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幅恢宏壮丽的人才发展蓝图已经徐徐展开,正在奏响新一曲迈向人才强国的时代强音。
一支浩浩荡荡的亿万人才大军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谱写人才强国新篇章。
2011年,人才工作加快发展、加力创新、成效显著,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对人才工作实际成效的评价比上年提高2.98分,在10项可比较单项中增幅最高。
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是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引下,我国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的新阶段——
一树繁花春似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回眸“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科学人才观指引下,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才优先发展格局初步确立。中央财政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新增经费预算1066亿元;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人才工作专项经费89.7亿元。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十二五”主题主线,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
目前,我国共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约1万人,“千人计划”专家1600多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000多人……
——这一年,全国人才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向纵深推进。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8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23个规划20个陆续出台。全国31个省份、15个副省级城市和83%的地级市、58%的县(市、区)出台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强国战略从人才强省向人才强市、人才强校、人才强企落实。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制定人才强市战略,不少省市对人才强县作出专门部署。
——这一年,重大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千人计划”拓展延伸。国家12项重大人才工程全面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工程子项目陆续启动。各省区市启动实施人才工程307项,地市启动实施2380多项。
目前,“千人计划”形成包括创新人才、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外国专家、顶尖人才和人文社科等子项目在内的引才体系,3年累计引进2263人。29个省份及东部经济较发达市县实施各自海外人才引进计划,2009年以来累计引进海外人才2万多人。
——这一年,一批重大人才政策相继出台,人才特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10大人才政策,已出台具体政策168项。
各省份出台配套政策378项。中央和国家机关15个部委与各省区市出台配套政策378项。中央和国家机关15个部委与北京市联合下发意见,支持中关村人才特区先行先试。
——这一年,继续做好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服务科学发展。目前中央联系专家4400多名,地方联系专家超过9万名。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邀请90位优秀党员专家到井冈山学习考察,在井冈山、延安举办院士专家理论研讨班和“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培训班。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单位联合组织230名院士专家到福建、辽宁等6省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等人才服务西部计划深入实施,去年新选派146名博士参加博士服务团,资助西部优秀中青年人才254名。
小康大业,人才为重。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星璀璨的新局面在神州大地上已然展现。
人人皆可成才,彰显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实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努力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
年初,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焦三牛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舆论热点。前后两个多月的舆论争议,现在渐渐复归平静,一些人从起初的不理解逐步转向理解,认可和赞成最终成为主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渐成选拔人才的强音。
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各地区各部门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福建福州市积极促成科技园区、软件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在榕高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以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办学,培养一批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宁夏固原市实施“六盘英才”培养基地建设、“科技六盘”专业技术人才、“人文六盘”文化艺术人才、“绿色六盘”农村实用人才、“和谐六盘”社会工作人才等12项人才培养工程,推动本地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建立人才工作站,逐步形成加强大学生“村官”选拔、管理、考核、服务、发展的基层人才队伍培养选拔的长效机制,6年来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152人,全部分配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成为农村基层人才的培养摇篮。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杨栎3年前刚到三涧堡街道曹家村时,由于不会干农活,被村里人瞧不起。后来,村支书丁玉枝听说他是学应用化学的,村里有个沼气池一年多没点着火,就决定试试他。杨栎接到任务后,花了两三个月,通过反复试验,摸索配料的比例,终于使沼气池点着了火。这下子村里人直夸:这小伙子还真有点能耐……
杰出的人才往往来自大众。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才能不断涌现出杰出人才。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强调要以实践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得到了全社会广泛认同。
山东建立“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省市县和企业层层选拔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技能拔尖人才,命名为各级首席技师。广泛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创新竞赛活动,不断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2004年以来,每年组织省级竞赛,涉及机械制造、船舶、建筑等支柱行业,每年参赛职工超过100万人。
吉林着力改变过分注重论文的人才评价导向。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制定应用开发业绩与学术研究成果并重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标准,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引导人才到经济发展一线干事创业。
事业召唤人才,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时势造就人才,让每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发展空间。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遵循系统培养开发人才的规律,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江山代有才人出”
新春伊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着手谋划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他们正在研究制定专门文件,进一步理顺我国人才工作中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党和国家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创造良好环境。
春节刚过,南京市颁布9条科技新政,力推科技人员走出“围墙”创新创业。这9条科技新政由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颁布,在鼓励推动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在职创业,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给予真金白银的激励等方面,拿出了在全国范围内极具突破性和吸引力的举措。
本着“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原则,9条科技新政给科技人员创业“松绑”。包括“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的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等政策措施。
科技新政即人才新政,生动显示着南京市为充分释放人才创业创优活力,探索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轨迹。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生生不息,创新不已。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转型升级,人才为基。
各地区各部门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新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10项重大人才政策为重点,通过政策突破带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
——促进人才投资优先,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降低实施股权激励的门槛条件,增强激励政策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印发《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
——促进人才发展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等。
在中央层面政策创新示范带动下,各地区各部门立足实际,探索制定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走进北京中关村,人才竞相创新创业的热潮扑面而来。“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国家级人才特区,开始有了初步模样。
北京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代理式”、“一站式”服务,派出专员办理医疗、住房等服务问题。2011年11月,位于北京科技大学的“高端领军人才创业基地”正式揭牌,首批吸引云计算、节能环保等领域的10家企业入驻,拓宽了人才事业平台。北京市已经首批启用6045套人才公寓,为人才特区高端人才解决安居条件。
天津构建引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海外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和引进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并启用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用人单位和引进人才解决工作关系转接、落户、医疗等实际问题。
回顾既往,豪情满怀。瞻望前程,信心百倍。
纵目神州,人才事业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又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才春天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