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黑龙江让群众乐享文化实惠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汪波
2011-08-01
打印

  黑龙江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原则,把文化惠民工程扎扎实实做到实处,让全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发展大繁荣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欢快中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实惠。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出台《“十一五”期间建设边疆文化大省规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规划》等政策,利用投融资、政府投入、民间创办手段,着力发展文化产业。2010年,全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全省地方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39.5亿元。

  7月23日,黑龙江省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北京龙江国际文化发展中心在京成立。同日,黑龙江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黑龙江文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也在哈尔滨成立。省委书记吉炳轩说:“这是全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创新实践和务实举措,必将有助于破解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拓宽文化融资渠道,建立统一开放有序文化市场,集聚优秀文化要素,凝聚各方文化人才,为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黑龙江一批标志性、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启动。计划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用地12万平方米的省博物馆新馆已破土动工。多方筹资先后对全省600多个基层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进行维修、改扩建和购置专业设备。

  倾力打造文艺精品。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黑龙江省连续多年有多件作品获奖。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均已成为省内外较有影响的文艺品牌。黑龙江省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等一批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率先免费向公众开放。

  公共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伊春市的“大森林之声”、黑河的“七彩之冬”、鸡西中俄文化交流周、大兴安岭别具一格的管乐唱响、北极村里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扎龙湿地文化节”等,让大家饱尝轻松愉快。目前,全省有各类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群体近3000个,其中农村各类业余文艺群体1292个,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10538个。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