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关于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意见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4-12-16
打印

(吉国资法规字[2004]167号)

各出资企业:

    为依法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风险防范体系,全面加强国有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规定,现就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总体要求

    加强企业法制建设,是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企业依法治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明确了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条例》规定,国资委代表国家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所出资企业应当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不得损害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出资人和所出资企业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

    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努力把握“一条主线”,即牢牢把握企业法制建设这条主线;建立“两个机制”,即建立防范投资风险的出资人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防范经营风险的所出资企业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搞好“两个结合”,即企业法制建设要与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维护出资人的合法权益相结合,与依法维护所出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相结合;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的目标。

    二、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素质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素质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同时也被置于与国外企业同一市场规则的法律环境。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更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实践证明,有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者法律素质较高,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有效避免或挽回了经济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而有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法律意识,使企业长期陷入法律纠纷甚至诉讼之中,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不仅要具有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而且还应当努力学法用法,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当前,要以学习、贯彻《条例》为重点,充分认识《条例》关于“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规定的现实意义和具体要求,通过熟悉和掌握《条例》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树立企业依法防范风险要以管理为主、以事前为主、以预防为主的经营理念,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素质,为依法经营管理企业提供前提和基础。

    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风险防范体系

    《条例》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加强财务监督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各省直企业要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切实重视法律监督,建立以事前防范为主,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其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今后,各省直企业向省国资委报送涉及企业改制、改组、重大投融资方案,以及要求省国资委出面协调有关法律问题的报告和请示,应经过本企业法律顾问专门论证,并书面提出法律建议和意见;要求省国资委出面协调有关法律问题的报告和请示,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核并签发;省直企业凡发生涉及出资人重大权益的法律纠纷或案件,应在法律纠纷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省国资委备案,并自觉接受有关法律指导和监督。对于上述需要通过诉讼、仲裁、调解或和解方式解决的案件,必须在处理前向省国资委报告,并附有企业法律顾问的论证意见或建议,由省国资委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后操作,擅自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省国资委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进一步落实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任务

    开展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是我国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是企业加强法制建设和依法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证。省直企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原省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省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吉经贸政法联字[2002]917号,以下简称《方案》)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试点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明确目标和任务,实现企业总法律顾问岗位到位,法律顾问机构到位,总法律顾问职责到位,建立健全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维权能力和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已经参加试点的企业,要按照本企业试点方案检查进度,深化试点工作。其他企业要按照《方案》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以建立企业内部法律监督机制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建设,使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人员尽快到位,争取尽早纳入试点范围,逐步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五、重视和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企业内部通过设置法律顾问机构或配备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处理本企业法律事务的一整套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迅速开展起来的。人事部、原国家经贸委和司法部于1997年3月12日联合公布《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7]26号),原国家经贸委于1997年5月3日公布《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2号),国务院国资委于2004年6月1日发布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6号),标志着我国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践证明,企业法律顾问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省直企业要按照《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要求,进一步鼓励企业内部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注册后,聘用为企业专职的法律顾问,确保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人员配备,有计划、有目的地锻炼和培养企业法律人才。要根据《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的规定,保障企业法律顾问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切实做到职能落实、岗位落实和人员落实。要解决好企业法律顾问的待遇问题,改善法律顾问的工作条件,落实《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关于“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即取得受聘担任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的规定。省直企业要在法律顾问工作和管理体系统一的前提下,按照国资委的统一部署,把具有律师资格的企业法律人员纳入企业法律顾问队伍之中,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

    六、做好企业法律案件的调处和法律服务工作

    为规范工作程序,切实处理好企业法律案件和有关法律事务的调处问题,省直企业要认真遵守以下原则:

    (一)省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之外的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地方出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出现的合同纠纷,不涉及企业重大资产处置的,原则上由所出资企业按司法程序自行解决,省国资委将不予协调。

    (二)对省直企业之间出现的法律纠纷,为帮助企业及时排忧解难,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在企业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省国资委可以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出面协调,为企业做好法律服务。

    (三)对省直企业改革过程中因国家政策落实引起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并非由省直企业自身经营行为引起的法律纠纷,涉案金额较大的,省国资委可根据其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四)省直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根据有关规定要求省国资委作为“主管部门”出具有关证明的,省国资委将根据出资人代表职责依法给予出具;如果属于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不涉及出资人职责的,省国资委将不予出具,同时可以适当帮助企业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