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经济中作用的争议不绝于耳。其中,外资是否在中国形成了垄断,外资对我国产业和市场的控制,外资是否威胁到我国产业与经济安全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些数据表明外资对我国市场控制已经达到30%这一公认的警戒线,需要认真对待。我们认为,对于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胁以及市场控制等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准确客观的分析,以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如果相关研究粗糙,结论似是而非,政策就可能使之偏颇,甚至南辕北辙,顾此失彼。本文将扣除外资企业的出口因素,更为精确地计算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进而分析这种市场控制的行业特征以及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一、我国引进外资的阶段特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FDI的步伐不断加快。根据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变动趋势,我们将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 至1991年)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基本上是持试探态度,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流入总量较少,高度集中在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特殊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投资来源地主要是香港和澳门,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极少,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酒店服务业。
第二阶段(1992 至1997年)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阶段。自1992 年南巡讲话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引进外资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步入了高速发展轨道。之后几年,我国一直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吸纳国,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为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平稳上升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一度下降,之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回暖。甚至在受世界经济明显减弱影响、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比上年猛跌51%的2001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仍比上年增加了15%;2002年达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在这一阶段,港澳台投资基本上稳定,而以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明显提高;地区分布趋向合理,一些内陆省份和城市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行业分布趋向合理,技术含量明显提高;投资来源地发生了较大变化;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究与开发(R&D)机构。
二、我国引进外资的行业特征
从进入的行业来看,第一阶段机械工业、食品工业、轻工业和纺织业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较多,但是投资金额并不是很大,如1984年在排位第一的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也没有超过2亿美元。
在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阶段,外资主要投向加工出口型的劳动密集行业。如第二阶段第二个引资最高年份1995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投资规模和外资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名列首位,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在三种指标的排名中也相对突出。这几个行业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显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同时,这几个行业也是中国的主要出口行业。
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第三阶段,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依旧保持了投资额上的领先地位,在最近的几年里一直居于首位。纺织业和服装业的突出地位有所削弱,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机械制造业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排位有所提高,2004年和2005年排第二位,2006年和2007年排第三位。总体来说,外资逐渐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再像第二阶段那样是简单电子元器件的加工生产,如以上海和苏州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基地聚集了大量世界知名电子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PDA以及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并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研发设计中心和运营中心加快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多数国际著名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在我国设立了研发中心,而且研发中心逐步由地区中心向全球中心发展,研发重点也由单纯的产品开发延伸到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汽车行业是外商投资比较早的行业之一。近20年来,大众、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沃尔沃、本田、丰田、通用、福特等世界知名汽车集团均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生产企业。各大汽车集团也逐步把最初的以向中国市场出口汽车为主的战略转向了直接在中国本土生产和销售上进行竞争的新战略。伴随着世界知名整车企业的进入,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伟世通、德国博世等著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纷纷选择了在中国投资设厂。汽车跨国公司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合资企业担当了中国轿车工业的主体。必须指出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并不是中国的主要出口行业,它们主要的产品销售针对国内市场。
三、外资对我国市场控制的总体特征
所谓市场控制是指国内相应产品市场全部被外国产品所占有或外国品牌占主导地位,一般用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全国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之比来反映外资的市场占有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三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全国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得到的数据显示外资在中国的总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第二阶段还不到20%,进入第三阶段后,一路上升,从2003年起越过30%,一度高达约36%(2005年)。根据国际通行的外资市场控制率警戒线标准(通常为20%,一般行业为30%,少数竞争性行业50%),外资对中国的市场控制已经超过警戒线,到了必须重视的地步。但是这种计算是有问题的,因为统计年鉴中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不仅包括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还包括海外销售,即出口,而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通常超过全国工业企业的出口比重,所以实际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应该低于上述的数字。我们用主营业务收入减去各自的出口额5重新计算比值,2003年之前一直在20%以下,2003-2007年分别是22.2%、26.7%、27.0%、22.8%和23.6%。显然,考虑出口因素后,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并没有到30%的警戒线。从两个占有率的差额逐年增加可以看到出口在外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是不断上升的,所以外资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没有传统计算的占有率显示的那么快。
四、外资对我国市场控制的行业特征
根据第二种算法,我们还计算了2001-2007年间28个制造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平均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在30%以下的有19个行业,占行业总数的67.9%,30%以上的只有9个行业,不到三分之一。可见,外资并没有在相当多的行业中占据主导市场地位。外资市场份额占到50%以上的只有1个行业,即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资市场份额为63.0%。
那么,外资的市场占有率与外资进入的行业特征以及外资企业的出口特征之间有何关系呢?如果外资进入都是加工贸易指向的,应该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如在外资进入的第二阶段,外资主要进入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等,外资在这些行业的外销比例都很高。如从2001-2007年平均外销比例来看,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为64.4%、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65.7%、家具制造业为68.9%。但是在外资进入的第三阶段,外资逐渐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中,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而这一行业外资的外销比例很低,只有12.7%,可见这一行业外资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国内市场的,并且对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40%,这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了。另外,我们注意到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作为外资进入的主要行业,外资的外销比例也非常低,同时对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都在30%以上。这也表明外资进入的国内市场导向。
总之,大多数行业外资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外销比例不大的行业,外资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明显上升,而且到了30%以上的水平。而在出口导向明显的行业,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趋势不明显。
五、结论与讨论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外资在我国经济与产业中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经济与产业发展可谓举足轻重,特别是在某些重要产业发展、尖端技术掌握、生产能力控制等方面,外资影响更大,因此产业安全问题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但是,仅以市场控制而言,到目前为止,外资还未对我国主要产业形成市场控制的局面。在市场控制方面,一般认为30%是一个警戒线。但如上分析,虽然用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全国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之比来反映的外资市场占有率2003年以来已经超过了30%,可是扣除出口因素后,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到30%。动态来看,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也是有升有降,并没有直线上升。所以无论从静态角度还是动态角度看,整体上产业安全度还是比较高的,在国内市场上没有出现外资“鲸吞”内资企业市场的情形。某些研究者之所以得出外资已经对我国某些产业形成了市场控制局面,是误将外资在我国产业生产能力(销售额)的比重当成市场占有率,忽视了外资很大一部分产品是出口的,特别对于加工贸易的跨国公司投资而言,中国只是其加工生产基地,而主要不是市场。
不过,外资在我国市场占有率尚未达到控制的局面,并不等于在外资大举进入我国特别是和收购我国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背景下,我国的产业安全与经济安全不存在危险。实际上,市场控制只是衡量产业安全的一方面,而且未必是最重要的方面,除市场控制之外还后许多其他方面用来观察和衡量产业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对于外资对我国市场占领和控制一直有比较严格的政策。我国利用外资的早期政策要求外资企业的产品必须以外销为主,90年代以后,为了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制定了“以市场换资金”和“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放宽了对部分外资企业产品出口要求的限制。此后外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比例明显增大,在产品市场上与内资企业抢夺市场,尤其是已经处于国际垄断地位的某些外资企业。所以在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控制总体走强的同时,必然是内资企业市场份额的走弱,从而体现出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挤出,由此形成对我国产业安全、进而对经济安全的威胁。但是,出于对民族企业和产业的保护,我国虽然出让了一部分市场,但对于外资在我国市场的占有仍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外资占有市场的规模也未大到有垄断可能的程度。
不过,我们认为,真正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外资的市场份额未达到垄断地位是否就意味着我国产业安全不存在问题,究竟应用什么衡量产业安全?关于什么是产业安全,虽然讨论很多,但国内至今没有统一定义。一般说来,产业安全就是指外商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形成对国家经济的威胁。有的研究者(夏兴国、王瑛2001)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衡量产业安全: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否被外资控制,即外资进入关键产业的深度和广度是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二是国内市场结构状况,指外国企业占有特定市场份额的大小;三是产业结构安全。也有的研究者认为从技术控制、市场控制和品牌控制这样三个方面来度量产业安全(祝年贵,2003)。这些说法也许未必全面、准确,但是它们都表明,产业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市场控制的问题。
按照上述观点,我们认为,在外资大举进入,对我国重点企业的收购兼并不断发生的背景下,我国产业安全已经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首先,即使仅仅从市场控制来看,虽然总体上外资对我国的市场控制并不十分严重,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已经有近三分之一制造业行业的外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其次,在外资进入意在国内市场的行业,外资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趋势明显,比例也超过30%;再次,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胁更多地表现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业创新能力、技术制高点以及品牌等等的控制。从这些方面来讲,我国的确面临着很大的产业安全威胁。
当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应该认识到,一国的产业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概念,不可能有纯而又纯的民族产业,也不必追求纯而又纯的民族产业和民族经济。只要我们能够控制关键产业、核心部门,控制住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具有产业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外资在市场份额中的比重倒不是最重要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对于容易发生外资挤出内资的行业,应尽早建立相关的定期观测和预警机制。尤其是可以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根据其投资动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分析,动态的记录同行业内外资与内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二,鼓励和引导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外资如果在投资过程中能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就可以抵消一部分对国内企业的挤出效应,对内资企业的发展有良性带动。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在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挤出严重,甚至威胁产业安全时,可以采取必要的反垄断反控制措施,对民族企业给予适当扶持。(作者:李怡群 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