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作者: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干部 李昶
2009-09-18
打印

    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实力,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本文从如何解决“提高效率、注重自律”问题着手,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机制和动力做一些探讨。

    一、实现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提高效率、注重自律”问题

    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下一步往何处去?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

    在当今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企业不仅有存在发展的现实性要求,更要确保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国有企业总体竞争实力这一目标,认真研究改革方向,准确把握发展走向,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努力解决提高效率和注重自律两个课题,确保国有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只有解决好提高效率、注重自律两大课题,现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践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要注重自律,就必须把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作为做好国有企业工作的基本要求。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回报,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动力和原因。国有企业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惟其如此,国有企业才能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换言之,就是要以“经济人”的动力和机制,让国有企业尽最大限度的努力去创造利润,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

    同时,国有企业又具备一般企业不具备的特点:国有企业资产上是国有独资或国有资产控股,行政管理、体制管理上与一般企业也有不同之处。这些特殊的情况决定了国有企业除了市场条件下一般企业创造利润的作用外,还有其作为“社会人”的特殊使命:就是要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满足社会公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因此,“注重自律”就成为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的基本课题,是国有企业一定要做好的“必修课”。因此,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国有经济特殊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对于国有企业解决“提高效率、注重自律”问题,对于保持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正确解决“提高效率、注重自律”问题,保证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在国家利益、社会公益、企业利益之间应如何把握、如何取舍?合理而正确的选择,应是在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益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自身的正当利益。然而,在实践中如何保证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动力的市场主体(含国有企业)不偏离、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呢?从企业发展的内部机制角度着眼,解决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立利益约束机制,解决注重自律的问题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益。在利益追求过程中,作为市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追求难免不尽一致。这时,重要的是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即找到平衡各方矛盾的切入点,发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契合点,最终把握好各方利益的平衡。也就是要合理平衡各方利益之间相互冲突的度,寻求到各方能最终接受的临界点,把矛盾和问题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企业受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

    另一种情形,是当各方利益在某一层面或领域是对抗性冲突时,即必须在众多利益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无法找到平衡点时,处理的原则是什么呢?国有企业应站在国家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高度,保护合法利益,抑制非法利益,并能正确衡量和配置不同的合法利益。当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又考虑到不损害企业、个人的合法利益;在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使特定人的局部利益服从多数人的共同整体利益;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立足当前多数人现实利益去平衡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并注意兼顾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以上是在各方利益不一致时,如何通过利益约束机制,解决“注重自律”的问题。为此,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设计中,应关注利益约束机制的建立,以“他律”保障“自律”,使国有企业能按照正确合理的利益处理原则行事,切实履行国有经济成分的社会作用和责任。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方法使用是有条件的,或是在非常规状态下使用,或是在改革处于剧烈变动阶段采用,或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对策,其最终目的仍是要从根本上保护经济社会的整体长远利益,从而使每个个体受惠。

    (二)建立利益促进机制,解决提高效率的问题

    如果说约束机制是着眼于利益存量的调整,是特定时期的特殊做法;那么,我们也可以从利益增量入手,建立一套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公众利益等相互促进(正相关、正反馈)的动力机制,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管理的自组织化,形成各要素自我推动的机制,以实现自组织系统内多方要素共赢,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即,要建立一套自动提高效率的机制,通过把蛋糕做大,保证各方在最大程度上受益,达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此,值得借鉴的是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被简称为“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制度设计,几乎一夜之间就把旧体制下几十年无法解决的吃饱饭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奥秘就在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蕴涵了农民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互促进(正相关、正反馈)的动力机制。在农民追求自身利益、种地积极性空前迸发的同时,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自然也得到了根本的保证。而在旧有的体制下,农民对国家利益只是有表面的共识,实际种地的积极性却难以调动,因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不紧密。由此可见,系统内部各种利益要素相互促进(正相关、正反馈)的动力机制,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提高效率”的问题,从而最终保证了各方的利益。

    根据建立各种利益要素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这一总体思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在进行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设计时,应该有意识地朝这一方向进行探索和努力。比如: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考虑到作为投资性的国有资产,需要有出资人代表行使出资人权利,维护出资人(国家)利益,要通过经营活动取得回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是否称职尽责,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关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管理者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考核、奖惩、问责等手段,保证企业管理者有足够的动力为国有资产负责。又如:在集团化国企实行母子公司改制时,要考虑如何既理顺产权,又保证子公司的实际受益,通过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在子公司实现其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通过母子公司利益的正反馈机制自然地实现母公司的利益。当然,还有诸如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等诸多需要关注的方面。但是,所有这些改革举措和制度设计都应围绕一个大方向,即建立一套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客户利益、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公众利益等各种利益要素相互促进(正相关、正反馈)的动力机制,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管理的自组织化,形成自动推进性系统,从而增强国有企业总体竞争实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率。

    在国有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设计中,需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要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国有企业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新路。如:在国有独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时,既要考虑资本配置资源条件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性设计;更要认识到国有独资条件下,强化监管形式的特殊性,防止照搬照抄,做到既能加强监管,又能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