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扩散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使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受此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能不能科学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关系我们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全力将眼前的危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机遇。
一、科学发展观是国企应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武器
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了坚持科学发展的外在机遇和外在压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了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在机遇和内在动力。应牢牢把握这两个机遇,变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以科学发展之策,应对金融危机之害;用科学发展之机,树科学发展之为;以科学发展之路,立科学发展之业。
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主动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整体发展,构筑“和谐金隅”。通过战略布局的科学实施、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结构调整的大力推进等措施,使金隅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1-10月份,完成营业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35.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85.6%,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业绩,并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关键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由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到自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金隅特色之路”。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武器。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挑战,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对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的冲击较大,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较少;对没有知识产权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冲击较大,对具有自主品牌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冲击较少;对外贸出口型企业冲击较大,对本土内贸型企业冲击较少。虽然这种冲击对眼前的经济发展带来某些影响,但从实质和长远看,有利于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全力将眼前的危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机遇,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敏锐、牢牢地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使发展中的一些隐性问题与潜在不足愈发显性化,并且已经成为集团实现更大发展的羁绊甚至障碍。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和妥善解决问题,以化解风险、渡过难关、确保发展。这既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之策,也是国企最大的科学发展实践。
二、“三个更加” 不断深化科学发展理念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确定的主题是:“结构更加优化、效益更加显著、发展更加和谐。”这是国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之策,也是国企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结构更加优化,既是“效益更加显著”的重要基础,也是国企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构具有复杂性,包括产业板块之间的比例关系、板块内部不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不仅指企业产品结构,也指企业组织结构;涉及产品链的宽度和长度,等等。结构具有动态性,不同的结构适应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断优化结构以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优化结构具有“治本性”,保增长与调结构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保增长是“治标”,属短期目标,而调结构是“治本”的长期目标,只有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才能事半功倍。因此,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实现“结构更加优化”,才能实现经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效益更加显著。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实现国企自身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公众形象、实现良好经营业绩的预期,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这也是“发展更加和谐”的必要条件。一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抓好“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以利润为第一目标。利润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利润的增长如无源之水,没有效益的发展则大而不强。因此,利润指标应成为绩效考核的重中之重,所有的项目投资建设都要将投资收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坚持以“三效合一”为第一原则。国企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强调经济效益,不是要排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好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认真统筹兼顾好、均衡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
——发展更加和谐。包括以团队和谐、上下和谐、结构和谐、干群和谐等为内容的内部和谐,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企业效益与公共利益和谐等为标志的外部和谐。一是要正确认识和谐的具体含义,即:和谐的根本是对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同,始终坚守“信用、责任、尊重”的核心价值观,不论形势如何变化都始终予以坚持;和谐的关键是主要领导同志公道正派,各级领导干部在人品、党性、官德统一上率先垂范;和谐的基础是团队动作协调、上下目标统一、企业均衡发展;和谐的保障是工作流程简约而不简单、决策严谨而不烦琐、执行高效而不盲动;和谐的真谛是原则上坚定、利益上互让、性格上包容。只有人人都珍惜和谐、营造和谐,集团才能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二是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共融、共享、共赢、共荣”的发展理念,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把企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职工群众。三是要不断提升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水平,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国企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环保项目建设方面实现长足进步;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展作为实现外部和谐的重要途径,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四是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妥善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国企更好更快发展奠定更加和谐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