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甘肃省属监管企业2016年1-12月份 经营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甘肃国资委
2017-01-25
打印

2016年1-12月份,甘肃省属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66.45亿元,同比下降3.1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5.25亿元,同比转亏为盈;已交税费总额149.91亿元,同比下降3.55%。

2016年,甘肃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深化改革、突出创新引领、突出补齐短板,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着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大力推动省属企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经济运行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年盈利35.25亿元,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2016年经济运行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全面开展止滑稳增提质增效攻坚行动,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一是为遏制省属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态势、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甘肃国资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省属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方案(2016-2017年)》,制定了7个方面39项攻坚措施和5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明确了2016年恢复性增长、2017年稳步增长的省属企业效益增长目标。二是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明确了亏损额和亏损面每年分别下降50%、3年全部扭亏的刚性目标。找准重点环节和薄弱领域发力攻坚,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明确全年成本费用压缩目标,建立省属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动态监测机制,深入开展行业对标管理,实行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三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企业从低端同质化竞争向中高端差异化发展转变,取得了明显效果。酒钢集团进一步完善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周边难选矿开发利用技术攻关,实现吨铁精矿成本与外购资源建立200-400元优势,吨钢成本从去年的3550元下降到3000元以下;金川集团改变过去产品高价状态下的粗放管理和惯性思维,全方位对标管理,暂停低品位高成本采矿区域生产,抓市场波动,降低精矿原料采购成本,使吨镍生产成本从8.5万元降到6万元以下;窑煤、靖煤两户煤炭企业调整生产组织方式,采取灵活工时、转岗、协议离岗放假、全员随市场降薪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并创造条件尽早尽快关停低效无效矿井,窑煤吨煤累计平均成本从280元下降到210元,靖煤吨煤累计平均成本从210元下降到180元。

(二)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属监管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部署要求,推进酒钢集团、窑煤集团、靖煤集团3户企业加快化解过剩产能,2016年完成了酒钢集团100万吨铁产能和140万吨钢产能、窑煤集团30万吨煤炭产能化解,提前2个月完成了省属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共分流安置人员4623人,争取国家专项奖补资金30011万元。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窑煤集团从亏损大户自9月份开始实现盈利。二是积极推进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移交。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矛盾最为突出的窑煤集团、靖煤集团、酒钢集团3户企业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省属国有企业剥离移交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补助,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批6户企业国家财政补助资金申报,财政部预拨的18.95亿元补助资金已到位。三是积极推进“僵尸”、“空壳”企业出清,排查确定了省属企业所属的54户“空壳”企业和70户“僵尸”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拟定了“注销合并一批、并购重组一批、托管经营一批、扶持发展一批、破产清算一批”工作思路和分类处置实施方案。

(三)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取得实效。

加快实施跨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强开放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11月24日,酒钢集团牙买加氧化铝项目顺利举行管理权交割、复产启动仪式,预计2017年7月将满负荷投产运行。白银公司秘鲁多金属尾矿项目目前已进入试车阶段,预计2017年1月试生产。金川集团印尼红土镍矿项目、白银集团哈萨克斯坦30万吨铜冶炼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省(市)企业与重点国别重点项目对接组织工作计划,省建投集团加纳工业园区、八冶集团和祁连山水泥集团吉尔吉斯斯坦水泥项目、金川公司白俄罗斯工业园塑料管材项目、西北永新吉尔吉斯斯坦中医中药项目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顺利推进,初步探索建立了“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优势互补、打捆投资”的国际产能合作机制。

(四)突出资本运营,实现国有股权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倍增效应。

一是积极推进资本运作。加快整合重组步伐。发挥甘肃国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功能,通过国有股权划转、交叉持股等方式,完成了对兰州电机、三毛集团的重组;通过股权回购、债转股,实现了以甘肃国投为平台,对省属3户电子电气制造企业的整合;以股权出资方式,组建了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对3户煤炭企业的重组整合;将长城电工集团改组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9户破产存续企业和改制留存企业进行整合重组。2016年,省属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13户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28户企业纳入上市后备库,1户企业在主板上市,1户企业在创业板上市,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截止2016年末,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达10户;省属企业及所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达260户,占比达32.18%。二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通过整体改制、分拆改制、分立改制、联合改制等多种形式实现上市。11月30日,白银公司IPO发行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陇神戎发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96亿元;华龙证券、金川新材料、西部重工已在新三板挂牌,24户省属企业进入新三板培育;兰石重装通过增发募集资金12.3亿元;金川新材料、华龙期货、华龙证券在新三板增发,分别募资1亿元、4.07亿元和96亿元;长风电子出资2.7亿元完成股权回购;省公航旅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发行5亿美元债券,这是甘肃本地企业首次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

二、省属监管企业各主要业务板块运行情况

工业板块:先抑后扬、趋稳向好。16年上半年,受大环境影响,省属工业企业主导产品价格持续低位振荡,导致工业生产一直在低位徘徊,工业总产值同比大幅下降,利润总额连续亏损,情况十分严峻。各省属企业积极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主要产品成本较上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进入三季度,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内市场供需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钢铁、有色、煤炭、水泥价格环比价格出现了较大回升,各省属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奋发有为,全力冲刺,工业总产值增速逐月回升,利润总额扭亏为盈,大幅增利。冶金有色行业2016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快速上行走势,钢材、原铝、铅、锌产品平均价格同比涨幅均大幅增长,截止2016年末,酒钢集团累计盈利20.35亿,同比增利108.81亿元。盈利能力在全国35家500万吨大中型钢企中由第35位提升至第4位,西北地区排名重夺第1名。装备制造行业总体运行趋稳,经济效益好于预期。兰石集团装备制造板块新增订单101.3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

建筑安装业板块:经营势头总体良好,经济效益好于上年。甘肃建投新签订单额654亿元,同比增长32.0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3.62亿元,连续第五次荣膺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308位。

投融资板块:平台作用发挥明显。7户投资类企业,2016年直接融资232.2亿元。公航旅集团成功境外发债5亿美元,电投集团境外发债3亿欧元已通过审批。省国投集团通过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等规模融资有效解决部分省属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通过过桥贷款、租赁融资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累计为省属企业提供各类贷款担保182.7亿元、直接借款34亿元、过桥贷款26亿元。

服务业板块:重点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16年,省民航机场集团累计完成运输起降10.66万架次,同比增长30.81%;旅客吞吐量1235万人次,同比增长34.61%;货邮吞吐量6.19万吨,同比增长17.94%。兰州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正式迈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

三、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产品产量及经营业务量完成情况

2016年累计生产:钢材535.51万吨,同比下降26.70%;镍14.32万吨,同比下降6.5%;铜87.52万吨,同比下降5.28%;铅1.76万吨,同比下降17.51%;锌25.21万吨,同比下降1.22%;电解铝142.58万吨,同比增长8.55%;原煤1702.88万吨,同比下降7.11%;水泥2176万吨,同比增长1.1%;尿素27.32万吨,同比下降49.03%;发电量342.8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2.38亿元,同比增长15.31%。

(二)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12月份,省属监管工业企业及甘肃农垦、甘肃电投、甘肃国投、新业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55.13亿元,环比下降5.47%。

2016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761.41亿元,同比下降16.42%。其中,3户企业增长,1户基本持平、11户企业下降。增长的企业:兰石集团增长19.75%、长风集团增长7.11%。下降较多的企业有:酒钢集团下降37.80%、甘肃国投下降39.70%、新业公司下降57.12%。

(三)产品价格变动情况。2016年,10种主要产品累计平均价格“4增6降”,钢材同比增长23.42%,锌同比增长10.09%,铅同比增长10.98%,原铝价格同比增长3.36,其他产品价格全部下跌,其中镍同比下降15.46%,窑煤集团原煤同比下降9.30%,铜同比下降8.9%。12月份价格环比“9增1降”,其中钢材价格上涨17.62%,窑煤原煤价格上涨15.87%,有色金属原铝价格环比下跌8.14,其余4种产品均有不同程度涨幅。

(四)主要产品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酒钢集团原铝、祁连山水泥销量同比增长,窑煤集团原煤销量持平,其余产品销量下降。

(五)产成品库存变化情况。截止2016年末,产成品库存为201.94亿元,同比增长17.38%。

主要工业产品库存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金川公司铜、铅、窑煤集团原煤、祁连山建材水泥5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余产品库存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金川公司镍库存同比下降77.11%,酒钢集团钢材下降29.94%、原铝库存下降7.28%。

(六)主要产品成本变化情况。12月份主要产品成本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除窑煤集团原煤成本外,已基本完成降成本目标。但本月受原、燃料及物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环比出现回升。

四、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一)营业收入

12月份,34户省属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4.74亿元,环比增长13.92%。

2016年,34户省属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66.45亿元,同比下降3.17%。15户增长,16户下降。

(二)利润总额

12月份实现利润总额2.91亿元,环比增长90.50%。

2016年,34户省属监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25亿元,同比增利181.58亿元。

(三)上缴税费

12月份34户省属监管企业上缴税费总额12.72亿元,环比增长39.33%。

2016年,34户省属监管企业已缴税费总额149.91亿元,同比下降3.55%。

五、成本费用及应收账款情况

2016年,34户省属监管企业成本费用4872.62亿元,同比下降5.90%。其中,营业成本4553.89亿元,同比下降5.83%;销售费用39.73亿元,同比下降13.88%;管理费用116.03亿元,同比下降0.16%;财务费用142.46亿元,同比下降5.07%。

截止12月底,应收账款406.02亿元,同比增长23.67%。

六、收入分配情况

2016年,发放职工薪酬165.91亿元,同比下降2.86%,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6.65亿元,同比下降3.23%。

七、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6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60亿元,同比下降5.88%。

八、生产经营形势研判

2016年国内经济整体而言还是处于温和复苏的阶段,随着投资需求的进一步回稳,经济发展持续进入新常态,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动手较早的企业,开始企稳向好,有的甚至较为乐观,对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信心更足了,但也有个别企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亏损较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据此判断,经济增长大体平稳,结构更趋平衡,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将会逐步有所改善。但是也要看到,省属企业多处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回旋余地小,抵御经济下行的能力较弱。省属国有企业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预计在2017年,省属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将继续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分行业看:钢铁行业持续震荡上行,但受主要原、燃料价格持续高涨,运力紧张,物流成本高企等因素带动,价格上涨的基础较为薄弱。2017年,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主要手段,用钢需求不会减少,随着钢铁去产能继续推进,在线产能的压减和地条钢的整肃,将有利产业持续朝正向发展。初步研判2017年钢材市场环境好于2016年。

有色行业,镍从今年整体行情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上半年区间震荡筑底,基本面持续好转,具备了上涨动力,加之矿端菲律宾的炒作驱动(2016年7月8日,全球头号镍矿石供应国菲律宾启动环保审查,关停超20座矿场,其中多数为镍矿),在扎实了底部后镍进入了上涨通道中。第二阶段是蓄力上行。到了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镍价再次冲高,截止2016年12月,镍最高涨幅为37.23%。分析原因,主要是供需发生了重大转折,镍的供需也由供应过剩变为短缺,这是镍价上行的根本支撑;2017年,在基本面不变的前提下,去库存速度成为镍价能否快速上行的关键因素。从中短期来看,镍矿供应短缺以及下游消费支撑,镍价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而后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整体对2017年镍价走势偏乐观。

铜价格相较于其他基本金属,前10个月以小幅震荡为主,11月,受美国大选事件影响,美元下跌至年内新低,而之前预期的12月美联储加息不确定性增加,提振了有色市场,从而带动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2017年从整体看铜价仍不乐观,国内铜市场供需过剩形势并未明显好转,预计价格呈宽幅横盘整理态势。

铝价格1-4月快速上涨,5-8月调整震荡。9-11月铝价又进入了一轮快速的拉涨,年末淡季,需求下降,铝价开始回落。2016年度铝价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供给侧改革铝产能减产见成效;二是原料动力煤和氧化铝的价格大幅上涨,使得铝的价格大幅上调;三是美国总统大选的黑天鹅事件导致铝价大幅飙升。预计2017年,电解铝行业随着复产累计效应显现,市场供需压力平衡,铝价难以维持持续上行态势,价格企稳,窄幅震荡。

铅、锌价格2016年大幅上涨,11月份创近年新高,年末有小幅回调。2017年铅、锌基本面较好,预计价格走势以高位震荡为主,但受国家环保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影响,可能对铅、锌生产及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煤炭行业随着先进产能不断释放,主力煤矿增加产量和销售量,铁路部门加快发运步伐,煤炭进港量保持增加态势,国内煤炭市场供需逐渐趋向宽松。尤其临近春节,部分工业企业陆续停产放假,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均会出现下降,电煤需求减弱,市场疲软态势将出现,煤价或将小幅下跌。2017年,随着国家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产业,促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重,煤炭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不断加大。

九、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2016年省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工作中,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

一是省属企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偏“重”,80%以上的省级国有资本集中在传统能源原材料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产品结构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主要提供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能源原材料产品,34户省属企业新产品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1%。国有资本布局偏“散”,点多线长面广,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低,同质化发展严重,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是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截止到2016年末,34户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9176.11亿元,同比增长了5.73%,负债总额6010.01亿元,同比增长5.18%,资产负债率65.50%。34户企业中,资产负债率超过90%的有3户企业,80-90%的有7户企业,特别是个别大型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存在较大债务风险。

三是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负担沉重。34户省属企业中,有28户承担着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以及医疗、教育、消防、市政、社区及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办社会职能,涉及在册职工17900人、资产90.7亿元,企业每年需补贴各种费用16.2亿元。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在3户企业试点的同时,积极推进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但由于受资金缺口大等因素制约,推进比较缓慢,企业办社会职能负担仍然沉重。

四是安全生产要警钟长鸣。要深刻汲取“8.16”酒钢西沟矿重大火灾事故和国内一些地方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工作上万般谨慎、效果上百无一漏。把安全生产与经济运行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全力以赴做好省属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防范和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三下降”。

十、重要事项说明

因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甘肃国资委暂不披露该公司相关经济运行信息。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