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韶关:创新基层党建活动载体

来源:理论网
2011-07-04
打印

   

中共韶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肖怀跃  王成刚摄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实际,韶关市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也收获了一些成效和体会。

  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非常紧迫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做好农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依靠力量。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山区,北接湖南,东邻江西,辖3区7县(市),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人口328万,其中农业人口206万。全市共有1202个行政村、2239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委94个、总支部21个、党支部2124个)、5.3万名农村党员。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凝聚农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党组织活动方式陈旧,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以致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迫切需要加以创新和改进。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农村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由于受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制约,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全市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比重均不足1.5%,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均不到珠三角地区的1/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下游水平,是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这种反差,强烈地刺激着我市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急切地盼望改变落后面貌、追赶发达地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这些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采取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培训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等措施,引导和帮助农民脱贫奔康。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市农村各行业也不断进行分离整合,形成了各种产业协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各类经济组织中,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发展生产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创新必然引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使党的工作顺利跟进到这些经济组织当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协调,使其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二)农村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现状迫切需要农村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我市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许多农村流动党员,同时也给发展新党员工作增加了难度。然而,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却未能因应这种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在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以致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彰显,一些宗族和宗教势力乘虚而入,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农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农村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撤区设村,村民直选村委会干部,实行村民自治,中国的民主制度改革率先在农村推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十多年来,我市农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不断提高,热切希望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倾听民声、了解民情、纾解民困、改善民生,并始终能尊重民意、依法执政、秉公办事,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和化解各种矛盾。要顺应农村群众的各种民主诉求,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已刻不容缓。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实践探索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各级党委和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积极实践和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新方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民情日记”、“民忧档案”——架起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从2003年3月起,我市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全面开展了“民情日记”活动。结合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从2005年开始,又组织开展了“民忧档案”活动。“民情日记”是农村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写下的民情民忧记录。“民忧档案”是农村党员干部根据村民自己填写的“民忧卡”建立起来的“档案”。 在开展“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活动中,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坚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架起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仁化县是我市开展“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活动较早的县。截止2010年底,该县农村党员干部记“民情日记”219530 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31131 件;发放“民忧卡”32万多张,收回“民忧卡”15328张,反映民忧事件10141宗,解决民忧9695宗,办结率为95.6%。在开展“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活动的基础上,我市武江区和浈江区结合实际又进行了延伸拓展,探索了“红心结”和“百姓冷暖我先知”等新的活动方式。通过开展“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等活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主动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密切了农村党群关系。

  (二)“双向承诺”、“双定双为”——引导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为民服务的责任书。2010年,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创先争优,广泛开展了“双向承诺”和“双定双为”活动。“双向承诺”活动内容是党员向党组织和群众承诺、党组织向上级和党员群众承诺,并通过采取双向许诺、双向定诺、公开示诺、合力践诺、机制护诺措施,确保承诺事项落实到位。“双定双为”活动内容是定岗位、定职责,为群众服务、为党旗增辉,使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两项活动有着相同的地方,即用承诺、用岗位职责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感。“双向承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239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和5.3万多名农村党员均作出了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好事20多万件。“双定双为”活动开展较早的新丰县,共为3000多名农村党员设置了800多个责任岗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72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53件。

  (三)“支部+协会”、“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培育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领头雁。2005年以来,为了促进不断涌现的各种产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新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带动广大农民致富,我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在农村新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形成了“支部+协会”的模式。“支部+协会”的模式,使我们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行政资源优势与专业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成立“支部+协会”的乳源县先后在必背镇养猪营销专业协会等11个农村专业协会建立了党组织,协会会员达8000多户,党员户达1150户,这些党员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带动全县四分之一的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翁源县在推行“支部+协会”的过程中,根据本县实际,实施了以“帮一户、带一村,兴一业、富一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通过以点带面,组建各类专业协会,使更多人富裕起来。到2010年底,翁源县已有310位农村党员、建党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创业示范帮扶对象,其中种植兰花的65位,种植九仙桃、三华李、柑桔等水果的113位,养猪、养鱼、养鸡的132位,组建了专业协会29家,有6个专业协会的资产总额超过1000万元,这其中协会党组织和参加协会的党员发挥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

  (四)“党员互助金”、“评选优秀支书”——激励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助推器。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的精神,从2008年起,采取从留存党费中划拨、从党建经费中提取、结合“广东扶贫济困日”组织党内捐赠以及争取多方支持等办法筹集“党员互助金”,对农村困难老党员和遭遇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的特困党员给予帮助。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筹集到“党员互助金”1251.03万元,先后给12700人次农村困难党员发放困难补贴合计635.82万元。“党员互助金”的建立,有效地破解了“群众有难党员帮,而党员有难谁来帮”的难题,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人文关怀,让党员倍感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更加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2010年开始,我市结合纪念“七一”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佳”农村党组织书记,对被评为“十佳”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开展评选“十佳”农村党组织书记较早的仁化县,还对连续三年评为“十佳”的农村党组织书记给予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由县财政拨付。通过发挥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榜样力量,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对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几点思考

  回顾我市近几年来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收获了几点启示。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只要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活动方式,就可以大胆地探索、大胆地实践。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必须围绕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是全党当前的中心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有利于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来开展,并以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成效来检验活动方式创新的成败。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必须体现执政为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通过有效的活动方式,把联系、关心、服务和造福农村群众的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更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必须符合党建规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党的建设方面有自身的要求和规律。我们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政党的建党经验,但切不可盲目照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符合我们党自身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创新无止境,实践无穷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是一项长期工程。在此介绍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的做法和体会,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与会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