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正在布局更多的高铁、高速公路,以及密如蛛网的城市地下交通设施。这些工程往往离不开隧道作业。
盾构机,正是人们地下行进、穿山越海的神兵利器。这是一种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直径大则十几米,小则两三米,全长可达三四百米,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庞大的外表之下,是两万多个精密零件。要造出这样一台设备,难度极大——九十年代,中国所用的绝大多数盾构机还依赖进口。
为打破这一局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所属的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一批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奋战,终于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生产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彻底结束了洋品牌一统中国市场的被动局面。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时,专程视察了中铁装备。
习总书记在充分肯定中铁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出了全新要求:“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装备制造业这个基础必须打牢。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还是技术创新”,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日前,中铁装备董事长、党委书记谭顺辉接受《国资报告》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年来,中铁装备积极践行习总书记视察公司时提出的“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不断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在创新产品研发、提升服务质量、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获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截至2016年底,中铁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世界排名第二。与2013年比,新签合同额增长203%,营业额增长185%,利润增长106%。
攻坚克难,获总书记重视
1982年参加工作的中铁装备原董事长李建斌目前已调任中铁高新工业总经理。不过,中国盾构机的故事还要从他讲起。
1997年,李建斌所在的中铁隧道集团参与打通西康铁路秦岭隧道。为缩短工期,企业从德国采购了两台硬岩掘进机。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隧道施工中使用大型盾构机。在现场的李建斌大吃一惊:效率较传统方式高出3-5倍,也创造了全国铁路隧道施工速度的最高记录。自此,中国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口各种型号的盾构机。
但是,花了大把钱,并没有买来外国厂家的笑脸。在价格谈判、售后服务过程中,当时的中国人全面处于被动地位。
2001年,外方提出,要把一台旧盾构机按照新盾构的价格出售,并且对配件进行加价100%。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自己造不来,条件再苛刻也会接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有志气的中国人萌发了“造中国人的盾构”的梦想。2001年,盾构关键技术被列入“863”计划。2002年,中铁成立了18人组成的盾构机项目研发团队,牵头人正是李建斌。
“当时不仅外国人不相信我们,很多国人对我们也缺乏信心”。研发过程中,李建斌及其团队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关键部位如何设计,刀具如何布置,主控系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为了看懂主控系统工作原理,时任中铁装备电气工程师的蒲晓波在里边一待就是三天两夜。
2008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中国中铁1号”盾构在河南新乡下线。这台设备在天津的初次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这台机器的施工标段是施工难度最大的,地表以上是渤海大楼、张学良故居、瓷房子等组成的历史文化街区。但实际沉降控制到了3毫米以内,在所有的机器中表现最好。
谭顺辉说,正是这次实战,拉开了中国设备收复国内市场的大幕,也让中国中铁下定决心,将盾构业务从中铁隧道公司中剥离出来,集中全集团的优势资源,组建了中铁装备。
中铁装备崛起的速度近乎奇迹:2008年第一台产品正式下线;2010年,已占据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如今,国内市场份额稳定在60%以上。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中铁装备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是中铁装备的立企之本。”谭顺辉说,中国中铁丰富的盾构施工经验,遍布全国各地的隧道工程,为中铁装备盾构研发制造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在我国,习惯上将软土地层作业的隧道掘进机称为盾构机,将用于岩石地层的称为TBM。“如果一个装备制造商只具备盾构机的生产能力,而生产不出TBM,说明它还不够强。”中铁装备设研总院副院长贺飞说。
2011年,中铁装备成立了TBM项目组,进行硬岩掘进机的设计研发。2014年1月,吉林引松供水工程TBM施工向全球公开招标。为了拿到这笔订单,李建斌和中铁装备时任总经理谭顺辉等多次前往吉林与业主沟通。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最终,中铁装备战胜海瑞克、罗宾斯等国际巨头,顺利拿到了订单。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进口设备往往水土不服。对此,中铁装备针对不同地质,研发了多种刀具。“不能用切肉的刀去劈柴,相反,也不能用劈柴的刀去切肉。”李建斌说,正是基于这种“创造市场、引领需求”的理念,中铁装备生产的五百多台盾构(TBM)无一相同。
持续的创新和丰硕的成果,让中铁装备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视察中铁装备时表示,对于中铁工程装备及其产品“早有耳闻”,对他们攻克科研难题、突破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壁垒的自主创新给予肯定。
谭顺辉对《国资报告》记者表示,在总书记的鼓励下,这三年中铁装备进一步加大了对创新的投入,成果更加丰硕:三年来,国内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面世、国内首台硬岩泥水顶管机诞生、国内首批双护盾TBM出生、世界最小直径硬岩TBM呱呱坠地、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下线……
“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个别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 对于中铁装备的技术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如是评价。
制造+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由于作业环境特殊,盾构产品对质量有着很高要求,对售后服务的需求也格外强烈。
包括谭顺辉在内的中铁装备人,对当年经历过的洋盾构“服务”记忆犹新:从外国企业的维修人员踏出家门开始,就要计算服务时间;每天只工作八小时;住宿必须是五星级宾馆;要吃牛排;每天中午要游泳——为此,工地上专门为此修建了游泳池;维修时,中国人不能在现场。就这样,还不保证一定能解决问题。
因此,中铁装备自成立之日起,就意识到良好的服务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把增值服务作为企业的一项主要业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中铁装备进一步加大了对服务板块的重视程度。
目前,中铁装备在全国成立了7个服务中心,组建了6个区域合作联盟,提供设计咨询、技术培训、配件供应、设备维修、掘进分包和再制造等服务。
记者在中铁装备监控室看到,大屏幕上实时显现出世界各地中铁装备盾构产品的工作情况,每一台盾构机在地下掘进的进度、方向等参数都尽在掌握。
“前些天,我们发现南宁的一台盾构机在掘进中偏离了30毫米,设备预警后,我们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并帮助他们重新调整到位。”谭顺辉告诉记者。
盾构机也好,TBM也好,往往在更换作业地点后,会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症状。为了改善业主的使用体验,中铁装备广泛开展了再制造业务。
2016年8月29日,由中铁装备集团改造的“中铁R73号”盾构机,在越南Dong Nai省Bien Hoa市成功下线。该设备是维尔特公司生产的一台敞开式TBM,原用于意大利Todini项目,再制造完成后将用于位于越南中部的一项工程。中铁装备出色完成了刀盘改造任务,并获得了该设备的整机再制造业务。
目前,中铁装备服务类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近40%,服务创造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30%。“制造+服务,我们现在是双轮驱动发展。”谭顺辉说。
加强和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中铁装备通过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谭顺辉介绍说,中铁装备积极对标世界第一品牌――德国海瑞克,一方面推进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可靠性。另一方面推广纠错技术,促进产品持续改进。“盾构一次性交验合格率持续提升,已达到100%”。
塑造新品牌,打造国际一流企业
中铁装备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三步走的梦想:“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造中国最好的盾构,造国际一流的盾构”。
最初,国际市场对此充满了怀疑。
中铁装备第一次参加国际竞标时,马来西亚的业主单位直言不讳:“你们在中国做得好,是按照中国的规则,很多时候有政府和企业支持。但在海外市场你没有经验,我对你们非常担心。”
经过十多次的深入沟通,马方同意签下了两台盾构机。
2013年1月3日,这两台盾构机在郑州正式下线。在入场施工后,这两台设备以最高日掘进21米,提前计划工期43天贯通的成绩,创造了马来西亚盾构施工新纪录,将同场竞技的德国设备远远甩在身后。
实战的说服力,让中铁装备陆续获得了新加坡、印度等多个国家的订单,“中铁盾构漂洋过海”的梦想正式起航。
不过,中铁装备在海外真正震惊同行,还是始于一次对外收购。
2013年11月,中铁装备成功收购德国维尔特硬岩掘进机知识产权及品牌使用权。这是一家成立于1895年,在世界硬岩掘进机领域数一数二的“百年老店”。
“我们看中中铁装备,是他不仅有实力还有雄心,能够把维尔特的掘进机品牌继承并发扬光大。”德方对中铁装备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谭顺辉说,这次收购既是对企业既有品牌价值的充分认可,也是中铁装备品牌价值的一次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之后的这三年,中铁装备牢记“三个转变”的要求,不断突出品牌引领,全面推行“价值+超越”(V·S)的品牌培育模式。
为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中铁装备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克瑞格(CREG),在海外实现“克瑞格“和“维尔特”双品牌运营。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中铁装备海外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几年,中铁装备共出口盾构机25台,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黎巴嫩、以色列、印度、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新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飞来。
中铁装备出口以色列的中铁257号、中铁258号盾构机,被以色列分别以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女总理“以色列之母”果尔达·梅厄夫人的名字命名。“这充分说明他们对于中铁装备产品的认可”,谭顺辉表示。
面向未来,中铁装备管理团队提出,要进一步攻克和抢占世界盾构技术制高点,积极参与世界盾构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建设世界最大的盾构及掘进数据云计算中心,大力发展代表未来趋势的“智慧盾构”,实现地下掘进装备的系列化、成套化、智能化,力争塑造全球盾构第一品牌。
如今,中铁装备正在践行“三个转变”,通过打牢装备制造业基础,逐步迈向世界一流。(所用数据资料截止到6月底)
(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