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文(成都市市长助理):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次论坛,从前面听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演讲,我们感觉收获很大,今天上午邵主任说这个论坛希望以后能够每年都办下去,这个要求我们感到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也希望这种论坛、以后主办的单位,还是希望能够用国务院国资委的名义,因为我们在决定开会的时候,包括我们跟市长请假的时候,如果是研究中心给我们发的通知,很多人说是学术研究的会议,你们可以不去,但是我们来了,听了一下觉得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如果是国资委的通知,我们来的城市会更多,交流会更大。我就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发言,因为我们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工作。
一个是关于稳步实施国企改革。我们成都市的改革经过探索和实践,到去年年底总的来说,我们改制的面达到了97%,有一个总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在国资委成立之前,我们成都市的国企改革,大体基本完成,所以我们国资委成立以后,我们国资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法院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的构建上,一个方面是对国资委是好的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目前也有一些头疼的事,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我们前面改革方面没有参与,虽然我们比较轻松,没有具体接触,但是现在后续的问题,就是今天上午谈到的,改制的成果检验,是靠市场融入程度,也是现在还找不找政府。我们过去改了制的企业,现在比较集中的反映什么呢?反映很多企业当时改革的改革成本比现在来说已经是比较低的了,从政府的角度早改早好,但是我们改制职工的想法来说,现在他们普遍提出要分享改革的成果。所谓分享改革的成果是什么呢?现在我这个企业,特别是是我们东郊主要企业集中的地方,当年改制的时候,土地的价格是几十万一亩,现在增值到几百万一亩,大家都说土地增值太大,我们都应该分享。最近我们比较集中在处理企业职工群体性上访。包括今天晚上我要着急赶上去,也是因为我们对一个企业改制以后,新厂建好,八九个月企业投资四个亿,土地用不了,工人长期进不去,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企业改制上,我们主要一个是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一个标准,扎实的推进国企改革,第二个是处理国企改革遗留问题为重点,加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三是保障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切实抓好企业的慰问工作。
第二个方面,着力构建四大体系。我们国资委是去年11月成立的,我们成立时间相对较晚,市长跟我们提出,国资委要在构建地方国有监督管理的体制,资产经济预算体系,业绩考核体系等四大体系,具体要求我们为了摸清家底、加强监管等四个方面展开工作,在这个方面当中,我们主要是作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负责人业绩考核工作为重点,加强体系建设。
我们今年已经制定了八个规范性的文件,还有六个规范性的文件已经完成了初稿。第二我们是规范国有产权着手,强化国有产权的监管。国资委成立以后,我们感到有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就是过去是监管企业都是市政府各位分管副市长,他们各自分管一个方面,原来成立之初,很多领导就说,如果国资委成立以后,是不是国资委管了以后,我分管领导还管什么,所以在市委最后确定成立国资委的时候,领导在决策的时候,都用了很长的时间,国资委和分管市领导在对监管企业的管理上,权限怎么确定?担心。如果不处理好这个关系,所有的分管领导如果都会国资委有意见,国资委的工作就很难做。我还只是个市长助理,不是副市长,一个副市长得罪不起,这么多的副市长都对你有意见,我也都别干了。我们采取了一个处理这个关系现在看来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我们涉及到所有的重大问题,包括产权处置,包括重大投资等等各个方面一些大的问题,我们都由监管企业发给我们国资委以后,我们办公会议研究以后形成意见,先报分管的副市长,给一个意见,签了意见以后,我们把他的意见附上,再报分管国资的市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审定,分管国资的常务副市长遇到重大的问题,他能定就定,不能定给市长,由市委常务会议来定,现在看来,我们的关系还是比较协调,所以有的副市长都说,现在把国资委不单看作是分管常务的常务副市长分管的部门,也看作是我们自己分管的部门。因为确实感觉到国资委监管以后,过去没有国资委,企业给他们报一个意见,他们个人要去字判断,心里没底。有时候要签一个意见,都感到风险很大。现在有了国资委组织了一个班子、部门、专家,按照规定的程序,包括中间机构这些规定的程序,由国资委正式提出意见,这个资产的效益怎么样?包括处置的底价是否合理?处置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你们提出意见以后,我们就敢签字。所以现在这些市长们都感到国资委成立以后对他们是一个帮助。
最后一点,协同推进三结合的问题,管资产、管任务、管事三结合,现在应该是全国各地的国资委成立以后,我们了解这方面都不尽一致。要真正做到这三结合,国资委要全部把人管起来,目前来说还有一个过程。我们成都市的情况是什么呢?我们成都市的情况简单说就是组织部管存量,原来是监管企业是市管的干部,仍然由市委组织部管,国资委配合。原来不是市管干部的,就是增量部分,由全部国资委党委管理,在国资委党委管理的这部分中间,我们又协调好和行业主管部门,就是各个主管部门的关系,我们也听主管部门的意见,也听主管部门和我们配合进行考察,这样我们和组织部的关系协调了,和主管部门的关系也协调了。目前看来就是这么一种运行的构架。
现在看来,我们和组织部的关系上,我们联合组织部和国资委联合制定了成都市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任用工作的程序。我们做了很明确的规定。
第三,我们加强经营管理为目的,推进监管企业领导班子调整。我们成立不到一年,我们任免了企业领导人员35人,免去了3位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对市公交公司班子长期不团结,对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做降职处理,原来是正职,现在是副职,优化了班子的结构,提高了班子的经营水平,我们成立的时间短,我们这次来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目的来的,我们也希望各市的国资委的同行欢迎到成都去,我们加强交流。
谢谢大家!
(2006年西安城市国资论坛发言材料 根据速录整理 未经本人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