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多的科学耕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从局部渐变增长迈向全面跨越发展的新格局。今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北部湾港吞吐量达7009.14万吨,同比增长31.18%;经济区GDP增速首次领先广西全区近5个百分点;经济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经济总量首次超过3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1.3%,占广西全区的比重升至39.48%。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表示,广西将进一步举全区之力,以只争朝夕之功,行非常之举,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让人兴奋的不仅是增速的加快,更是质量的提升。“经济区已进入产业发展的收获期,从依赖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转向工业支撑和进出口、消费同时拉动,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大大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主任陈武欣喜地说。
体制机制的创新,贯穿于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为避免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的分散经营、无序竞争,广西组建了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整合三港资源,实现港口一体化经营管理。
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产业的强力支撑;而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则决定着发展的质量。为此,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11个重点产业园区,设立每年10亿元的重点产业发展资金,让每个产业园专注发展若干个主导产业,形成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如钦州石化基地已迎来了超过1000万吨炼油规模、总投资达300亿元的一批项目,形成了全面配套的产业集群,仅今年上半年就创造了近300亿元的产值。
科学谋划、创新带动,让北部湾蛰伏已久的活力汩汩涌出。上半年,北部湾电子、新材料和新型石化产业呈爆发性增长;去年完成930亿元营业收入的甘肃金川集团,将防城港作为其国际化、打造全球领头羊的战略基地,用最新的技术建设与其甘肃总部规模相当的产业平台……
过去的5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3%,用不到全区1/5的面积、不到全区1/4的人口,创造了全区1/3的经济总量,一跃成为广西科学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北部湾持续保持着蓝天、碧水、银滩。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评估,广西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北海市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天然面积扩大了12%;在钦州三娘湾,“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家族兴旺,6年新增了12名成员。
自治区主席马飚说,迈步“十二五”,广西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发展,加快推进北部湾全面开放开发,努力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