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头并进 王俊平作图
30多年来,经济改革,也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我们进展很大。资源配置方式变了,市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改革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这一点怎么落在一种体制上,落在一种制度上呢?这方面的改革到位了吗?我认为还不是很到位,还应当进行社会改革,形成让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能有机结合的新体制。因为市场经济仅仅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它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个目的之间是不会自动匹配的。小平同志提出共同富裕这个命题,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可以达到共同富裕。对照我们的现实来看,生产力是大大发展了,经济总量是做大了,人均收入也在逐渐地提高,但是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没完全实现。我觉得这是下一步改革要思考的问题。
市场化的改革主要解决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市场放权,限制了政府在经济上的权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更大作用。与过去比较来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了很大转变。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多大的改变呢?我认为从计划经济到现在,还没有多大变化。政府如何向社会放权?放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索。市场经济培育了经济理性,社会改革培养了什么呢?培育的应是社会理性,也就是公共理性。现实是经济理性超前发育,而社会理性还比较滞后,两者是不匹配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经济理性而没有社会理性是走不远的,就像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一个轮子怎么往前走?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是一个健康国家的两条腿,缺一条都不行。过去的改革重心放在经济上,是正确的。那么,现在的改革重心我觉得要放在社会方面,社会改革应当成为当前整个改革的重心。
社会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平等。要追求社会平等,就要对劳资关系、分配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进行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科技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政府与传统事业单位的关系、涉及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这些与社会改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时期,改革思维主要是二分法,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我们现在的改革思维应该是三分法:政府、市场、社会。有些事情交给市场办,有些事情应交给社会去办,只有当市场、社会都办不了的事情才由政府出面来办。很多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社会改革的内涵实际上非常丰富,但是社会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还是不够的,这也限制了社会改革的进程。
社会改革与财政密切相关。财政过去是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现在则是社会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要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离不开财政这个手段的。要培育市场主体,离不开财政,要培育社会主体也离不开财政。其实,财政改革同时也是政府改革。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同时也是政府改革,这都会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如果抛开这些改革去单独搞政府改革,将会失去方向,不知道政府改革为何而改。如果说经济改革从财政切入,同时推动了政府改革,那么,当今的社会改革依然可以从财政切入,从社会层面推动政府改革。从这一点来看,在改革的次序上是先经济改革,然后是社会改革,等到这两个改革到位了,实际上政府改革也就差不多同时完成了。
社会改革有很强的辐射力。社会改革不仅仅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而且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动力,实际上也蕴藏于社会改革之中,社会的活力决定了经济的活力。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来自哪里?来自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与社会改革密切相关,它不是一个经济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即人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与教育、培训、医疗等社会事业内在相连。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则要靠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改好了,它可以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动力,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