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战略机遇期”应有的战略思考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刘卫平
2012-03-12
打印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所发生的变化正影响着世界的原有规则。如何顺应这种变化并达到新的平衡,挑战中国人的智慧。“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对于我们正确判断目前经济形势、制订正确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危机下中国的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实体经济下滑,外需降低,出口发生了困难。

  由于实体经济下滑,再加上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暴跌,使得中国企业存货调整的压力非常大;同时也造成消费需求萎缩和制造业生产萎缩,因此,对于能源和运输的需求迅速收缩。对于工业部门来说,需求下降,库存量非常大,从而制约了进一步的投资。这个调整期可能是相当长一段时间。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向好,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截至到去年年底,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达到22万亿元以上,负债大约是3.7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很低,消费潜力很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大约在59%左右。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速度放慢,实现利润会有一些困难,但企业没有过度负债,因而总体的基本面还是好的。金融业方面,过去几年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力度非常大。大银行上市,资本充足率在历史的高位,不良资产率在历史的低位。证券市场也在稳步前进。保险市场也是稳健的。国债余额约占GDP的20%,相比欧美国家70%左右的占比,还有很大的空间。

  此外,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现在的流动性非常充裕。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标志。中国面临着出口的压力,但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又处在发展阶段上,完全可以用刺激消费、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

  改革的方向

  与出口相比,中国在增加国内需求方面的潜力更大,在未来40—50年间,中国要扩大城镇化的步伐,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投资,而且也更多地走向城市型的经济,环保、高效。除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之外,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的更高层次的公共投资。因此,中国需要更好的战略来对公共支出进行融资。

  近几年来,中国需求结构中外部需求的比重是持续上升的,并伴随消费率回落,投资率上升。决定中国的高投资率和进出口率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储蓄率水平比较高。虽然高储蓄率是和人口结构相关的,但更重要的还是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因素。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资源价格的扭曲、落后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低汇率的安排以及资产所有制度都是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能否将国有企业红利制度用于社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保力度,并且进行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需要认识到,任何制度层面上的调整都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基本现实出发,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这种经济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经济发展要求政府以发展为导向并承担多种角色。必须识别出最优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对其提供融资社会服务。在这方面,需要发挥“开发性金融”服务于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金融开发平台的作用。在“十二五”时期应使“开发性金融”得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在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

  金融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现在还非常热衷于美元,希望能够把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这也是我们希望美元的价值不要那么快贬值的原因。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想要脱离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存在困难的,因为一些国家起初一直都是实行这样的政策,另外,我国的金融市场也不是特别的成熟。

  在汇率、储备等问题上中国是可以向世界有所贡献的。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关于中国的金融开放,因为市场可能存在失灵,而且美中之间协调一致的救市措施意味着政府会采取更多的干预和控制,这可能使中国在放松管制和开放金融方面放缓步伐。其次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这也是一个稳定的力量。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发现,中国的政策和亚洲的政策有着非常大的外部影响。中国和日本携手,帮助那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现在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最佳时期,并且要想国际化我们需要多样性,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只要中国继续成长,市场就会继续为中国所用,并且我们的可兑换性会增强,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货币之一。

  环境与能源

  中国在能源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能源消费增长过快。能源消费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但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也会引起其他问题,例如能源供不应求,同时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能源价格高涨,以及环境问题等。第二,能源没有实现多元化,以煤炭为主的趋势在加强。

  至于中国对环境问题的处理,正处于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这种战略上的调整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其他国家也曾经出现过,只是相对来说,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有如下特点。

  第一,快速扩张的经济总量带来了大量的污染排放,我们现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远远超过环境自净的能力。

  第二,整个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决定了目前环境污染的态势。当我们处在解决中国人的吃、穿问题的发展阶段,基本上是局部污染,然而进入重化工业以后,污染形势整体上在加剧。另外,压缩型的工业化过程有可能带来复合性的环境问题。

  第三,二元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也出现了二元化这样一种趋势。

  第四,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效率或者生态效率之低是人所共知的。

  第五,转移排放问题。世界银行有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说的是在28个行业里,重污染的七大行业,其排放的比例30年没有变化,所变化的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现在这些行业已经转移到中国。中国在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其实遭受着巨大的生态逆差。我国进出口产品的内含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的1/3左右,它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目前日本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同时还有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问题。总之,全球化也带给中国巨大的废气越境转移问题。

  经济危机对能源产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金融危机,世界实际能源消费增长下滑,但有可能再过几年后,当危机缓解时,世界能源又出现一个高增长期。对于中国来讲,还有一些新的趋势,这些趋势影响到当前的能源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

  第一,能源需求下降。特别是电力石油煤炭等需求下降非常快。一是电力的设备利用小时数在急剧地下降,蕴含着劳动生产率也要下降,同时因为这个需求下降,过去提出来的一些优化发展结构、清洁能源等政策就受到冲击。二是石油需求由前段时间的供不应求转化为目前的需求略不足,出现了石油公司压库等问题。这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像石油的成品油是由炼油行业提供的,现在炼油行业很多产能的扩张受到了很大压制。三是煤炭需求下降。

  第二,能源价格下行。国际的价格在下行,但是国内的价格下降幅度不是很大,给政策的选择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从2003、2004年开始,中国希望通过经济刺激,调整和理顺能源价格,进一步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资源的节约等。但能源价格现在下降,就为政策的选择出了难题。

  第三,能源行业的效益也在下滑。有一些能源企业经营困难,这些企业的困难对能源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因为能源行业的投资是周期性的,有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投资一个电力行业要两三年,海上石油投资周期时间更长。效益下滑就影响新一轮的投入,这样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影响。

  机遇与挑战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中国能源发展也是有一些机遇的。

  第一个方面是扩内需保增长,它给加大能源行业的投入带来了机会。国家确定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也确定了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在投资领域已经把能源确定为一个投资的重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投资要考虑长远,考虑能源行业今后的发展,比如对石油行业的投资,要考虑中国以后要利用国际资源。

  第三个方面是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机遇,有利于能源体制的改革。前几年能源供求关系比较紧张,国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应付煤、电、运这些应急的事情上,现在可以静下心来考虑推出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措施。

  中国的经济发展靠的是出口拉动、投资驱动,由此不可避免地大量消耗资源乃至破坏环境。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出口的下降、外资的减少应该对中国的资源环境,有着一个正面的效应。最近几个月发电量的减少、钢铁生产的减少、建筑材料生产的减少,无疑减少了污染物产生的总量和速度。这的确为中国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第一,地方政府对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投资的减少,原因可能是企业利润的减少,政府税收、排污收费的减少和对于其他投资的挤占。

  第二,支持环境保护的队伍和能力建设方面的资金的减少。

  第三,方兴未艾的环保产业可能变得更加脆弱。

  第四,需要考虑我国应对经济下滑的这些措施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地方政府的18万亿元的应对措施,应当包括环境、公共设施的投资,节能减排的投资以及能力建设的投资。而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刺激诸如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并迅速地传导到电力、交通、煤炭等国民经济的命脉部门。而这些行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如果不加控制,应对经济下滑的这些措施会为中国的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此外,我们现在大规模地快速上项目的过程中,无论是发改委还是环保部,已经倍感压力,其项目环境评价的标准、质量和措施,有可能会大打折扣。

  应对措施

  中国目前既要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又要坚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需要选择一条比较好的道路,因此,下述政策选择就是必需的。

  第一,政策着眼点首先要注意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防止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又从宏观的角度,不要让它下降很快,否则,就会积累更多的问题,同时也对当前刺激经济不利。

  第二,坚持节能减排的政策。这一政策在金融危机以后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比如过去抑制高耗能行业出口的政策,抑制高污染行业出口的政策,危机后都在放松,致使节能减排的力度在减少。坚持节能减排就是不能放松这些政策,或者重新调整已经放松了的政策。

  第三,把调整能源结构作为一个主攻方向,作为一个主线。增加新的投资,必须要考虑能源结构调整。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