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杭钢集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环境保护、酒店餐饮、科研设计、高等教育、黄金开采冶炼等产业协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杭钢集团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8家,其中杭州钢铁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在册员工16566人,离退休人员10899人。杭钢集团党委下属31个党委、党总支,250个党支部,4849名党员(其中学生党员546名)。多年来,杭钢集团获得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杭钢由于地处国际旅游城市而不能扩张钢铁主业,丧失了产业发展优势,选择了适度多元的发展方式。杭钢集团党委针对企业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特殊的发展方式需求,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工作,在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建工作的前提下,坚持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建工作和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建工作,着力构建以领导班子建设、素质工程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谐企业建设、社会责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核心的党建工作的制度化体系,以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优势,统领企业的发展战略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为企业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展示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了进一步消除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他们全面深入地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结合一系列调研工作,结合集团两级领导班子撰写的一百多篇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深入基层单位和员工群众,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政研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干部员工的意见建议,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按照“精简、清晰、管用、有效”的要求,在集团公司现行的474项制度中,共梳理出需要废止的制度95项,需要修改的制度146项,需要新制订的制度12项,进一步提高了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制度化水平,增强了科学发展能力。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杭钢的钢铁主业在没有增加一分土地的情况下,产能提高了三倍,产品结构从以普碳钢为主转变为以优特钢为主,优特钢比率达75%以上,形成了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机械加工业紧密配套的特有产品市场优势,做精做强了钢铁主业;同时,非钢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地产、贸易、环保、酒店产业为主的非钢产业集群,自2004年开始,销售额连年超过钢铁主业,擎起了集团发展的半壁江山。战略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使杭钢从单一的钢铁企业发展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多元产业集团,破解了发展谜局,赢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持续地跨越式发展。截止2009年底,杭钢拥有总资产303亿元,净资产115亿元。2003年以来,杭钢集团连年跻身全国企业500百强的前100强行列。
【具体做法和启示】
一、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牵动点
杭钢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视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牵动点,视为保持领导班子先进性的根本手段,增强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2006年,杭钢集团党委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以学习制度建设确保科学发展观建设。公司党委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使理论学习制度化,确保形成科学发展观建设的长效机制。他们针对企业地处国际旅游城市而不能扩张钢铁主业的发展困局,坚持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提出了“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战略创新为主体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全面发展创新系统和体系,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他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推动落实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常态工作,着力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成果。十几年来,杭钢集团领导班子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发展能力,一直是赢得职工群众信服和称道的根本因素。
2、以民主制度建设确保决策科学性。多年来,针对特有的发展方式和由此带来的各种复杂的发展局面,杭钢集团党委认为,要保持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必须更加注重民主制度建设,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他们在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改革、技术改造、收入分配、资本运作、干部任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形成了集体讨论、专家咨询、员工听证等制度化方式,保证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此同时,他们还使干部教育、监督和考核制度化,并且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丰富制度体系;此外,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有效巩固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在班子内部形成了民主团结的良好氛围。多年来,杭钢在企业重大发展决策上没有出现过失误,过硬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民主作风成为领导班子的特色和传统。
3、以“三级联创” 模式确保“四好”班子建设。多年来,针对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化发展方式需求,在各级班子建设上,尤其近年来在创建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工作中,他们形成了“抓本级、带下级、促基层”的“三级联创”模式,把“四好”班子创建的重心向二级单位和基层党支部延伸,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创建活动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经营业绩、党建创新、实事工程、素质工程和社会责任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强化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共促进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围绕每年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保持先进性、提高执行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转变作风、增强执行、服务基层、推动发展”等各种主题活动,全面推行以“好搭档、好助手”为主要内容的创建载体,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各级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以各级班子的先进性统领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制度建设:素质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造就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是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的战略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长期的内容,是确保企业长期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1、以干部选拔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提高。他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原则,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尤其是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形成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他们先后对5家二级单位的经营管理班子或主要负责人进行公开选拔,对部、处室中层管理干部实行招标、竞聘,对360多个科级岗位实施公开竞聘;同时,高度重视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有计划地选送到著名高校学习和党校培训,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素质结构。
2、以人才选拔机制推动人才队伍素质提高。他们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完善机制作为关键举措,把推进终身教育作为重要手段,把提升层次作为工作重点,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形成 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上,一直实行差额聘任、竞争上岗、低职高聘、高职低聘、鼓励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评聘机制,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环境。在骨干人才重点培养方面,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了多期专业硕士班,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与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专业强化班,邀请大学和科研机构教授专家开展讲座培训,选送人才参加国内外对口专业深造;针对多元化发展需要,组织房地产、酒店管理人员到同济大学等院校进行培训;他们还出台了《杭钢集团推进员工素质工程的若干规定》,以“员工素质推进年”活动为契机,开展全员素质工程建设。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做好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还与浙江大学建立了长期输送人才的关系和渠道;与浙江财经学院签订长期的毕业生录用协议,优先选择人才;同时,还利用杭钢主管两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工作;自2001年以来,共引进大专学历以上的各类人才1245人。
3、以激励机制推动素质工程建设。他们形成了以经济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领导班子业绩目标责任制和“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办法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效提高了各类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他们还设立了“人才奖励基金”和“杰出人才贡献奖”,2006年以来共发放人才奖励基金660多万元,表彰并重奖有杰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制度建设,是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党建工作制度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着眼点,是确保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科学方式。
1、强化目标管理制度,搭建有效工作载体。他们坚持每年年初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年度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各二级单位党委根据年度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集团公司党委每季度对各单位党委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形成了“目标措施—检查考核—评价完善—目标措施”的闭环管理机制。他们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分别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员工素质推进年”、“质量效益年”、“和谐发展年”等主题年活动,以及组织开展“保持先进性、提高执行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主题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组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形成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氛围。
2、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制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始终重视党员的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坚持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青年员工开展学习党章活动;坚持党基班制度,对准备发展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学习培训;大力开展“创党员先锋岗、建红旗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3、强化组织和群众监督制度。他们积极探索党务公开与厂务公开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把推进党务公开同党组织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相结合,使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进入决策层,并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及时提出群众(包括社区)给身边的党员测评、党员对党支部测评、党支部对基层党委测评的“三测评”,以及基层党委为党支部服务,党支部为党员服务,党员服务和联系群众的“三服务”工作思路和方式,使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始终处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
4、坚持生产与组织建设同步的制度化方式。他们根据集团公司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的特点,着力健全各级基层党组织,坚持生产建设与基层组织同步发展、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生产建设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的制度化。他们坚持优化基层支部的设置和党务人员的配备,积极探索行政负责人与党务工作者相互兼职的模式,使支部建设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提高了支部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打牢基层组织基础。
四、制度建设:加强和谐企业建设的总抓手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和谐企业建设是确保企业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党建工作的长期任务,是党建工作制度化体系构成的重中之重。
1、建立为员工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建立“实事工程”建设制度,切实让员工得实惠。杭钢集团党委以“和谐发展年”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每年都以集团公司党委文件的方式,确定当年的“实事工程”,使其制度化。几年来,通过“实事工程”,不仅启动了总投入超过10亿元的员工住房补贴,而且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员工免费健康体检和疗休养制度、女员工和男员工配偶的女性安康保险投入制度、员工交通补贴制度、困难职工和困难党员的关爱帮扶制度、重要节日慰问和“送温暖”制度等,形成了为员工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此外,2000年以来,钢铁主业在职员工年收入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新建经济适用房697套,改造和新建租赁房920套。
2、建立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度。他们深入贯彻“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维稳促稳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他们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他们建立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每月的党群工作例会对信访工作进行协调,每季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例会和开展一次信访突出问题排查、考核;坚持主要领导接访下访、安排专人接访和网上信访相结合,拓宽员工反映合理诉求的渠道,努力减少和化解各种矛盾。他们还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制定了《处理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突发性矛盾纠纷应急预案》。“十五”以来,杭钢集团钢铁主业共计减员5429人,都通过各种渠道予以妥善安置,没有向社会推出一名员工,为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3、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各项举措,使其全面化和经常化,形成了长效机制。他们提炼并广泛宣传的“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企业精神,“是钢铁就要成脊梁”的企业价值观,“创造财富、贡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诚信、双赢”的企业道德,“托起杭钢就是托起我们自己的未来”的企业格言等,已经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他们坚持把打造“和谐杭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使命,在企业超常规、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注重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背景下的各种文化整合和创新,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加强不同思想文化的融合,注重用共同价值观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坚定了干部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了和谐企业建设的动力之源。
五、制度建设: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方式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制度建设,是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他们坚持把社会责任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体系,努力展现负责任的国有大企业的良好形象。
1、以多种责任制度确保为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经济责任是国有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他们通过各级班子的经营责任制、资产责任制和党建责任制,确保经济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杭钢创建50多年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80亿元、利税193亿元、利润109亿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十五”以来,他们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的良好发展势头,销售收入在2002年突破200亿元之后,2007年突破400亿元,2008年突破600亿元。2009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税21.9亿元,利润13.77亿元,取得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胜利。多年来,杭钢的资产保值增值率一直在百分之百以上,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以各级责任考核制度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机制。钢铁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是节能减排。他们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公司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与工作小组,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和节能目标要求,制定阶段性及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和目标,层层分解指标,将其纳入各单位年度经济责任制,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备的考核体系。他们在“九五”投入环保资金20多亿元的基础上,“十五”以来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多亿元,先后对80余项重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和改造,淘汰10余条落后生产线,制定了高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内控标准,建成了大中型废气治理设施40余台套、废水治理设施16台套,废水、废气排放合格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吨钢综合能耗指标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位。2003年,他们在国内中小型高炉上率先成功应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TRT),填补了我国同级高炉尚无余压发电装置的空白,被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加以推广。2008年底投入运行的烧结烟气脱硫项目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以来,开展环境整治,厂区绿化率从1999年的17%提高到目前的28.36%,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节能减排领军企业,以及浙江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
3、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意识。国有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十五”以来,他们在充分消化吸收内部富余人员的同时,招收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安置退役转业军人2710人。近年来先后为赈灾、扶贫、助残、救孤、济困等慈善公益事业捐献4000多万元资金以及大量物品。多年来,他们与省内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松阳县的8个村庄和杭州市淳安县威坪镇杜川村结对扶贫,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村民的好评,荣获浙江省“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对子等荣誉称号。另外,还出资200万元和浙江大学共同设立“春晖助学工程-杭钢奖学金”,支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以来,他们还充分利用高温炉窑,协助杭州市处理高危医疗固体废弃物8000余吨、有毒铬渣13800吨,为地方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党建工作制度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1、以加强廉政教育的制度建设为重要基础。他们形成了多方位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长效方式,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使用、管理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载体,提高教育实效;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廉情预警、述职述廉为抓手,大力加强廉洁从业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贯彻落实廉洁从业各项规定的自觉性;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科室、进车间、进班组”示范点,大力营造“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他们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读书思廉”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警示教育课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将廉洁从业重点对象从党员干部扩大到营销、采购人员;以内外部各种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教育广大干部员工自觉做到干净干事;使廉政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为根本途径。他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企业廉政建设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对子公司严格实行“三个不准”的规定,即:“不准擅自对外投资,不准对外担保,不准对外拆借资金”;做到“三个必讲”,即:每年党委工作会议上必讲廉政工作,干部作风讲评时必讲廉政问题,新提中层干部谈话时必讲廉政要求;实行“三个集中”,即:实行财务集中、设备物资采购集中和工程项目招议标集中,确保重点部门的管理受控。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他们还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投融资、物资设备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建筑安装工程、设备物资采购招议标监察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制度“废改立”工作,还制定了《谈话和诫勉制度实施办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2012年工作细则》、《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并与地方人民检察院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3、以深化作风的制度建设为重要保证。他们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立足于行,重在实践。他们坚持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健全和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他们健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单位和员工群众的服务工作,反对主观作风和官僚作风,做到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他们建立健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始终做良好作风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