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貌。
○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与8.3%经济增速相伴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增速目标调低,转型发展的目标提高——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到65%
○处处把“百姓得实惠”放在重要位置——
2011年,兑现了1500万平方米保障房的承诺
经历了世博辉煌的上海,眼下看似平静。然而,一场规模更宏大、辐射更宽广、影响更深远的变革正梯次展开。
入夜的浦江两岸灯火辉煌,那里聚集着数百幢上海引以为傲的“月亿楼”。一幢高楼,五六千人,每月纳税上亿。靠什么实现?传统制造业做不到,粗放发展方式做不到。“月亿楼”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崛起的见证,更折射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嬗变。
从制造业唱戏到服务业担纲,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从保障民生到创造百姓更加美好生活——面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场“大考”,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勇立潮头的上海,又一次率先突破。
“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上海发展的最重要指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的体现。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上海才能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态度坚决果断。
“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央赋予上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上海要当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上海市市长韩正的讲话掷地有声。
坚定转型,加快转型,科学转型,上海经济发展方式悄然中深刻变化。
质变喜人——
新动力,新结构,新优势
今年前9个月,上海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全国倒数第二。正当外界猜测这个速度会不会使上海“脸上无光”时,上海则欣喜于其背后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质变。
为什么说是开始质变?
增长动力在变——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居第一,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居民消费增长始终超过投资增长;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高于投资增长16.7个百分点。
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一直是中国经济转型努力追求的目标。长远看,依靠加大投资实现高增长,必然会不断增加资源能源的消耗,使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速9.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4.9%。相形之下,上海与8.3%经济增速相伴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产业结构在变——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就业人数占比近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地方财政收入占比70%以上。上海理顺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
有人会问,金融证券是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家政、房地产也都是服务业,拉动上海发展的服务业集中于哪个层面?倘若是房地产业,恐怕没什么值得骄傲。
“上海谋发展,不靠房地产”。房地产价格高企,一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希望大力调控的。在国家发布“限购”等楼市调控政策后,上海率先响应。房地产业占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14.6%回落至目前的7.9%。
上海倚重的,是高端服务业。
一头出自美国华尔街“金融牛”设计者之手的“上海金融牛”雕塑,一年前落户外滩,成为上海新地标。“上海不开市,商品难定价”。上海黄金现货交易额已居全球第一,商品期货交易额全球第二,股票交易额全球第三。英国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影响力,上海升至第五位。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这是中央对上海未来的定位,也是如今的上海日益趋近的现实。
外贸结构在变——外贸出现了有别于全国的“三个大于”。进口大于出口,今年上半年进口增幅高于出口近7个百分点,贸易逆差近115亿元,而同期我国贸易顺差为449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大于货物贸易出口,贡献了全国1/3的服务贸易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大于加工贸易出口,“三来一补”已成旧闻。上海的“三个大于”,恰恰代表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正因这一项项长久追逐、终于开始的质变,“8.3%”成为上海人眼中一个接近理想的速度。
并不慢。
“看到上海经济所呈现的数据组合,我打心眼里高兴。” 上海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张道根掩饰不住心底的欣喜。
乍一看,8.3%的经济增速,横向比全国倒数第二;纵向比,上海曾在1992年到2007年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达12.7%,超过全国两个百分点。何来“不慢”?
衡量快慢,一定要看所处的具体发展阶段。依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如新加坡从10.1%降到5.3%,韩国从9.6%降到5.2%。上海人均GDP在2008年跨过1万美元门槛,2009年、2010年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较全国其他省份抢先一步进入服务业拉动阶段。在此阶段,“8.3%”已是不低、已属不易。
质量佳。
经济增长8.3%,同期财政收入则增长25%,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较“十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能耗进一步下降。经济变“轻”变“绿”,百姓安居乐业,在务实的上海人眼中,这远比纸上的数字高几个点重要得多。
可持续。
上海毕竟仍处于发展期,需要保有一定的速度。但如果速度太快,则可能又回到过去高投资、铺摊子的老路,不仅难以持续,之前的种种努力也可能前功尽弃。而8%的增速,既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又给转型留出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转型发展——
坚定转,加快转,科学转
上海的变化,靠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矢志不渝地坚定转型。
“上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努力已持续数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说,外界或许会由于今年上海经济增速放缓而注意到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事实上,变化绝非朝夕之功。在“十一五”时期,国家就对上海提出了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那时起,“转型”就成为上海第一位的工作。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最重的2009年,上海月度经济增速曾降至负数,但上海依然主动淘汰、转移产值近600亿元的产业。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介绍说,尽管世博会举世瞩目,但上海没有借机铺摊子、上项目,而是反复强调要把筹办世博作为促进上海转型发展的契机,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
坚定的态度,缘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转型的清醒认识。
率先转型既是国家赋予上海的使命,也是上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空间上,上海人多地少,再不转将无地可用;环境承载上,上海2300万的人口已接近承载极限;发展方式上,建立在大投资、大出口基础上的增长模式,在后危机、后工业化、后世博时代难以为继。
上海毅然决然踏上了“二次创业”、坚定转型的征途。
坚定转型,上海遇到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看待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上海主动调低增速预期。“十二五”规划中,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上海市明确,发展已经到了不能再片面追求GDP的阶段,必须闯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
增速目标调低了,转型发展的目标则提高了,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到65%。上海自信不自满,深知虽然先于国内多数城市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但其服务业比重远低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上海转型必须“快马加鞭”。
坚定转,加快转,还要科学转。
如何摆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
转型,是不是光盯着服务业,不要制造业?是不是只要新兴产业,把传统产业都“转”出去?上海清醒地提出,作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承载众多国家级高科技项目的开放前沿,上海不能不要制造业,但所有制造业都必须瞄准“高端”。
新兴产业“不玩概念”,必须占据技术和市场的“双高点”。
纤细如发、坚韧如丝,在人体血管内灵活延伸——上海微创医药公司的“拳头产品”冠脉药物支架系统、颅内动脉支架系统,一研制成功上市就迫使同类进口产品的价格下降一半。平均每两分钟,世界上就有一名患者因使用上海微创医药的产品而获得救治。微创医药所在的张江开发区,如今已汇聚国内外上百家顶级生物制药龙头企业。
传统产业要有“新绝活”,必须是“中国制造的世界一流”。
创造过数十个“中国第一”的上海电气集团,是老产业转型升级的“上海范本”。产业还是那个产业,产品和技术早已跨过好几个台阶。全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气发生器、第一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上海电气,堪称重大装备制造的“国之利器”。
站在上海制造业聚集区——临港产业园,人们会发现,上海不仅保有传统制造业,而且大量集中于重工业领域。只是,“重工业”不等于“傻大黑粗”。核电设备、大飞机、海上深水钻井平台……既是高精尖技术的凝结,又是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转型发展,如何处理好上海和全国的关系?
上海的发展既承载着国家使命,也离不开长三角以及整个中国广阔腹地的支撑。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深知,只有站在全国大局的高度谋划转型,才能在转型中再造新优势。上海要当好“领头羊”,必须做好“服务生”。
虹桥交通枢纽的“智慧问路机”前,指尖轻触,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三维交通系统。2个航站楼、7条高铁、4条高速公路、1条磁浮、城铁、地铁、公交、出租车……想去哪里、有多少种选择,瞬间呈现眼前。上海虹桥,正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实现了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一小时连接”,为长三角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承载平台。
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常常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上海是全国的上海,率先转型意味着主动担当。
“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发改委给上海确定了综合能耗再下降18%的指标。不少人为上海捏把汗:综合能耗已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还有降耗空间吗?上海市态度坚定,“要像挤湿毛巾中的水一样压能耗”。作为上海的用能大户,宝钢不论产品品质还是能耗水平,都已是国际最先进。如何落实国家的要求?宝钢没犹豫,在钢价一路攀升的行情中,他们果断压缩了大量产能。
创新驱动——
靠改革,靠引导,靠人才
24岁时,姚欣开发的一款软件获得了专利认证,他立刻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注册了自己的企业PPLIVE。7年后,其旗下的PPTV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用户最多的网络电视新媒体,最近刚刚获得境外风投机构数亿美元投资。
为何选择上海?“因为上海离钱最近。”姚欣坦率的言语道出了上海对创业者的吸引力。
不过,他或许不知道,资本不会自动而源源不断地到上海汇聚,上海为之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备受关注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今年在上海率先启动。这一政策的破冰意味着为外商投资机构在中国直接投资打开了一条新通道,境外大量活跃的资金对接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直通车”。
类似的先行先试、突破“禁区”的改革,在上海屡见不鲜。近年来,上海先后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沪外资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等金融创新业务,推出了中期票据、股指期货等大批金融创新产品。一项项创新之举,使上海市场环境更加完善、更加开阔。
率先转型靠什么驱动?上海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优势在创新,转型的动力在创新,未来的希望更在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让上海再次腾飞。
上海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为转型“保驾护航”。
服务业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上海继闸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后,又将于明年1月1日在全国首尝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为服务业进一步减负增效。这项改革距正式启动还有一段时间,已吸引了众多新型服务企业的目光。
“唯GDP”的取向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GDP考核都是悬在基层政府头上的一把利剑:追求GDP,经济发展可能难保质量;摒弃GDP,年终考核排名靠后又可能影响干部升迁。对此,上海果断取消了对区县委局的GDP考核,新的评价考核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注重环境和民生的改善。
如何让基层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上海在财税机制方面做出了全新安排。对那些与服务业和制造业关联度高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提高区县财政分成比例;与土地、房地产直接相关的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种,降低区县财政分成比例。这一增一减,让基层政府的“房地产热情”迅速降温。
改革创新,上海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衡量市场化水平,上海有两个独特指标:行政收费多不多?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大不大?
行政收费多,加重企业负担,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上海提出,要做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2009年以来,全市清理126项行政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200多亿元。目前,上海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不到4%,其中地方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企业天天和政府“粘”在一起,不可能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在上海陆家嘴,流传着“十亿元吃顿饭、一亿元转一转”的说法。辖区企业年缴税超10亿元,政府会在年底宴请一次;超过1亿元,政府有关部门会上门调研一次,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困难。有些初到上海的企业刚开始会感到“被冷落”,但时日久了,更多的企业感到了“轻松”——需要时,政府现身;不需要时,政府隐身。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首席营销官陈恳说,“政府工作人员来公司只调研不吃饭,这与我们原来的想象很不一样。”他坦言,虽然陆家嘴的写字楼租金贵一些,但因为政府的高效,企业综合成本大大降低。
体制机制创新,体现在点点滴滴。“把创新意识真正融入到方方面面,就会发现创新的空间很大很大。” 上海张江集团总经理丁磊说。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也是转型的关键。张江高科技园区每年会评出20名高端人才予以特殊鼓励。什么样的人才算“高端”?传统办法看学历、看职称、请专家评审,今年张江大胆改革,请园区100家创新型企业的总经理提名100位候选人,然后共同评出企业家眼中的20位高端人才。这种最贴近市场的评选方式,立刻受到园区企业欢迎,一些没有高学历、没有留过学,甚至从事技术工种的人才,首次出现在张江的高端人才榜单上。
民生为本——
住有居,老有养,病有医
上海转型的历程中,有一个独特的“慢”与“快”的变奏:经济的增速放慢了,改善民生的步伐却明显加快。
“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是为了百姓有更好的生活。我们讲经济质量,讲转型发展,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民生,持续地改善民生。”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种场合这样强调。
转型调整中,上海处处把“百姓得实惠”放在重要位置。
“我在徐汇区生活了40多年,今年看黄浦江不用去外滩了,在我们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黄浦江美景。”徐汇区老居民周坚说。
徐汇区沿黄浦江有11公里岸线,过去码头、企业在江边扎堆,一道道高墙把黄浦江挡在视线之外。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徐汇沿岸的码头渐渐失去原有功能,沿江岸线该怎样调整?许多房地产商和企业希望从中获得机会。但徐汇的决策者最终作出决定:还水于民,还景于民。
过去的工业区,今天的景观带。2009年底,徐汇滨江绿化带建设工程启动,目前一期3.6公里长的景观区已经完成,成为浦西仅有的沿江公共绿地,也是目前市中心区惟一可以平视江面的景观带。步行道上,老外在跑步,孩子在骑车,还有社区居民在锻炼……
民生为本,上海着力化解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
“蜗居”是青年人对上海高房价的生动刻画。上海市主要领导对此毫不回避,甚至在全市的干部会议上推荐大家观看电视剧《蜗居》,以体验普通群众的住房困难。
2009年初,是上海经济增长最为困难的时候,就在这样的境况下,上海一揽子推出有针对性的住房保障综合措施,包括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土地供给量等。当年,保障房建设总量达到2000万平方米。此后,上海又相继推出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措施。2011年,上海兑现了1500万平方米保障房的承诺。“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间)。
上海的旧区改造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北新泾五村,是上海上世纪80年代的动迁安置房小区,居住的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和城中心的居民。30年过去,有实力的人搬走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和外来租房户。年久失修的小区,破破烂烂,违章搭建严重。
2009年,北新泾五村的旧区改造成为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当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区委书记卞百平一大早就来到五村,亲自主持开工仪式。一年间,五村26幢居民楼全部进行了整改,居民概括为“穿衣戴帽换胆改水”——所有建筑重新粉刷外墙,屋顶平改坡,每幢楼每户人家重新更换了水管,屋顶的水箱升级换代。2010年,还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卞百平再到五村,还是那个小区那些居民,面貌已焕然一新。“原来,这里每平方米一万元也没有人来看房,现在有人出价每平方米两万元我们也不卖了。”小区居民这样说。
单纯看百姓收入及保障水平,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论是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还是医保起付线、企业职工养老金,上海都高出绝大多数省市。但是,上海强调,特大型城市百姓安居乐业支出多,让群众生活更幸福更要加倍用心聚力。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0%,率先进入老龄社会的上海,如何让老人真正感到“老有所依”?上海构建起一个完善而发达的扶老助老服务系统。在上海的许多社区,60岁以上老人如果选择居家养老,居委会会提供工人或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服务,一个老人可以有两个志愿者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陪同洗澡,帮助打扫卫生等,无法自理的老人还可以享受送餐服务。倘若老人感到孤独,还可到日间老年服务中心“找乐”,在这里,老人可以上网、看书,也可以免费看病,免费洗澡。
新变化,新阶段,新起点。
改革开放30年,上海一次次以勇气和智慧闯关夺隘。
如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海清醒而坚定,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许殷殷,华风猎猎,黄浦江畔,尽是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