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政办发〔2008〕4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并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工作,现将《吉林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在应急平台项目建设工作中遵照执行。
二○○八年三月十三日
吉林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和进一步规范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要求,依靠信息技术和公共安全科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统一、高效的全省应急平台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分步建设。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涉及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级实施、分步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标准一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全省应急平台体系。
——因地制宜,规范标准,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资源,并从实际出发,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防止重复建设。新建项目要符合全省规划和技术要求,已建项目要依据标准通过改造或转换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
——注重应用,讲求实效,平战结合。要防止重建设、轻应用。既要重视应急平台硬件建设,又要重视应用软件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既要加快应急平台建设,又要注重运行机制和技术队伍建设;既要立足应急响应,又要满足平时工作需要,确保应急平台实用、高效。
——技术先进,实用可靠,安全保密。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注重系统建设的可靠性、实用性、成熟性和先进性。采用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果应用。建立信息保密和安全防护机制,保障应急平台安全平稳运行。
二、主要建设任务及分工
(一)总体建设要求。
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政府系统信息化资源和社会信息化成果,搭建以省政府应急平台为中心,以市(州)(含长白山管委会,以下相同)级和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
撑、安全畅通的应急平台体系,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送、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满足全省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1 省应急平台平时要满足省政府值守应急工作需要,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国家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以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保持联络畅通,并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监控、接收预测预警信息等功能。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省应急平台能够实时接收相关信息和现场图像,满足省领导在省政府应急指挥厅召开会议、察看现场、异地会商、调用资料、模拟研判、指挥调度等需要。
2 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建设要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要求,针对本行业或本领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报处理、跟踪反馈和应急处置等工作需要组织建设及完善,实现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等功能,向省应急平台提供所需的专业数据和实时图像信息,并与各相关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 各市(州)、县(市)应急平台要结合各地应急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实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送、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并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等资料。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或省政府需要调取现场数据时,可直接向省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探索应急平台向街道
乡镇、城市社区、重点部位等基层应急管理单位延伸。具体建设要求,由各市(州)进一步明确。
(二)基础支撑系统。
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基础支撑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厅和值班室等应急指挥场所。各级政府的应急指挥厅应建在政府办公厅(室)。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设和完善视频会议、图像监控等系统,配备音视频、显示系统和常用办公设备等,满足值守应急、异地会商和决策指挥等需要。
2 完善应急平台网络系统。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依托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和公用通信资源,建设和完善以省政府为核心节点,以政府专网为骨干,上联国家,下联市、县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应急平台网络系统,满足图像传输、视频会议和指挥调度等功能要求。
3 强化应急通讯手段。以有线通信系统作为值守应急的基本通信手段,配备专用保密通信设备,以及电话调度、多路传真和数字录音等系统,确保通讯安全畅通。省、市(州)级应急平台要利用卫星、蜂窝移动或集群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现场与应急平台之间的图像、语音和数据等信息传输。
4 加强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加快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现场信息实时采集和监测,并通过多种通信手段,与所属应急平台及相关应急平台连接,供现场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使用。
(三)综合应用系统。
全省应急平台体系的综合应用系统要基于全省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和安全支撑平台进行建设,实现应急信息报送、公文流转、监测监控、预测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模拟演练以及数据动态管理等功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综合应用系统应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在功能设计上各有侧重、互为支撑。要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数据标准和交换机制,根据各自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和完善信息接报、应急预案、基础信息、空间地理信息、模型分析、应急知识、典型案例等数据库系统。
(四)整合应急信息化资源。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已建的应急平台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和共享。稳妥推进面向公众的城市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工作,建立 “统一接报信息、分类分级处理 ”的工作机制。
(五)技术标准规范。
要遵循通信、网络、数据交换等方面的国家、省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网络互联、视频会议和图像接入等建设工作,采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人口基础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标准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应急平台业务流程、术语标识和数据共享等标准化体系,确保全省应急平台技术体系与国务院相一致。
(六)加强安全保障。
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信息安全有关规定,采用专用加密设备等技术手段,确保涉密信息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等安全。强化应急平台供配电、空调安全以及防火、防雷、防灾等保障措施,强化网络、机房等安全检测和防护,建立关键系统和数据的容灾备份。建立和完善应急平台安全管理机制。
(七)建设任务分工。
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为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负责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负责制定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负责组织二次开发国家统配的综合应用系统(应用软件),统一开发全省通用应急业务软件,指导各地区做好综合业务软件的应用;负责制定全省应急平台资源整合规划,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平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平台建设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区要在使用好通用软件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需要,进一步做好综合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将这项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安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稳步推进。要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立项审批和施工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各级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成立吉林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吉政办函〔2007〕173号)要求,抓紧组建工作机构,明确责任,搞好分工,积极推进本地区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应急平台建设方案,市(州)方案报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省直部门方案报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市)方案由各市(州)负责审核。
(二)保证建设资金。
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应急平台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各地区应急平台建设资金由本级政府负责,应急平台运行保障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加快建设进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切实加大应急平台建设力度,确保本地区、本部门应急平台建设按期完成并接入全省应急平台体系。200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州)级应急平台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建设;2009年上半年,完成县级应急平台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实现省应急平台与市(州)应急平台和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2009年年底前,初步完成省级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省、市(州)和部分县(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2010年年底前,完成省、市(州)、县(市)及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初步形成全省应急平台体系。
(四)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建设分工和进度要求,进一步加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注重总结交流经验,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为平台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测评、系统验收和人员培训等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安全保密、运行维护等工作制度,加强日常运行维护,保障应急平台高效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