缔非法收入。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公正,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
扶贫济困。拓宽扶贫渠道,转变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确保扶贫效果,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在继续加强开发性扶贫的同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居民实施救济性扶贫,保证基本生活条件。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为重点,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坚持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原则,以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实施扶贫项目,继续实施扶贫小额贷款。瞄准年轻一代,积极探索智力扶贫、科技扶贫、观念扶贫等新的扶贫方式。在自愿的前提下帮助生活在高山恶劣环境的群众易地移民。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福利水平,完善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制度,鼓励慈善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救助。
文明诚信。以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构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城镇和文明家庭,营造团结互助、礼貌谦让、诚信正直、敬业进取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塑造爱国奉献、自信自尊、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市民摒弃陈规陋习,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以及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成为普遍接受的社会文明。完善政府行政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度。逐步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和行业的信用资源,开展企业信用征信工作,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模式,逐步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搭建个人信用体系。
民主法制。全面推进法制政府建设,努力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政协和各社会团体的意见,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集贸市场、个体从业者等依法建立工会。进一步完善政府规章,探索政府法制监督新机制和新途径,强化行政复议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公安系统建设,纯洁公安队伍,细化、明晰职能权限,确保执法经费,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市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依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化解不安定因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新型社区。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促使社区逐步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性的组织,逐步建立社会共同治理机制,让民众享有更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完善社区的公共管理、社会自治管理、生活服务管理三大管理系统。加快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将数字电视系统、远程教育网络、远程医疗系统联入社区,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改变农村居民点零星分散的现状,引导农村集中修建农民新村,为农村社区的形成创造条件。以农民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农村社区的切入点,把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农村居民的社区观念,并依托社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十一五”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
立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着手,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到位、市场秩序规范、政府调控适时适度的新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分化社会管理职能,规范经济调节职能。改革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明晰政府不同部门的职能边界,精简合并职能交叉重复的部门,推进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继续减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按照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完善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的界限,努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管理方面各负其责、互相补充的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社会管理作用。支持工会完善职能,引导非政府组织发展,政府与中介组织全面脱钩分离,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管理作用。将各类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非营利性机构实现管办分开,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强化财政预算的硬约束。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科目体系,保证财政预算准确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各类公共服务、法制规范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加强税收管理,清理规范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整顿政府收费行为。依法严格审计监督,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和财政绩效评估机制。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尽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经营者任期业绩考核责任制。抓住国家开放资本市场的机遇,推动上市公司、优势企业、优良资产与外资的重组与合作。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以外,不限制非公有制企业的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并在有关政策上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完善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小企业大量发展。
完善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建设与培育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并举,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并重,完善以价格为主要信号的调节机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内外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调整全市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布局,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培育发展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扶持发展各类技术市场。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市场中介机构,促进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坚决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经济性垄断,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等欺诈行为,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二)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积极推动市内外企业的横向联合重组,建立市外矿产资源供应基地,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积极引入台资企业;抓住国际性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努力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继续实施出口商品、市场和方式多元化战略,力求与国际绿色标准接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抓住江北国际机场拥有第五航权的机遇,瞄准高附加值商品,做大做强开放型的空港经济。依托物流通道,大力发展省(市)际贸易,支持本地产品拓展市外市场。
(三)努力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投资引导,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努力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确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合理界定政府投资领域,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后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转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实行建、管、用分离。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收费价格及其征收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严格投资项目备案、核准的范围和程序。拓宽融资渠道,开拓融资方式,引导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继续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质押融资,鼓励发展融资租赁业,鼓励建立民营信用担保机构。继续加强项目策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滚动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通过推动重大项目来支撑较大的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在继续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投资的同时,加大对重大社会事业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六小工程”等方面的投资;在投入建设“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多地投入促进社会发展的“软领域”。通过完善产业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领域的投资。
(四)大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全面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预期,促进积累型消费与预支型消费、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协调发展,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强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要进一步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安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采取差别政策引导社会各阶层的消费行为,充分发挥中等收入群体在消费结构升级方面的“发动机”作用,进一步保持并扩大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热点,培育形成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保健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等多方面入手,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五)促进园区经济成为新的增长极
瞄准各级开发区和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供应、管理机制、招商引资等多方面政策入手,尽快形成园区产业体系。2007年,北部新区基本完成交通、能源、给排水、信息设施、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六大系统工程建设,30个特色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骨干产业项目招商基本到位。2010年,依托开发区和园区,形成汽车、摩托车、化工、仪器仪表、机床装备、纺织服装制鞋、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北部新区、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500亿元,实现“再造两个重庆工业”的目标,使园区经济成为新的增长极。
(六)引导培育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
加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工作力度,在抓好园区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特色鲜明、联系紧密的经济板块,使之逐步成长为更具拉动力的增长极。“十一五”期间,努力引导和打造形成长(寿)涪(陵)化工医药食品经济板块,忠(县)垫(江)梁(平)天然气采输及规模农业经济板块,武(隆)丰(都)石(柱)旅游及绿色农产品加工经济板块,万(州)开(县)云(阳)盐气化工及规模农业经济板块,巫(山)巫(溪)奉(节)城(口)旅游“金三角”矿业及生态农业经济板块,合(川)铜(梁)潼(南)轻纺工业及规模农业经济板块,綦(江)万(盛)南(川)矿产资源加工生态旅游经济板块,永(川)江(津)璧(山)机械工业及轻工业经济板块,大(足)双(桥)荣(昌)五金机械畜牧旅游经济板块。同时,要精心打造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少数民族特色经济板块。
(七)增强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能力
增强区县(自治县、市)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统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引导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更多采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调控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和“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要求,合理划分市与区县(自治县、市)的职责和权限,进一步明确市级政府的调节和监督职能,强化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对具体事务的管理职能,形成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条块结合管理模式。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市对区县(自治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明确市与区县(自治县、市)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尽快实现区县(自治县、市)事权与财权的基本一致。
(八)坚持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国家支持
解决重庆的问题,加快重庆的发展需要全市人民艰苦奋斗,负重自强,开拓创新,形成合力,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尽快形成自我积累发展的能力,加快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同时,也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为此,要针对库区产业空虚、扶贫移民、环境保护和老工业基地改造等特殊问题,争取国家政策的特别扶持,要努力争取把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统筹建设,努力争取国家对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支持,努力争取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将重庆作为重点开发的中心城市予以综合性支持。总之,要把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国家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力争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