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迈过牧业转型这道关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毅、于猛
2011-09-27
打印

    草原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5,是牲畜的“粮仓”,是牧民赖以生存的“饭碗”,是我们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然而,目前全国264个牧区半牧区县中,牧民人均纯收入3156元,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2%;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达23亿亩,“屏障”越来越脆弱,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加大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走进青山环抱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牧场村,一幢幢青瓦黄墙的藏式新房错落有致。

  “能洗热水澡、吃自来水,生活大变样。”牧场村支书牙戈说,以前,游走放牧,大半年都在严寒中度过。去年政府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补助了2.5万元,还为每户提供贴息贷款3万元,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了。

  人住新房,畜有暖棚。“这个东西好。”牧场村牧民仁清州指着舍饲暖棚说:“全是保温砖砌成的,有150平方米,政府补2万元,自己花了3万元。”

  暖棚真是雪中送炭。牙戈说,放牧最怕冬春掉膘和冻灾。现在,有了暖棚,不仅不怕越冬,牦牛还能增重近20公斤。“这样的暖棚,县里建了600多套,一个冬季,光是牛仔在里面育肥就能增收4000多元。”松潘县畜牧局副局长热果说。

  “不能让牧民饿着肚子保生态。”禁牧了,减畜了,牧民靠什么吃饭?这就要加强草原水利、暖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让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牧民减畜不减收。

  在草原,干旱、霜冻、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因各种灾害造成的牲畜死亡头数年均500多万头(只);有近50%的牧民没有完全定居;约有70%的畜群缺少棚舍;牧区水利工程覆盖率低,遇到旱情,不少地方群众饮水和牲畜用水都困难。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善牧区基础设施需要巨大投入。据统计,从1978年直到1999年,国家投入草原建设共21亿元,折合每亩只有2分钱。2000年以后,国家加大了投入,几年间共投入75亿元。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草原的投入持续加大。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39亿元,安排16.8万户、85.2万游牧民定居,一批牧区水利设施、通县油路相继完成。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136亿元,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增强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136亿元除以60亿亩,可能只是“毛毛雨”,可这标志着草原牧区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依靠科技,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一亩人工草地至少能顶20多亩天然草原。但投入高,费工夫。”若尔盖县索格藏村牧民嘎让交说,他种了5亩燕麦,亩产达到1000多公斤,相当于20多亩天然草原的产草量。

  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是减少草原放牧压力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我国人工种草仅保留840多万公顷,占草原面积的2.1%,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

  为何人工种草没能大面积推广?阿坝州草原工作站站长陈涛说,适应高寒牧区生长的优质牧草本来就不多,产草量也不高。另外,牧草种子贵,劳动力成本高。“应攻克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引进、推广抗旱耐寒牧草新品种,提高牧草产量,摆脱靠天养畜的局面。”

  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镇李家台村坐落在群山之中,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旁整齐排列着几栋高标准牛棚。

  “科技到位,牛奶品质就好,收购价比散户高1元多。”奶牛场负责人李永仁说,这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享受品种改良、科技示范推广等多项补贴。“牛舍带有牛卧床、采食通道和运动场,有专门的营养师配比饲料,产品质量提高了,牛奶好卖了。”

  科技进步是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通过改良草原、牲畜品种,加强疫病防治,以及推广储运、保鲜、加工等技术,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就拿草原改良来说。目前我国单位面积的畜产品生产能力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美国的1/20,如果加强建设和改良,生产能力增加数倍完全有可能。

  这几年,政府着力推进科技兴牧。在普及畜禽良种上,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4.34亿元,建设畜禽原良种场438个,并对生猪、奶牛、肉牛和绵羊实行良种补贴。目前,西部各省区市已初步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7多亿元,支持西部地区建设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等。如今,西部六大牧区牛羊肉、生鲜乳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3,分别是2000年的1.7倍和5.1倍。

  延伸产业链,鼓励牧民转产转业

  特殊的气候及自然环境,孕育了绿色、安全的草原家畜。

  “今年春节,新的希望是把我们的牦牛肉卖到香港、成都,一斤100块钱!”若尔盖县副县长伍晓东介绍说。川北草原上这么好的近乎原生态的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关键是没有产业化。

  叫响“草原制造”并不容易。据了解,由于一些农畜产品加工项目短期对税收增长帮助不大等原因,以致国家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打了折扣,使正在成长中的加工业步履艰难。

  组织化助推产业化。内蒙古探索建立草业协会、畜牧协会等新型合作社,通过牧户间的联合、牧户互相合作、企业与牧户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草场、牲畜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草原畜牧业的抗灾能力和经营效率。2006年,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温都来嘎查6户牧民自发成立了“风干肉生产协会”,以家庭为单位晾制风干肉,协会主要负责市场开拓和销售。现在,协会成长为伊力奇育肥牛羊合作社,成员达55户,去年合作社风干肉销售纯收入达到13万元。牧民尝到了甜头,又自筹资金建设了冷库、晾挂肉房和屠宰加工车间。西乌珠穆沁旗旗长助理张圣军说:“育肥增收明显,一头夏落来牛8000元买进来,通过育肥和肉制品加工,12000元就卖出去了。”

  俯瞰草地,仰望蓝天,喝酥油茶、吃烤全羊。草原独特的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放牧”心灵。

  “自从搞起这个农家乐,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镇牧民冯贵富说,2004年政府补助3万元,他放下牧羊鞭子,盖起房子搞农家乐,一年纯收入七八万元。“牛羊多了,草根都啃没了,还是吃不饱。现在,牧民转产转业,挣钱的门路更宽了。”

  天堂寺镇党委书记贾尊玺说,在政府的规划下,海拔2800米以上的农牧民,已有380户1320人陆续搬下山,卖掉了牛羊,发展乡村旅游。高原草场因此减羊7.7万只、牦牛1.28万头。镇上成规模的农家乐43户,在建的还有十几户。其他农牧民,也都是“上房下店”,家家做生意。明年还有50户牧民也要搬下来。

  从肉、奶、草等产业链条的完善,再到“牧家乐”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不少牧民的收入来源不再依赖直接向大自然索取,第三产业逐步成为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草原愈发显出蓬勃生机。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