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引进中国,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的路径:
路径之一:资企业领导力发展项目
西门子、3M、GE等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在领导力发展项目中使用过行动学习。我的好友顾增旺先生和崔春兰女士,都是这方面的专家。由于这类行动学习基本上从属于领导力发展项目,而不是以行动学习的独立面目示人,所以引起的关注并不大。
路径之二:中国学术界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鼎昆教授是典型代表。他从学术角度认同行动学习的价值,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行动学习。张教授对于中国行动学习理论和理念的宣导还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的,但由于缺乏广泛的中国企业实践的支持,目前市场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象张教授这样严谨的学者能够投身行动学习的研究和推广,该浮躁之风包装之风兴盛的中国培训界降降温,保持清醒。
路径之三:国际催化体系
行动学习的第三个来源,是来自IAF(国际催化师协会)和ICA(国际文化协会)的催化体系。代表性的人物有上海的桂香梅及深圳Mark 和Karen。催化体系比较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和引导,但在质疑反思等行动学习的学习环节关注较少。因此,他们尽管有时也以行动学习的方式出现,但本质上还是以传统的引导为主。应该说,这个来源的推广者讲究方法的正统性和严谨性,这在中国当前浮躁的培训界是相当难得的。
路径之四:中组部培训中心
中国行动学习最重要的来源是中组部培训中心中欧合作的培训项目。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中组部培训中心主任的陈伟兰老师,通过外教将行动学习介绍的中国,并在中国甘肃等地的政府部门进行行动学习的推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引起国内的关注。目前行动学习在中组部的组工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都有应用。广西区委组织部采用行动学习大规模培养干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但真正引起企业对行动学习关注的,是陈伟兰老师2003年将行动学习引进到华润。由于得到原董事长陈新华的大力支持,行动学习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逐渐发展成为华润集团推动大型组织变革、实现战略落地和发展领导力的手段,成为华润人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华润在行动学习推广的高峰期,每年行动学习小组过百个,在实现人才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华润行动学习一脉相承的是中粮的团队学习。宁高宁董事长入主中粮,从华润带去了两个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6S管理体系,一个就是基于行动学习的团队学习方法。中粮在最近几年的快速转型和发展,行动学习起到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陈伟兰老师对于行动学习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我认同张鼎昆教授关于陈伟兰老师是“中国行动学习第一人”的论断。
结语
中国的行动学习,从对组织影响的角度,是世界级的。但我们在引发学习方面,如如何通过质疑反思的方式引发心智模式和行为的根本改变等方面,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中。目前市场上充斥着以团队活动代替行动学习的伪行动学习项目,有些人对会用几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就已经包装成行动学习催化专家了,其实他们对行动学习的学习并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些行为,会毁了行动学习在中国的前途,毁了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