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理论和应用创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管理中什么是以人为本,实践中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诞生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手段,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而自由竞争、追求效益乃至市场经济只是手段。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并贯穿始终。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公平、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公平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一方面,经济增长为公平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在价值分析中,西方经济学中主流的新旧古典学派虽然强调人的发展,但更多的是强调资本创造价值。在价值创造中占主要和重要地位的是资本、劳动、土地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而不是人的才能、智慧和创造力。相应地,在其价值分配公式里,占主要和重要位置的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而不是人的才能、智慧和创造力。而在马克思的价值论中人的才能、智慧、创造力、复杂劳动占重要和主要地位,因而在他的分配模式中,人的才能、智慧、创造力也相应地占有重要和主要地位。当前发达国家也正日益由传统的物质资本积累转到以人的智力提高为主的人力资本积累,日益抛弃主要依靠资本创造价值和主要按资本进行分配,而转向主要依靠知识创造价值和主要按才能、智慧、知识、创造力进行分配。传统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正转化为知识经济几权相统一为主的所有制形式。100多年前的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已经被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证实,并日益在世界各国变成现实。
当前,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逐步探索、发现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的过程中, 先后经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认识阶段, 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合理内核,借鉴了国际社会历史发展的有益成果、实践经验和积极因素,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伟大的思想创造,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
2、人力资源在国有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两重性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经济法人”,其天生的经济使命是利润最大化或财务价值最大化,社会使命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一般的企业法人属于私法人、社团法人和营利法人;国有企业却兼具有私法人与公法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的特点,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法人企业。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功能不能简单定位于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不能仅仅是企业发展,应该包括职工的全面发展,发展途径必须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在具体管理实践中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
人力资源在宏观经济中兼具生产性和消费性,同样在微观管理也具有两重性----成本性和资本性。一方面,企业成本中员工的薪资等投入越来越成为企业最大的成本,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可以为资本,前述中关于知识经济中新的价值分配模式,以及在当前许多高科技企业中员工的科技成果、管理经验经一定法律程序后可视同为企业资本。在薪酬体系中期权、期股等分配方式都是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以员工智力劳动为资本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的企业财务制度看人力资源首先表现为成本,只有在进行资本运营和产权交易时,人力资源的成本才可能表现为资本。从以党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工作看,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激情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则人力成本可转化为投入的资本,人力可发挥出智力资本的作用;相反若员工消极怠工或相互争斗,员工既是持有智力资本或实体资本,员工的薪资等投入只能表现为当期的成本。
3、善待员工----中国普天以人为本的科学实践
中国普天是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科技中央企业,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北京东单附近设立的修理洋电话的“铜匠处”。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其前身先后分别是邮电部工业局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在上百年的历史发展实践中,特别是经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国普天逐步探索总结出以人为本、善待员工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中国普天认为善待员工,人力资源才会成为企业事实上的重要资本,反之就只能是企业的成本;善待员工,员工才会善待顾客,企业才能在满足顾客的过程中创造客户、创造价值;善待员工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普天还认为善待员工是建设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的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企业领导善待员工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既是德政也是善举。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善待员工也是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对入世社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公司领导善待员工可以从根本上构建和谐企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以党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中国普天近几年来坚持“沟通、执行、绩效”的企业管理文化,沟通在前、执行在后。沟通意味着尊重、关心和善待员工。通过职代会和工会的沟通平台,经过这些深入细致沟通,协调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同时中国普天一直非常关注员工的全面发展,鼓励所属企业干部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努力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履行社会义务,使企业科学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相互促进。近两年来中国普天1人荣获亚太地区杰出华商领袖最具创造力女企业家奖,1人当选全国政协常委,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4个集体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名个人被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名个人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职工称号,11个集体和7名个人受到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央企业团工委等的11项表彰,7个集体和6名个人受到省(市)国资委、省(市)总工会表彰;14个集体和4名个人受到中央企业团工委的表彰。17人分别当选全国及所在省市的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等。
在管理制度上,中国普天善待员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重视对管理骨干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培养。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普天就有常年的干部培训学校,至今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班组长培训,并连续多年举办生产经营一线员工职业技能大赛。二是关注员工健康安全,中国普天在五年前就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的国际认证。三是注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和发掘员工的特长与兴趣爱好,畅通各类员工的发展通道。四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引入职工的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普天就大胆进行管理和技术骨干持股的体制机制创新,现在旗下的杭州鸿雁及东信和平就是这种创新并良性发展的结果。最近中国普天又对下属的首信科技、北京和平等企业也进行了这样的创新。
正是这样先进的理念和生动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普天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中国普天在国资委管理企业的考核排名中连续多年得到了稳步提升。初步建立了员工与企业共建共享、共兴共荣的互动共赢机制,形成了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