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新华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系列访谈”第七期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谈如何确保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2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下一步的计划等工作的报道,增强人民信心,吸引更多人自觉参与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大潮中来,新华网特推出系列访谈--专家、学者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今天是系列访谈的第七场,我们为您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如何确保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等话题。以下是访谈摘要。
20年来,制度变革最重要的就是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在2005年之前,中国资本市场在迷茫中探索了15年,找不到方向。2005年我们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从而在制度层面上树立了一个新的制度市场。到2007年初,股权分置改革基本上完成了。正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推动了最近5年资本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
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远远要比对经济的影响来的轻,虽然资本市场在金融危机时期下跌的幅度很大,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经济衰退的幅度,但是对它的实际性影响并不像对实体经济影响那么大。
资本市场是孵化存量资产的,我有钱不消费,无非就是存在银行或者买股票或者买国债、黄金等等,这些都变成存量财富,如果这块不能得到有效的增长,那他现金的消费也要降低,因为赔了,所以就要补充那一块。所以这个也会影响到现期的消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提出来要让老百姓的存量资产获得很好的增长,就是财产与收入有很好的增长。
像股指期货这类产品推出来,包括融资方式的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速了市场的下跌,因为股指期货这个产品本身没有这个功能,是做空还是做多,但是它在一定环境下会加速一种趋势的变化,比如说这个环境是一个空的环境,是一个不利的环境,它会使股值下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它也是股市下跌的助推器。
我始终认为政府的政策一定要注重公平性,一方面要有大家积极性去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一些政策也要适当地体现社会公平,所以房地产税有利于打击投机行为。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重复征税,比如说土地出让金那么高还要征税,那就有问题了,因为意味着你已经征了,那再征就不合理了,征可以,但不要重复征。
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专门发布了一个报告,针对2010年市场整体走势的报告。我们提出,2010年中国市场指数变动幅度是2400—4100,当然现在已经快到我们的底线了,但是离上线还很远。我的意思就是下半年不要太悲观,我刚才说了五个方面影响了市场的下跌,但是下半年还是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会出现。
出了问题,环节很多,有些人仅仅把它归结为发行审核这道关,这也有失公允,我认为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保荐人,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初审、发审这块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连带责任要建立起来,比如说保荐人永远不能进入市场,包括这家公司永远跟资本市场无关,那要根据责任,比如初审有没有问题,如果中间有某种串通,那就违法了,要根据性质的不同。
房子不是我最主要的资产,我觉得有一套就挺好的,最重要的还是金融资产,因为金融资产从长期来看,一定能提供高于社会平均的收益率。拿一个最简单的比,你现在有了钱,比如我很保守,我这些年加起来挣了50万块钱,那要做什么,以前可能要存在工商银行,它是市值最大的影响,它没有风险,当然银行会给你提供利息,你的收益是能够算出来的。那如果还有50万,那你去买工商银行的股票,比如现在是4.4元,你买,加上定期存款两年,你也买两年,那你可以比较一下哪个收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