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大省站在走过小康、走向现代化道路的节点上,如何在继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金秋十月,走马江苏,记者感受到一股文化建设的新风扑面而来,文化大省的“江苏表情”自信地微笑着……
“江苏最新确立的文化建设目标是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的一席话,道出了江苏文化自强的顶层设计。
不久前,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六个注重”的新要求,把“文化更繁荣”作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内涵新标准,把“文化建设工程”作为“八项工程”中的重要工程扎实推进。
眼下,新一轮文化建设热潮已在江苏大地全面兴起。
先进文化引领,高擎精神火炬
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根本指向。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把凝聚力和引领力放在首位,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主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阵地,推进“两个率先”的主力军,用文化凝聚人、塑造人,向全省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江苏经济占全国1/10,当全省GDP达到4万亿元,人均超过7700美元的时候,如何使道德文明建设跃上新的高度?怎样在群众参与中践行核心价值?
今年4月开始,一场面向全社会的“江苏精神”征集讨论活动,引起全国关注。经过对6300多篇(条)来稿反复研究筛选,目前初步提炼选出10条表述方式。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三创”精神,已成为新时期江苏思想文化的主流。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形成了“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精神。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说:“不断丰富江苏精神的内涵,提升了江苏发展进步的精气神。”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改革发展决定,有力推动文化大省建设,为向文化强省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宣传思想文化领域许多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政府投入的导向性非常明确: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进一步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向群众文化倾斜。
文化部部长蔡武说,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既是文化繁荣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已经非常明确地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
从城市到乡村
均衡: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
俗话说:“新疆有多大,兵团就有多大。”如今文化共享工程的卫星锅已普及到兵团,兵团职工可以畅通无阻地接收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所有资源。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说,村村通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广电系统实施的投入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村村通”工程带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9年的96.31%和97.23%,切实保障了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需求。
全国政协一直十分关注农村的文化建设。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明确提出“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启动的“五大工程”,让曾经春风不度的广袤之地迎来了阳光雨露:农家书屋建设,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认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从博物馆到文化站
免费: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
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馆长范迪安说,免费开放对于原本就爱看展览的固定观众或许只是“花钱”与“不要钱”的区别,但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或许就是“从未”与“从此”的区别。
你无法想象,自1990年呼伦贝尔市第一座博物馆鄂伦春博物馆成立以来,这里的博物馆已形成了覆盖旗市区、乡镇苏木、嘎查的各类博物馆38个,远远高于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北京、上海等先进水平。
最新的统计显示,全国登记的博物馆已经超过3300个,几乎是1949年的150倍。从2008年国家推行免费开放算起,仅仅3年时间,除了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累计服务观众达4亿人次。
北京奥运会之后,出现了许多文化志愿者,他们深入社区指导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社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环节。
老年人、企业退休职工、城市贫困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都是社区文化服务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
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在城市化进程中,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推动城市社会文明的发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动员更多力量参与
创新: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活力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9月,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将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部署。
各地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也让公共文化服务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上海高雅文化服务重心下移,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公益性演出、低价甚至免费艺术讲座和开放参观日等方面形成多样的探索。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推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山西省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这一全新命题,并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市、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太原、晋城等市出台专项政策,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在76亿元的文化建设投资中,社会资本占了18亿元。
有电影看,有广播听,有电视看,有报读,有书读,有低价的演出看,有免费的讲座听,有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在过去听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文化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在发挥着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而通过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会使人们的文化追求转换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