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总,您好。
[张建恒]大家好。
实现"大"向"强"的转变核心是创新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这是一个怎样的信号?
[张建恒]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可以多项联合的、新型的科技公关和开发体系,我认为是着眼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当前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而提出来的。中央提出,"十二五"期间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头等大事,所以从提出的经济发展速度延至7%的目标来讲,应该说把速度已经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我想国家的意思是给大家一个宽松的发展条件,希望我们国家经济不仅是从量上来讲成为"大国",还要成为"强国"。如何才能实现"大"向"强"的转变,我认为核心是创新,就是要调动我们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像我们做产业的,做制造业的,应该成为国家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成为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当然要围绕产品开发来加大投入,。但是围绕着企业发展的共性的技术平台、基础理论的开发和研究,紧紧仅仅依靠企业是不够的,必须把我们国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力量统筹结合起来。总理提出的思路应该是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围绕着我们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构筑实施技术公关,提升我们国家的产业优势,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怎么样做更好的才能在这个方向上面有突破,我认为首先是产业技术的提升,提升实现实了,报告中所说的这种体制就一定能够实现。
创新聚焦到构筑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上是重大的战略性判断
[主持人]从体制机制的建设上面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来的思路,和以往我们国家所进行的这种体制建设有什么不同?
[张建恒]应该说国家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已有几年时间了,中央专门开了科技工作会,但是这次提得这么明确和具体,而且相关的配套政策这么完善,我认为这还是近几十年来的第一次。,特别是这次,我们又把它聚焦到构筑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上,这是分析了我国的宏观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形势之后做出的规划,我认为这是一个带有重大战略性的判断。,当前所提的这七大产业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也应该能够比较好的解决我们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我们知道过去经济粗放发展的模式不转变的话,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我们靠高的耗能,、高的污染的发展会消耗更多的资源,环境因素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我觉得政府工作报告是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当中的问题和我们的发展环境提出来的,我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前我国创新体制建设存在三大问题
[主持人]那您总结一下,现在我们企业在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张建恒]我认为,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上,从全社会来讲,我们的研发投入不足。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比较客观地提到了,在过去的十一五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也就是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当中,很多企业和地区还是靠规模的扩大,对环境、对资源的这种依赖在支撑增长,而不是更多的依靠技术经济支撑企业的发展。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全社会的投入要进一步加强。所以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我认为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第二,政府要更好的发挥引领的导向作用。我们既然提出来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那么政府关于科研开发的引导性资金就应该更好向七个产业方面加强引导。过去我们的政府在这上面只是一个政策的引导,今后应该通过政府支持性资金投入花多少的钱,引导地方、企业、社会资金在新兴产业里的加大投入,我觉得这是从政策和引导性资金上来讲,我觉得应该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三个,政府还应该发挥好宏观引导的作用。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定位,要求企业来将讲这些社会力量更好的地整合起来,有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在推进关于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和创新上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比如说科研院所是国家手中的资源,该如何调动科研院所的积极性?还有大专院校、企业的一些科研机构的积极性?甚至于不同的企业当中科研创新方面也有交叉,我国化工企业很多,钢铁企业很多,该怎么样合理的分工协作围绕产业提升技术?我认为,我们国家在过去这些年做得还不够。
当然在计划经济下发展是"大一统",后来实行市场经济以后,需要大家发挥个性,自由各自的竞争意识,有他一定的道理。
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展模式就要随之改变了。我们知道像美国很多制造产业,比如传统航天产业,在突破发展瓶颈的时候就是很多企业联合攻关的,围绕需要升级的核心关键点,你负责这两个题目,我负责这那两个题目,最终共同攻克难关,之后这个产业的很多企业共用这些技术创新的资源和成果,来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意识和能力。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我国应该有更多的文章可以做,一定会减少我们重复投入、,过度竞争这样的局面。
当然总理也提出来,就是要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我认为在科技创新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起点,不仅仅是体现在产能上、布局上。所以我觉得从提升创新的效果来讲,我自己亲身感受到这几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在总结"十一五"的经验的基础精神上进一步提升,效果就会非常好了。
利用好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政策,企业就会抓住机遇
[主持人]企业应该怎样调整发展战略?
[张建恒]作为企业来讲,我觉得应该很好的学习和领会国家这种宏观战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文件,我理解,这个可能它不仅仅是能够指导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从政策会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角度看,。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我认为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对于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国家这种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政策,抓住时机,不失时机的地提升自己在这个行业和产业的地位、竞争力的话,困难就会变成机遇。所以对乐凯集团来讲,我们紧紧依托自有核心技术,我们一定会按照这次总理提出的方向,结合我们自己的产业定位,将新产品研发方向盯住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推进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着我们自己的数字印刷、新型光学材料、新材料来进行布局和提升,来开发出适合更多社会需要、价格更有竞争力、更少消耗资源、更环保的产品来为社会服务,实际上我们现在在按着这个方向在做。我们紧紧依托自有核心技术,将新产品研发方向盯住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推进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中高性能膜材料(如液晶显示器用膜材料等)、新能源产业中太阳能电池及配套材料、新一代信息产业中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动力电池用膜材料等,。开发出适合更多社会需要、价格更有竞争力、更少消耗资源、更环保的产品来为社会服务。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在按照总理提出的方向做。
由制造业大国变强国,核心就是竞争力
[主持人] "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草案指出,要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产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企业应该怎么样去做,关键点在哪里?
[张建恒]我们由制造业的大国变成强国,核心的就是竞争力。竞争力怎么样构建?我认为,可能我们一些行业和企业过去更多的竞争力主要是依靠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来降低成本,占有市场,有的还是依靠高能耗、高污染来实现发展。,贴近市场。(这话根据录音加工的,看有没有问题?)我觉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把支持我们制造业竞争力的优势点放在产品领先、技术领先上,那样资源消耗少,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低碳。只有符合当前的这种高效、低碳的形势,我们才能够实现从从制造业的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也就是把我们的竞争意识从原来完全依靠低成本向技术含量高、性能好转变。
有一个现象,现在一些企业遇到产业工人招不来的困难,原因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完全依靠低劳动力成本是不可能有生存空间的。所以我觉得明智的企业家现在就应该构建自己的技术优势,怎么样才能构建呢?核心技术是买回来的,买的那个是不可能有优势,成本太高,你受不了,;。有的核心技术,人家根本就不卖给你。所以在开发当中,企业要找出自己突破的关键点,找出产业的优势去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强的核心是技术上要强,没有技术上的强,别的就不可能是实质性的强。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组织好研发
[主持人]您也提到了,能够实现"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要敢于给自己来一场"革命",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您的压力是不是也非常大,您现在有什么忧虑,应该怎样去迎接挑战?
[张建恒]压力很大的。第一,作为企业来讲,不可能没有风险。,任何的决策和开发都要承担风险。作为管理者最大的错误是什么?,是你看错了方向,实践证明的最终结果是应该往东走,你却往西走了。这是最失败的。所以首先是要选准方向,从技术路线上,从发展趋势上,从客户需求上。
第二,要敢于投入。我们国家的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从科研开发费用的投入上比发达国家还是低很多,总理提出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这个2.2%和我们自己比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实事求是来讲,和发达国家当中高新技术企业比起来,这个水平还是很低的。世界500强的企业,研发经费一般都占到销售收入的8%-10%,个别的行业还有超过10%的。乐凯集团去年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3.7%,这个差距和发达国家稍微小一些,但还差很多的。所以必须敢于投入,没有投入不可能有回报。科学实验是要依靠我们多次的实验,尝试包(包括失败的实验)才能得来科研的结果,只有千百次的实验才能够支撑一个成功,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要敢于投入。
第三,要擅于善于组织好科研开发。怎么样才能让科研开发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效果?为了吸引人才,好多地方给引进的人才盖了房子,很多企业招了不少博士硕士,可是大家都找不到感觉,大家都是一个点一个点上地的做工作,而不是一个组一个组地的在做工作,那根本行不成合力。
我认为,我们国家科研管理的效率也需要提升。乐凯集团在过去的五年当中,除了项目突破之外,也多次进行了这种科研开发体系的优化和调整,如何尝试组成这种所谓跨专业的团队,就是把搞市场的同志员工、搞技术的同志员工、搞配方的员工同志、搞生产的同志员工,把他们统筹结合起来。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所以必须形成一个团队。开发一个新产品实际上是团体赛。就像足球赛一样,并不是说我一个人的带球能力强就能把这场足球踢好,需要大家的配合,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好的管理和组织效力。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我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机构能帮助我们改善和提升。
第四,我们要重视专利。作为企业来讲,在加大科研开发的同时,需要建立和增强构筑自己的专利保护意识概念。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专利法》,二十多年来,大家的专利意识在提高,我们靠那么多的投入取得的技术突破,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专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技术成果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否则的话,你花了几千万、几个亿研究出的成果,人家把你的两个核心研究人员花了200万、300两、三百万就挖走了,那技术也就变成他的了。为什么我们国家过去很多企业不愿意搞研发,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他的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但是从企业来讲,还要构筑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500强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有一套成熟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能够成为和他们交手的对手,这样强有力的对手,就那必须学会在一个平台上和他们竞技。这几年,我们也在这方面也有过教训,也吃过亏,我的这些感受和认识也是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这一点需要引起企业家朋友的高度重视。
第五,我希望全社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营造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就是要允许技术人员有失败,不宽容失败,就没有人敢接这个担子,去冒这个险。因为他经历若干次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找到正确的结果,所以从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来讲,一定要为科技创新营造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氛围。当然不能给不给科研人员压力,但这个压力又不能过大,我觉得这也是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有效推进的也是的一个种非常重要的方面。
国家应该搭建技术创新的产权交易平台
[主持人]您觉得从政府层面,该怎样去完善推动企业创新机制的制度建设?
[张建恒]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觉得第一个就是要做好规划,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这是前提。再一个来讲,要合理的分配一些任务,把一些关键的技术上的突破点让可能最合适的机构和人去做,这可能是比较有效的。第三当然要给一些政策扶持了,在税收上、在研发经费上给一些支持,比如说研发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这就等于减轻企业的税赋负担,企业就有积极性去开发了。第四就是组织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定,建立健全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比如给这些承担创新任务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必要的贷款,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激励;甚至。至在技术职称评定给予倾斜,这也是对他们的认可方式。我们的很多技术人员不仅仅是为了钱才干活的,但他们一门心思搞技术创新,搞研发,必要的生活成本也是需要社会和企业也是要支付的。
我觉得国家应该搭建一些技术创新的产权交易平台。现在有个现象,可能在我在研发过程当中无意发现了一个新技术,这个技术在我这儿可能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但是拿到别的企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或者可以加以改进。没关系啊,这个可以进行通过交易啊,给人家合理的开发成本,甚至给他一定的盈利空间,那别的企业不用从头再去研发,我觉得如果这个能够实现,效果就非常好。实际上我们的这个问题没解决好,不仅不要说在全社会,就在我们集团内部,不同的机构之间也有这个问题。他这儿已经是成果了,别的机构还不知道,还在重头新做,实际这就浪费了时间、浪费了资源。所以还得靠国家搭建这个的平台,促使我们科技开发的效能提高。国家在这方面可以有很多的事情做,我们的行业协会、科技部等部委也可以发挥这样的引领作用,省、市政府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主持人]也就是政府必须要把这个工作做细做实?
[张建恒]对。这样的话,把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性和企业快速推动发展的积极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够提升我们全社会的效益。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呼吁政府放长眼光培育创新基因
[主持人]除此以外,在两会上,您还有什么要呼吁的吗?
[张建恒]由于我们国家还处在这样发展社会主义的初级水平阶段,很多的企业,特别是随着这几年人民币升值,我们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现在我们能源、原材料在涨价,工人要增加工资,要增加保险,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现在要他拿出很多钱来搞研发不是很现实。我觉得对于这些特定的行业在企业创新上,我们各级政府不仅是中央政府财政,应该敢于多拿出一点钱来,投给企业,我觉得这个就像种子一样,投入是一,可能回报是十,甚至是百,甚至是、千,关键是要敢于去做。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投入,实际是培育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长期的创新基因。如果我们的产业、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把这种基因建立起来,可能比我们修一条高速公路,未来显现的那种效果更大,只是高速公路两年就修通痛了,百姓就享受便利了,创新要五年、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效果,但是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如果我们中国人不做这些事情,我们永远不可能强,这需要有长远的眼光。
[主持人]谢谢!
[张建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