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张崇峰:16年只为太空那一“吻”

来源:宣传工作局
2016-01-28
打印

张崇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历时十六年,张崇峰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成功突破交会对接机构研制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地面模拟试验系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六年的坚守,一千多次地面对接试验,六百余次分离试验,换来了六次完美的“天神”相拥,张崇峰和他的团队用执着、智慧和心血在太空中书写下了中国“智”造的壮丽篇章,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颁奖辞】

16年隐忍与付出的背后,是以国为重、勇于担当的航天品质,助推成功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与古老民族更多更美的期盼。虽然没有出征苍穹,但你和你的团队依然将足迹镌刻在辽阔而深邃的星空。

 

人物名片:张崇峰,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科技委常委。先后担任863 专家委空间实验室论证组成员、集团公司科技委航天器总体技术专业组成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团队代表人物),集团公司航天功勋奖等荣誉。

2011年11月3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坐在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前,亲眼目睹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那一刻,他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放松。16年了,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都得到了最好回报。那一晚,张崇峰睡得特别香,似乎在漫长的16年里他从没睡过这么好的觉,所有的辛苦在那一晚都得到了补偿。

从学者到工程精英的华丽转身

1993年,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博士的张崇峰,获得去俄罗斯进修半年、系统学习航天器总体设计的机会。在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张崇峰看到了联盟号飞船的返回舱,开始接触对接机构。

那时,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刚刚起步,上海航天迅速捕捉到了其中的战略信息,与哈工大合作开展了对接机构课题研究。当805所的领导向张崇峰发出邀请,希望他加盟对接机构团队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1996年,张崇峰来到805所,迅速从学者转变为一名工程精英。

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必须突破和掌握的。于是,张崇峰带领研制团队,开始了对接机构工程阶段的研制、试验工作。他们对标国际先进,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研制能与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这种对接机构适应性强、承载能力大,便于航天员在不同飞行器之间自如进出,但与之相应的是重量大、对接初始条件要求严格、构造复杂。

为了将方案论证清楚,张崇峰带领研制团队搜集和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资料装满了整整十个大箱子,他们在字里行间筛选点滴可用的信息。通过一轮轮的评审和质询,国家最终采纳了他们的方案。

作为技术负责人,张崇峰提出了系统参数设计优化模型,解决了系统方案、动力学建模等关键问题,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接机构关键技术攻关,研制出了空间对接机构正样产品。他还参与研制了国际首创的十自由度气浮式对接缓冲试验台、六自由度对接综合试验台、热真空对接试验台和对接机构整机特性测试台等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型地面试验设备。

“事情没做‘透’,自己就放心不下”

在十多年的工作中,张崇峰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由他“领衔”研制的飞行器对接机构装置、空间对接机构缓冲试验台均获国防专利。

作为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自承担任务以来,天天都如履薄冰,他坦言:“如果事情没做‘透’,自己就放心不下”。为了解决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问题,他经常要在上海、北京和发射场之间来回奔波。

2010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对接机构捕获缓冲试验已接近尾声。突然,捕获传感器信号异常。这种故障出现的概率为千分之一,对首次交会对接没有影响。“失败就是差一点点成功,成功就是差一点点失败”这句话始终警醒着张崇峰。他立即组织归零,直到除夕晚上6点多才离开单位。当天儿子发着高烧,他们一家就在朋友家吃了顿年夜饭。大年初二,他又和大家全身心扑在了技术攻关上。经过九天九夜的奋战,他们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消除了这千分之一的隐患。

“敬业执著成就“太空之吻”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张崇峰特别欣赏这句话。循着他16年的航天工作轨迹,不少人会发现他就是在用这种执著诠释成功的内涵,折射出航天人的敬业精神和专家风范。

在509所做热真空试验时,为了得到第一次试验数据,张崇峰一直在试验室等到凌晨4点钟,当看到数据完全符合要求时,他才兴奋地回到办公室。第二天,他还要在办公室继续忙碌。

张崇峰撰写过100多页的交会对接立项论证报告,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也就是这样沉下心,一字一句地斟酌,完成了对接方案的报告。在当时国防科工委汇报会上,他用3个小时介绍了这份对接方案报告后,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认可。在这次会议上,方案报告一次通过,交会对接顺利立项。

为了工作,张崇峰经常出差和加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经常突发头痛。妻子总会在他身边支持他并安排好家里的一切。2005年,张崇峰的妻子在荷兰拿到硕士学位,正准备攻读博士,而张崇峰的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刻。妻子毅然放弃了攻读博士的机会,一个人带着六岁的孩子,支持丈夫完成他所执著的事业。

和妻子一同散步是张崇峰最快乐的事情,从家里出来,随便朝着一个方向走上半个小时,心情便能得到放松。由于经常加班和出差,张崇峰很少和家人一起吃饭,一有机会,他就自己动手做饭。用面包机发面做比萨,他会加进去超多馅料,这让儿子非常喜欢,经常要爸爸做给他吃,可惜张崇峰在家里时间太少,一共也没做过几次。

太空一吻,见证了16年的风雨兼程和执著坚守。回首攻关岁月,张崇峰深深地体会到:成功是汗水和泪水的交融,是智慧和心血的凝结,是力量和信心的象征,也是航天人执著的追求!

 

 

  16年隐忍与付出的背后,是以国为重、勇于担当的航天品质,助推成功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与古老民族更多更美的期盼。虽然没有出征苍穹,但你和你的团队依然将足迹镌刻在辽阔而深邃的星空。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