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央企应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扛鼎人

来源:《企业文明》作者: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 王建华
2012-05-16
打印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世界经济遭遇金融危机而陷入泥潭,但是,全球科技和创新发展的格局仍在加速调整,不仅在遭受金融危机困扰的国家,就连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发力,要在科技创新中争抢一席之地。以2011年为例,欧美主要国家,韩国、日本、印度等都将创新作为其国家战略,以便于抓住机遇,在大力推动创新的同时,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在全球化的创新浪潮下,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作为中国产业代表的央企擎起合作创新的大旗,凸显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团结产学研各界,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努力引领创新趋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强盛的实体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进入新阶段

  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历史,始于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前端。产学研合作在技术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支持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中国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时期。首先是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这一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府推动型为特点的产学研合作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内开展。其次是转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这一时期,产学研合作逐步由政府推动型过渡为相关方利益驱使型,从而产生了活跃的技术需求和供给市场,产学研合作得以迅速发展。第三是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在原有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较低层次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产学研合作进入了一个市场拉动与科技驱动联合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处于第四个阶段,即跨越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在政策、资金上的保障力度,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出现了联合技术攻关、共建工程中心等较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形式。“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产学研向市场化、长期化、一体化方向发展。2006年12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并于2007年正式启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综合来看,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促进经济、教育、科技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中国产学研合作呈现出四个新特点:合作的层次不断提高,合作的形式不断创新,合作的趋向更加市场化,合作的路径更加多样化。当前中国产学研合作主要有六种模式: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地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实践表明,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道路。其要义是: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应用和用户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产学研合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在国家宏观战略层面上一再强调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强调,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要“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作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上升到战略高度之一的标志是,2007年年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正式成立,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平台,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合作各方互动共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以来,做了以下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启动建立了全国的产学研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二是支持建立了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现代农业、转化医学、快堆技术、新材料、LED、肿瘤微创、金融创新等20多个全国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认定和推动了一批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试点;四是加强了咨询服务,建立了10个高层的专家委员会,并配合产学研界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为创新国策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的议案”;五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每年组织评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成果奖和突出贡献奖”,并予以表彰;六是按照国务委员刘延东对促进会提出的“要把企业服务放在首位”的指示精神,为一批企业举办了自主创新成果专题报告会和对接会;七是与科技部合作进行了产学研界创新人才的培训工作;八是开展了国际产学研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筹建国际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九是促进会与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深圳市政府联合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成为中国推进产学研合作年度盛会。李克强、张德江、刘延东以及曾培炎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给大会发来贺信,给予重要指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以及10多个相关部委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给产学研合作工作以极大的鼓励。刘延东同志在贺信中向与会代表提出希望:“希望你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实效,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从现实来看,中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以国家科技奖励为例,在27年来的所有9 087个获奖项目中,有470个项目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即申报单位包括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种类型。从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占当年获奖项目总数的比例来看,总趋势是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强,令人欣慰。比如:1985年这个比例是2.64%,到了2011年这个比例高达17.57%,是27年来最高的比例。从2008年开始,连续4年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的比例都超过10%,其中,企业为第一单位的有132个项目,占470个产学研项目的28%。

  需要关注产学研合作的三大问题

  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中,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以19%的年增长率大幅度增长,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迅速增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多种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产学研合作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推进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中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难点。当前,通过产学研各方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形成技术创新合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尚需着重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产学研合作缺乏激励机制和利益保障的问题。目前,产学研合作的成效未纳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奖励机制,产学研合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中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因为科技成果定价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产学研各方在合作创新中各自的投入以及客观地评价产学研各方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各方面的绩效,无形资产的评估结论难以得到各方的认同,导致成果转化难以操作,转让关系不够彻底,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产学研各方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深度合作形成了不少障碍。

  二是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松散的问题。产学研结合涉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不同的实体,在管理体制上,产学研各方存在着条块分割情况,导致目前中国产学研结合内部的组织管理不适应创新活动的规律,缺乏管理合作能力。在实践中体现为:对合作的目标认同不一;研究方与企业人员不能有效配合;信息交流受限,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到位。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政府,没有一定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和共同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还没完全体现出来,作为技术资源提供者的高校科研院所在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还存在较大潜力,需要进一步发挥和改进。

  三是产学研合作缺乏风险共担机制的问题。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都还不完全具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难以完全从企业获得。政府虽然加大了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建立适合产学研创新利益和风险分担的责任机制。产学研合作各方投入的资金、科技成果、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和流向缺乏监管和风险评估,往往是根据投资多少、收益多少、项目的负责与否等来确定风险承担的额度,未能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导致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性不强。

  对策:以央企为扛鼎人引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

  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即是在产学研合作中缺乏真正的扛鼎人,不能擎起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大旗,让产学研合作的“长龙”腾空而起。央企大都是产业发展中的领军企业,无论从规模、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布局,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一般中小企业不可相比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要突出产业的主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作为中国产业代表的央企,是扛鼎的最佳人选。

  从央企的创新需求来看,有着强烈的动力。在国家层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对于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至关重要。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09年也指出:“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央企自主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自主创新也是中央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国家的要求与企业的愿望完全一致。因此,无论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央企都必须把自主创新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目前,中国企业包括央企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产学研层面,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比,企业的科技力量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低,研发机构少,创新能力薄弱,急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在科技创新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与重大的责任,这就需要与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央企在科技自主创新中已有明显的成效。“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硕果累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的16个重大专项中,中央企业承担和参与了14项。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累计拥有有效专利76 138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1 266项,占总量的27.9%。再以2011年的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来看,科技进步奖共219个获奖项目,其中,产学研三者结合的项目有50个。在产学研项目中,央企参与的项目有25个,非央企参与的有25个,各占50%。如果从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项目来看,所有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中,央企参与的项目有50%,已占“半壁江山”,成为创新“主体中的主体”。然而,自然科学奖产学研结合项目为零。这与该奖项注重基础研究,与现实的生产环节距离较远有关,但同时也说明中国在原始创新方面仍有待加强。

  从走出去战略来看,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但在新一轮的创新大潮中,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然有效地控制着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同时将产学研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让中国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2011年,英国政府提出要鼓励新的合作关系,继续探索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式。英国将实行新的创新券计划,专门面向那些以前没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过的中小企业。为了提升产业创新能力,2011年印度国家创新委员会与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印度的产学研创新计划,合作设立产业集成创新中心。该计划将在印度全国各地设立产业集成创新中心,将该地区具有优势产业的学校、科研机构和公司结合起来,共同研发并产业化。

  目前,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是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美国硅谷之所以能诞生苹果、惠普(微博)、英特尔(微博)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地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

  因此,加快以企业尤其是以央企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建立部际联席会议的方式,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三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开放的创新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应该看到,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产学研之间建立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由于大量的创新力量游离在企业之外,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这就需要确立企业尤其是央企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央企作为扛鼎人,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然,作为中国产学研合作的大环境,还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和支持引导力度;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向体制机制内的融合升华;积极建立国际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先进科技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产学研结合的新的生长点。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