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打造一流期货市场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求是》作者:杨迈军
2012-06-18
打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完全适应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着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使其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期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构成,加快建设一个功能强大、世界一流的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促进中国经济在规模做“大”的基础上早日做“强”,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科学认识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将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器,成熟的期货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不仅是重要资源的定价中心,而且往往通过战略产品影响着国际经济竞争和大国之间的博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不断输出金融理念、金融制度、金融衍生品维持其世界经济的龙头地位,金融产品创新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维持大国地位的核心手段之一。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通常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利率、汇率和股权类资产等金融产品也通过丰富的衍生品来发现价格、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随着市场机制和交易品种的完善与丰富,期货市场的功能在不断演进和深化,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期货市场建立初期,主要是弥补现货市场机制的缺陷,还原真实的市场价格,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其功能主要是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由于价格水平逐步成为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主要指标,期货市场开始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期货市场在取得国际竞争主导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抓住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机遇,通过原油期货确定全球原油贸易的定价基准,把握经济发展主导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又适时推出外汇期货,有效维护了美国经济的世界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运用成熟的期货市场对冲经济波动产生的系统风险,熨平经济危机造成的市场波动,期货市场维护经济安全和稳定的作用日益增强。

  期货市场是国家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管理工具。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提高市场化管理水平;从中观层面看,期货市场可以推动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产业盲目发展;从宏观层面看,在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期货市场既能为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又能成为实施调控政策的有力工具,营造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在复杂形势下参与全球竞争和应对外部挑战提供有效缓冲。不仅如此,期货市场独特的风险管理功能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为国家实现调结构、转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提供有效途径和重要工具。

  期货市场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平台。目前,我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成熟的期货市场不仅能够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博弈提供平台,还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应对风险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素资源在全球配置,产业结构在全球调整,经济利益在全球分配,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扩展期货市场的交割网络,使境外优质资源为我所用,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以引入境外现货类企业为先导,吸引国际合格投资者逐步参与我国期货市场,从而掌握重要的国际经济资源,推动我国逐步成为全球一些重要产品的定价中心。此外,发达的期货市场既有助于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建设自主品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内外贸增长方式;还可以吸引和凝聚更多优秀人才、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我国积聚,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以来,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体系逐步丰富,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制度从无到有,法律监管框架逐步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期货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已步入稳健运行、持续发展的轨道,经济功能日益完善。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品种创新有序推进,期货交易所和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期货市场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以来,我国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3年名列世界第一,市场地位明显提升,上海期货交易所已步入全球主要商品期货交易所行列,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无论是发展质量,还是国际影响力,都很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相比,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实体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市场结构不合理,交易品种不丰富,规模的扩张与品质的提升不协调,导致市场规模与市场功能不匹配。由于原油等一些战略性大宗商品还没上市交易,金融期货刚刚起步,现货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不够,套期保值比例偏低,期货价格信息还不能真实反映现货市场供需状况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发挥。二是中介机构偏弱偏小,期货公司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实力不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低。由于期货公司同质化竞争严重,高级人才严重匮乏,信息技术水平较落后,普遍忽视服务发展而追逐短期利益等问题突出,致使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不强。三是市场对外开放不够,开放步伐与扩大国际影响力的迫切需求不适应,应对国际挑战能力不强。绝大多数现货市场已对外开放,但为其服务的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制约了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影响力、标准制定权和风险管理能力。

  实践表明,加快期货市场发展,不仅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虚拟经济避免系统性风险的需要。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础制度逐步健全,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在更高层次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期货市场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用好期货市场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加速打造国际一流期货交易所的进程,势在必行。

  首先,顺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抓紧推出原油等战略性商品期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资源依赖型特征,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50%。原油等一些具有战略意义期货品种的缺失,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非常不利,甚至容易诱发安全威胁。我国每年巨大的原油消费量迫切要求一个更好的价格发现场所和机制体现现货市场的需求,应稳妥推出原油等大宗战略商品期货,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原油期货市场一旦形成规模,就有利于发现合理的价格,反映中国和亚太时区的供求关系,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国际原油交易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一个有效工具。此外,期货市场还能帮助企业规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增强国家对石油供给的调控能力,推动商业石油储备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

  其次,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需要相应衍生品市场发展配合。利率、汇率市场化和相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利率、汇率市场化后的波动要借助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巨大发展必将带动商品期货市场的深入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需要继续深化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稳妥推出利率类如国债期货、以及汇率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并做深做精已有的股指期货品种。

  第三,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者结构。我国期货市场暂时只限国内投资者参与,国际参与程度较低,这就会使价格发现功能及其辐射力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国际化已十分充分,虚拟经济及其市场参与者也应逐步国际化,应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完善投资者结构,延伸市场触角。同时,要放手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推动其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稳定市场的鼎立作用;规范并提升个人投资者,提高市场内在的运行质量,更充分地发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功能。同时,要积极探索成立专业化期货投资基金,以打通国内散户投资者通过专业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路径。

  第四,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国际化流动,促进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工和跨国并购,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范围也在拓展,期货市场管理现代化和发展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期货市场是否具备全球性竞争力,将影响我国能否掌握全球金融资源的支配权,进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引进成熟市场的机构、人才、产品和技术,有效提升市场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期货市场整体实力持续增强。牢牢把握“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方针,加强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交易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做大做强,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竞争,为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