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规律,走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发展之路
——中远集团改革发展30年实践与探索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远集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规律,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奋发图强、不断壮大,企业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国际航运业领先企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中远人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30年来,中远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自主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中远对企业的功能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重新定位,针对计划经济下各直属航运公司“大而全、小而全”、一味追求地域扩张的传统做法,重新界定了旗下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五大远洋运输公司的市场定位。根据各公司船队特点和以往的经营范围、业务传统,将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和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定为分别以经营散货船队和油轮船队为主,主要承运石油、粮食、矿砂、化肥、钢材等大宗货物的专业性公司;将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定为拥有多种类型船舶,根据各自船队特点和地理位置,分航线、港口经营的综合性公司。这一时期,中远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价值观。1978年9月26日,平乡城轮装载着162个国际标准箱驶离上海,标志着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的正式开始。同年10月25日,熊岳城轮从上海港开出去澳大利亚,单船往返60天,形成每月一班的班轮服务。从此,中国真正有了自己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1979年4月18日,柳林海轮抵达美国西雅图港,成为有史以来到达美国港口的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中国船舶,象征着中美之间封冻了30年之久的坚冰开始全面消融。1979年6月25日,中远总公司与日本饭野海运公司在北京签订船员劳务合作协议,首次派出由大副、大管轮等29名船员组成的外派船员班子到饭野海运公司所属的6万吨级“睦邦丸”油轮工作,从此中国船员劳务外派的序幕正式启动。
多元发展阶段(1993年至1998年)。这一阶段,中远(集团)总公司成立,确立了“下海、登陆、上天”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扩张,初步形成了以航运为主业,业务范围涉及远洋运输、船舶和货运代理、海上燃物料供应、船舶修理、劳务输出、房地产、进出口贸易、旅游、金融等十多个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根据当时世界航运业由专业化分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的趋势,中远集团对船队体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革,形成专业化船队。1994年1月1日组建中远集装箱经营总部,对广远、上远、天远的集装箱船进行“集中经营,分散管理”;1995年底组建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集中经营管理广远、天远的散货运输船队。广远成为以经营杂货船、特种船为主的专业化公司,大远成为经营油轮的专业化公司。这次改革,涉及船舶470艘,人员5万多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远的船队经营格局,奠定了中远未来全球大发展的基础。1993年10月5日,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吹响了中远全面进军资本市场的号角,同时也成为第一家进入海外资本市场的中国国有企业。随后数年间,中远集团所属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在香港先后上市。
全球发展阶段(1998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中远集团对“下海、登陆、上天”的多元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确立了“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调整航运业结构,保持和扩大船队的合理规模,提高船队的盈利能力,巩固做强航运业;对航运相关业进行整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时优化发展陆上产业,由此形成了“一主两重五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围绕航运、物流和修造船三个产业重点板块的“适度相关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致力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以相关多元化的业务为平台和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力打造“资本中远”,逐步深化三大主业板块的国际化经营程度,经营服务的全球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目前中远集团拥有和控制约872艘、5482万载重吨各类现代化船舶,船队规模列全球第二位,航线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中国第一、全球第六;干散货船队全球第一;专业杂货、多用途和特种运输船队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油轮船队是当今世界超级油轮船队之一。中远拥有当今最先进的超过10000TEU的集装箱船、亚洲第一的半潜船、装载超大超重货物的重吊船、30万吨级的VLCC以及专业化的汽车船。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中远物流业从中国第一走向国际知名,拥有各种物流车辆超过4000台,包括具有289个轴线、最大承载能力达8000吨的大件运输车,堆场2493万平方米,仓库287万平方米,具有人才、技术和全球服务网络优势,在汽车、家电、化工、电力、会展、融资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为青藏铁路、天津空客、印度电站等国内外多个重大项目提供物流服务,创造多项业界纪录。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中远集团船舶修造由全国前列迈向国际先进,在大连、舟山、南通、广东、上海、连云港等地的多家船舶修造基地,拥有含30万吨级、50万吨级各类型船坞16座,业务涉及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改装及修理,生产设备装配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国内领先,技术能力、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等指标居世界前列。年修理改造大型船舶500多艘,年造船能力200万吨,2007年营业额超140亿元人民币。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中远集团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美洲、欧洲、新加坡、日本、澳洲、韩国、西亚、非洲等九大区域公司为辐射点的全球架构,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千余家企业和分支机构,驻外人员400多人,外籍员工4000多人,海外资产和收入已超总量半数以上,正形成完整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中远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着30个码头,总泊位达140个,总吞吐量超过2300万箱,是全球第四大码头经营商。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整体上市,分步实施”总体规划的稳步推进,以“中国远洋”为旗舰平台的“资本中远”初具规模。“中国远洋”继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创下了全球航运业有史以来最大资产规模的公开发行后,到2008年已名列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FT Global 500)第242位,并荣获Marine Money2007年度全球航运上市公司评比第四名。目前,中远集团在境内外控股和参股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中远航运、中集集团、招商银行、远洋地产等8家上市公司。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中远集团信息化建设成绩卓著,先后投入数十亿开发应用的IRIS-2、SAP、办公自动化、船岸电子信息通信、机务管理、航运管理、客户服务等信息系统使“数字中远”逐步变为现实。2007年,中远集团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名列第二。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中远已逐步成长为一个世界知名品牌。2006年,中远集团获选“中国最具责任感企业”,2006年,中远集团发布的2005可持续发展报告被联合国评为典范,2007年,中远集团获颁“中华慈善奖”。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品牌500强”评选中,中远集团以397.66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排名中国品牌第18位,在中央企业中名列第10。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中远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远(集团)总公司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最具责任感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中央国家机关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中远全系统,中波公司等6个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远集运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中远散运等5个单位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广远公司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中远香港集团等5个单位被评为“创建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大远公司远明湖轮等3个班组评为“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中远集运船长陈永康等4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南通中远船务车间主任张永立等8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远物流肖飞等5人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中远散运党委书记魏卿等2人获得“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此外,还有一大批单位和个人获得省部级、地市级文明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一大批先进青年集体个人被评为全国级、省市级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
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榜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208.4亿美元(1585.135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排名405位,比上年排名大幅提高83名,成为第13位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远集团排名利润增长最快公司第15位,排名销售收入增长最快公司第46位,排名利润率最高公司第43位,排名资产回报率最高公司第31位。同时,中远集团已经成为净利润最高的航运企业,赢利能力居世界航运企业首位。另外,在入围世界500强的19户中央企业中,中远集团所有者权益位列第8位、总资产位列第10位、资产回报率第一、企业利润率位居前列。
二、中远集团改革发展30年的巨大进步,是几代中远人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企业科学发展的规律,求是创新、图强报国,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结果。
中远集团改革发展的30年,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总结30年的历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1、坚决贯彻“走出去”和实施“两个转变”的企业发展战略,依托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全球经营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是党中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做出的一项旨在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成长为具有较强实力的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30年来特别是近十年,中远集团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关于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坚决实施“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国际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战略,艰苦创业,开拓发展,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远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设立海外代表处时期,到80年代在海外主要国家设立合资合营公司以及独资经营时期,再到90年代的业务全球化拓展和发展时期,最后进入本世纪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的全球化新时期,中远始终以围绕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上世纪90年代中之前,中远的业务主要是航运业,中远在海外设立的代表机构和合资合营公司,几乎全是为船队提供服务。1998年后,中远集团确定了“巩固做强航运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调整优化陆上产业”的方针,海外业务也相应进行了调整,逐步退出了原涉足的陆上产业,工作重心从投资扩张向注重提升对航运主业的服务转移。2003年,国资委为中远集团确定了“航运、物流和修造船”三大主业板块。按照这一原则,中远集团的“走出去”开始重点向两个方向拓展:一是横向发展集装箱、干散货、油轮和特种运输船队的海外业务;如建设自有和合资的集装箱营销和服务网点,形成覆盖全球的航线服务网络;通过国内业务公司与国外地区公司合资,在澳洲、欧洲等地区成立散货运输公司,在香港设立特种船运输公司等。二是纵向发展航运业务价值链两端的现代物流、码头等业务。如中远物流公司通过合资形式,在香港、西亚等地区成立了物流公司;在香港上市的中远太平洋公司成功参与香港、新加坡、比利时安特卫普、意大利那波里、美国长滩等多个国际码头项目的投资、开发和直接经营管理。这些围绕核心业务开展的“适度相关多元化经营”,既保证了中远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也有效提升了集团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2、持续推进“从拥有向控制转变”、“实体经营和资本经营‘两轮’驱动”策略,推动由传统航运企业向“资本中远”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经营集约化程度。
随着国际化经营的不断深入,中远集团逐步认识到资本运作的重要性。30年来,中远根据航运业资金密集、回报期长的特点,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两轮驱动”的策略,逐步改变了中远过去形成的“贷款买船、负债经营、赢利还贷、自我发展”的常规道路,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了许多积极而大胆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3年,中远通过在新加坡借壳上市,成立了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拥有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并成功实现了修船业务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公司市值从2000年底的0.78亿新元提高到2007年4月底的62.7亿新元,增值近79倍。在香港,中远集团通过产业重组和资本运作,相继成立了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和中国远洋控股等三家上市公司,将全球集装箱运输、物流、码头、船舶服务等核心产业引入资本市场。其中,2005年上市的中国远洋控股公司,使集团以集装箱运输产业链为主体的过半主营业务顺利进入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95.37亿港元,不仅创造了国际航运企业首次发行规模的新纪录,也为中远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航运主业综合概念上市平台,公司上市当年即被列为恒生国企指数成份股;中远太平洋2003年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市值从2001年底的86.24亿港元增长到2007年4月底的428亿港元。当前,中远集团还按照国资委的要求,积极推进其它航运主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最终实现整体上市。由此,中远的资本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在逐步形成5:4:1的合理资金来源结构(50%资金来自于资本市场;4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借贷;10%的资金来自于自身积累)的目标。
此外,通过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中远不仅筹集到了发展资金,而且促进了公司治理机构和机制的建设,实现了效益、价值和股东回报“三个最大化”,并以此有效地放大了国有资本、增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2006年,中国远洋控股和中远太平洋公司同时获得香港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大奖,充分显示了国际资产市场对中远企业治理的认可。
3、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为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从成立之日就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的企业,中远始终以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30年来,以人才选拔、使用为突破,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和利用内外部人才资源,打破传统的思维和框框,按照“四好”标准建设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要求搞好“三个三百”人才工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选拔、使用办法,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为了让更多的企业领导人员和业务骨干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掌握驾御国际竞争的本领,中远坚持在全集团范围内选拔外派干部,并通过选派到境外不同区域公司任职,或送到党校以及境内外名牌大学、著名跨国公司培训学习或任职锻炼。同时,坚持“一把椅子后面站三个人”,“赛马不相马”、“360度考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不断把经过市场经济磨练,通晓国际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国际型人才推上主要领导岗位。
30年来,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摔打磨练,中远集团不仅培育出了一支视野宽广、观念超前、业务精湛的员工队伍,而且锤炼出了一批德才兼备、有战略眼光、懂经营、会管理、有事业心的经营管理人才。正是因为中远集团拥有着一支具备远见卓识的底蕴、锐意准确的洞察力、高屋建瓴的商业眼光、锐意创新的理念和开拓竞争的胆识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不仅中远自身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还为国内同行业和地方建设输送了很多人才。
4、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为突破口,不断推动管理创新,把行业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由行业规则的追随者提升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2001年11月,中国企业管理史上发生了一起重要事件。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和国家卫生管理体系认证中心三家权威认证机构联合隆重举行了中远集团综合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颁发仪式。三家机构共同宣布,经过严密的联合审核,中远集团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1:1999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成为首家获得三大管理证书的中国企业,标志着中远集团的综合管理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此基础上,中远和所属成员企业根据经营业务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和特点,按照相关国际管理统一标准建立和完善了独具特色的科学决策制度和精细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并学习运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中远集团是“全球有最多成员单位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系列认证的国际跨国企业集团”。现在,中远集团的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世界航运界的高度认可,并屡屡获得国际管理大奖。如: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荣获香港管理专业协会颁发的“2001年优质管理大奖”,成为香港首家获得该项殊荣的航运企业和中资企业;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连年获得英国《劳氏日报》、美国《托运人杂志》等国外航运权威机构评出的“最佳班期奖”、“信得过奖”、“优质服务奖”等。
然而,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中远并未止步。2004年,中远集团在中国国有企业中率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行动,将可持续发展和全面风险管理引入管理体系,以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整合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管理为主线,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结合中远长期以来进行管理体系创新的经验,成功运用管理体系模式和手段,进行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创造性提出中远集团实施全球契约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十六步法,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标逐项纳入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和行动,落实到集团总公司和各下属公司的工作及岗位中,形成指标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传统管理体系,为中远集团规范地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提供了程序化的科学方法,成为先进管理体系的创造者。
5、紧跟和谐发展主旋律,坚持“以诚待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和强强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使中远人认识到,全球化经营必须走国际合作的道路,要用他人的资源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互利共赢。30年来,中远始终以诚信为本,坚持“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先后在运输、物流、修造船及码头开发等领域加强了与同行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在集装箱班轮运输领域,中远与日韩等多家公司合作,互租舱位、协调派船,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服务联盟CKYH,扩大了航线覆盖面,提高了舱位利用率,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益。在码头开发领域,中远太平洋通过与国际港口企业、码头运营商合作,成功参与了多个境外码头的投资和经营,既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企业也由此迅速发展为世界第5大码头运营商。此外,中远还和日本邮船合作开展汽车船运输业务,与荷兰TNT合作开展物流业务等。
与此同时,中远集团通过持续发挥系统集成的优势,不断拓展与客户、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先后与中国海南省、天津市等10多个地方政府以及中国宝钢、荷兰TNT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为“全球发展、和谐共赢”增加了新的内涵。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中远集团在全球各地的迅猛发展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中远集团一时声誉鹊起,成为全球各地最受欢迎企业和投资人。2005年,中远被比利时国王授予莱奥波德二世国王勋章;2006年,中远先后荣获美国长滩港务局环保绿旗奖、“中国走向世界”企业成就奖、巴拿马杰出海运奖;2007年,中远先后被授予“中韩国际交流贡献奖”、美国马萨诸塞州“创造就业机会奖”。
6、以打造百年中远为目标,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从优秀企业向卓越企业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30年来,中远集团始终积极响应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号召,大力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从1995年以来,中远集团连续多年承担云南省福贡县的扶贫工作;2002年以来,中远集团每年对口支援西藏洛隆县1100万元,支援河北盐山、海兴两县600万元,并先后派遣20余名优秀员工奔赴第一线开展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中远集团主动进行了大量社会捐助:1998年向遭受特大洪水的灾区捐款1000多万元;2003年投入600万元,为战斗在“非典”一线的中国医务工作者投保了人身意外保险;2005年向南亚大海啸受难者捐助1000万元人民币。2005年底,中远集团又投资1亿元,成立了国内首家由企业发起的慈善基金会,使中远集团回馈社会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2007年,通过中远慈善基金会,中远集团向中国南方冰冻灾害地区捐款1000万元,向中国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捐款8852万元人民币。
责任是中远发展道路上一个关键的主题词。30年来,在海外华人华侨面临战火和灾难时,中远船舶是他们的避风港;国际友人在狂风巨浪中落水遇险时,中远船舶是他们的安全岛;美国波士顿港面临9000名码头工人失业、经济陷入衰退时,中远集团的班轮航线是他们摆脱困境的救星。到了新世纪,当人权、环境等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日益尖锐时,2004年,中远集团在中国国有企业中率先加入联合国倡导的全球契约行动,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对外发布了《中远集团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积极推动和履行企业在发展、人权、劳工、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行动准则,致力于成为一个“绿色服务”提供者。
7、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船上”,继承和发扬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夯实企业文化的思想基础。
中远的行业特点是点多线长,流动分散,远离祖国,独立作战,信息闭塞,工作环境有着多变性、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和涉外性等特点。30年来,中远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船上”,始终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远改革发展的生命线,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软实力不断增强。
受到江泽民同志题词表彰的中远船员严力宾,他在船舶机舱失火的情况下,舍生忘死,用年轻的生命保住国家财产,保护了全船船员的生命;两伊战争期间,几十艘中外船舶被困在阿拉伯河上,所有外轮船员毫无例外地争相逃命,人去船空,惟独中远的四艘船舶的船员,在船舶中弹,起火燃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团结互助,抢险护船,表现了中国船员的大无畏气概;所罗门发生政变,当地侨胞生命危在旦夕,中远阳江河轮奉命接侨,在一无海图、二无资料,风大浪急,航道狭窄的情况下,全体船员冲破重重困难,将被困117名侨胞安全接送到目的港;索马里发生战乱,永门轮奔赴非洲之角摩加迪沙,冒着枪林弹雨,在大洋惊涛骇浪中往返两个航次,营救生命危在旦夕的援外人员。30年来,中远每条船舶、每位员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都能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
被国际航运界誉为“海上中华名牌”的华铜海轮,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中期开始的10多年间,创造了没有出过一次事故,没有误过一次船期,先后55次由装煤装矿等改为装粮验舱均一次通过的光辉业绩,先后50多次受到国家、交通部、广东省、中远(集团)总公司和广远公司的表彰,被交通部授予“两个文明建设标兵船”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中远集团乃至中国远洋船舶的旗帜。至今,中远集团颁发给远洋船舶的最高荣誉称号仍以华铜海命名。
30年来,正是由于中远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船上”,始终坚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浮动国土”上的生命线地位,不断发扬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作用,艰苦创业、爱国奉献,求是创新、图强报国,中远形成了具有浓郁远洋特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大大增强了中远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
8、探索企业健康成长规律,坚持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双轮驱动,不断致力于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保证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主辅分离等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深化,中远集团的企业规模、经营业务迅速发展。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中远集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监督机制,初步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以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四位一体”的“大监督”工作格局,同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不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据统计,中远集团2007年与1997年相比,立案案件从112件下降到9件,经济案件从64件下降到9件,受处分人数从105人次下降到7人次。中远集团党组纪检组、监察室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纪检系统先进集体。30年来,通过不断加强监督力度,中远集团强化了监督,促进了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中远集团改革发展30年的历程,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缩影,蕴涵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远集团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蕴涵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国有企业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远改革发展的实践再一次证明,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这又是一条新路,没有现成的答案,每走一步都要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创新。中远30年的改革发展,就是一次次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积极探索的螺旋式上升。30年来,中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先后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发展”、“从分散经营到集中经营”、“从拥有向控制转变”、“实体经营和资本经营‘两轮’驱动”、“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从周期性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软硬件并重以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变、从拥有控制资源向同时配置社会资源转变、从以生产经营获取收益为主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获取收益转变”等创新思想,“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由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迅速转变成领先规则的制定者。
2、企业发展,战略为先。国际上许多成功并长寿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战略管理。制定并实施科学和超前的发展战略,并围绕战略实施业务重组和资源配置,是企业做大做强并持续发展的秘诀。中远30年来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功中远几代领导班子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下海、登陆、上天”的发展战略开始,到1998年以后提出“从拥有到控制”、“由全球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等一系列战略构想并努力加以实施,中远集团主业越来越突出、目标越来越明确、规模实力越来越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自身发展与对外合作相互促进,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承担责任,厚德载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与此相伴随,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中远在企业规模、形态、实力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更是与时俱进,不断上新台阶。中远在全面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最初的无条件承担国家各种运输任务,到主动成立中远慈善基金会开展有计划的社会援助,从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无私救援,到主动加入联合国倡导的“全球契约行动”做合格的“全球公民”,中远始终勇于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实现了主动融入国际市场与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相统一。这些做法不仅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以人为本,文化制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将是技术知识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促动力、凝聚力、协同力、号召力,将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30年来,中远集团培育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艰苦创业、爱国奉献”、“求是创新、图强报国”成为激励中远人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在这种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先进的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中远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凝聚力不断增强、战斗力不断增强。中远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强大的文化力统筹好各种关系,企业就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