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探索电力行业减排之路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李文中
2011-07-04
打印

    2009年,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这是全面考虑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和能源发展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的,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意识、负责态度和坚定行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电力行业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在完成该目标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资源和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电力行业不仅事关节能减排,同时还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行,关系着国内经济安全的大局。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火电企业环境和能源消耗等问题,同时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将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成本收益等许多深层次问题进行综合思考。进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多管齐下,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具体而言,未来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关键在于技术、资金和机制三个方面。

  技术方面。在发电环节,继续大力发展亚临界、超临界、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采取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控制入炉煤硫份含量,确保通过烟气脱硫使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排放标准。同时,加大二氧化碳捕捉封存(CCS)等方面技术的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减少能耗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并积极推广和使用,通过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环节,有效减少单位发电碳排放。在输电环节,不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协调安排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优化无功配置和提高电压水平;推进改造老旧线路、淘汰高耗能输配电设备,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采用直流输电、紧凑型输电线路等先进技术,提高电网的输送效率,多方采取措施降低电网传输损耗。

  资金方面。目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推进的示范工程和企业自筹资金,商业银行态度并不积极,民间投资比重明显不足,存在点多面少,资金量小的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省市虽然利用财政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项目,但资金保障程度较低,资金无法滚动使用,同时资金和项目也不能做到公开、公正,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评价监督体系,致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偏低。未来,应在逐步改变中央财政支持为主模式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扩大市场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可以建立节能产业投资基金,鼓励设立专业性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通过国家发布节能减排的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用市场的办法集合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到电力行业各环节节能领域。

  机制方面。由于煤电畸形的价格机制,使得煤炭价格上涨时,电力企业不能及时通过提高上网电价来消化燃料成本上升的压力,盈利空间被电煤成本挤占,一方面使得火电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中,另一方面降低了火电企业发电的积极性。火电企业电价成本中煤的成本占到70%,煤价是电价的主要决定因素。去年煤炭价格较2005年增长了一倍,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又一路上扬,截至6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已连续12周上涨,达到839元/吨。发电成本上升,电厂又不能通过提高上网电价来消化燃料成本上升的压力,造成电厂越发越亏。2010年火电行业亏损面超过了40%。此次“电荒”最为严重的华东地区,多数火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逐步完善电价与煤价联动机制,合理提高现行电价水平,使电价充分反映我国能源紧缺的客观情况,充分体现能源资源市场价值。近期建议加快推进居民递增式阶梯电价,在保持低收入阶层电费支出稳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超平均电量以上部分的价格,逐步实现居民电价整体水平与居民供电成本的持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有效解决我国居民电价长期偏低、电价交叉补贴严重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强每个普通居民的节约用电意识,进一步将节能减排意识有效地传递、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层面推进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的象征性意义、引导性作用明显大于其对居民用电的实际影响)。

  此外,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电力行业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节能减排目标,探索建立不同层面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在国家层面根据各省区、部分重点行业发展状况分配确定碳排放指标基础上,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衔接),同时配套有关碳排放财税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措施的结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电力行业加大节排力度。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