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政发〔2009〕10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结合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现就加快推进我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区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速度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促进我区工业做大做强做优。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坚持以用兴业,融合发展;坚持突出重点,扩大优势。
三、发展目标
——2012年近期目标。
(一)机床、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电子信息化率达到25%,消费用品电子信息化率平均达到65%以上;
(二)传统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以上;
(三)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达30%以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达到75%以上;
(四)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
(五)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
——2015年中期目标。
(一)工业产品电子信息化率进一步提高。机床、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电子信息化率提高到30%,消费用品的电子信息化率平均达到75%以上;
(二)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传统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5%以上;
(三)信息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自给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48%以上;
(四)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高速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以上;
(五)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节能的贡献明显增大,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020年远期目标。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显著,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普及应用,生产控制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工业信息化应用产品逐步形成。
四、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数字通信设备与产品:重点发展计算机网络产品、宽带接入系统、无线接入系统、光纤全业务接入网络设备、光端机、光纤通讯产品,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数字微波通讯设备等。
数字化整机产品:着重发展网络计算机、移动传真机、商务智能手机、汽车卫星导航终端、汽车电子产品、数字化家庭信息网络终端、新型消费电子产品、逆变电源和连续激光电源、激光刻录机以及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等。
新型元器件:发展电子材料、片状电容器、片式电阻、固定电阻器、电位器、新型显示器件等产品。
集成电路:鼓励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加快建筑节能、交通节能、露天照明节能、计算机和通信机房节能等技术,推动发展环保型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
(二)加快发展软件产业
整合南宁、桂林、柳州、北海市的软件园区及各软件企业优势,依托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广西分中心,围绕我区优先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重点突破基础软件,加快发展基于开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产品,开发创业应用软件,发展网络管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企业管理等软件;积极发展嵌入式软件,围绕计算机设备、通信与网络产品、机械制造、工业控制等机电产品领域,研发推广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多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等;培育发展数字动漫、影视与游戏产业,支持民族原创、健康向上的动漫、影视、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打造具有我区文化特色的知名品牌;鼓励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或模块定制加工、数据和技术服务等,加快建设软件服务外包绿色通道、综合服务平台等;围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展应用软件。
(三)优化提升信息服务业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带动通信设备、信息终端产业发展。推进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重点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积极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服务业务;依托制造业,以数字化工业设计、数字化视觉设计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加强政务及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增值服务,推进商业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中心、信息安全外包服务中心、服务呼叫中心等,积极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较完善的物流信息化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平台,积极推进产业链、企业集群或区域的电子商务应用。
(四)深入推进工业和企业信息化
1. 加大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改造力度。加快机械、轻工、电子等加工组装类企业,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采用数控机床和柔性制造系统(FMS)、加工中心、机械手、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深层次研究与集成应用工作,提高企业设计与制造的集成化程度。冶金、电力、石化、有色金属、食糖、医药、烟草、纺织、建材、煤炭等流程控制类企业,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水平,实现产品开发生产的高效率、高品质。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系统(FCS)等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在线监控,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 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和完善企业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企业信息门户(EIP)技术,同时结合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以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应用为基础,集成企业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实现企业全方位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
3. 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机电产品中,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生产线及工业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产品层次,实现产品数控化、柔性化和专业化。采用AISC技术、表面贴装技术和嵌入式软件技术提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产品档次,实现产品精密化、小型化和智能化。
4. 提高企业电子商务水平。积极开展网上产品信息服务、业务洽谈、网上订货等业务,并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管理(ERP)系统、SCM系统和CRM系统相结合,推广应用B2B、B2C支付型电子商务等技术,通过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全程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
5. 重视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用数据库技术开发企业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信息资源以及外部信息资源,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完全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做到企业管理与决策智能化。
(五)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积极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区内已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大力培育新的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到2010年,力争各类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到120家;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长效机制,发挥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加快实现信息技术产业化;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机制,鼓励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定技术开发奖励制度;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科学理论、产业技术、商务模式、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的创新。
(六)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
加快推动柳州、南宁市等重点区域和千亿元产业行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工程,按照以大带小、大企业率先突破的战略,实施千亿元产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开发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大型数据库,从产品市场定位、设计、制造到市场营销、配套服务、企业管理等各方面,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实施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冶金、电力、建材、石化、造纸等高耗能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循环经济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基本达到“数字企业”的战略目标。
(七)促进政府和社会信息化
加强政务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政务网络的集约化管理与利用。深化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逐步推进自治区、市、县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环境污染监控等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方面力求新突破;加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健全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增强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自治区工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全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单位由自治区工信委、发展改革委、北部湾办、科技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等部门组成。各级政府也要建立相应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和工作重点。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广西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各级发展改革、工信、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合理调配利用各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大项目。各级财政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推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将我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治区级以上名牌电子信息产品及软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推荐目录。对我区自主开发的、经审定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并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电子信息系统、产品和技术,应当纳入政府采购清单(目录),由政府采购,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应用。
(三)加快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安全可靠、支撑宽带多媒体以及融合业务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基础网络,特别是宽带接入网络覆盖率。强化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以柳州市为重点地区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以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及显示器件、网络产品和大容量存储设备为重点的中国电子北海市信息产业园;以桂林市为重点地区的光电子及通信产业基地;以南宁市为重点地区的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玉林、贺州、梧州市承接东部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基地,促进人才、技术、资本和企业向基地和园区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
(四)加强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加大对信息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产业联盟建设,每年扶持一批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项目。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行业等各类标准制定,对于取得重大发明和加入国际化标准组织及承担国家标准化研究课题的给予奖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针对重点招商领域和方向,实施重点突破;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发展机构。推进与国内外企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提高我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各类园区基地和重大项目,充分利用我区人才小高地的平台,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与创新团队。加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人才职业化进程,完善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逐步在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完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培训体系,鼓励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重点企业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培训。对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内创办并经认定的人才培训基地,由园区或地方政府按照实训人数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规范化发展水平。加大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宣传,重点面向支柱产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信息知识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