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继续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顺利完成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任务,从而实现稳中求进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以来,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办法密集出台,从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到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从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并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着力解决一些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一
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适应形势新变化,把发展与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党和人民经历和战胜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风雷激荡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决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破解发展的难题、增强发展的活力,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法宝。
判断改革成功不成功,要靠实践来回答。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健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收入分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卫生、教育、文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职能转变、信息公开等政府自身改革取得明显进步。财税、金融、价格、国有企业、农村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我们把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与经济改革协调推进,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比翼齐飞,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改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深化改革是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破解发展难题、发掘增长潜力的迫切要求。从国际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国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争取更大利益的需要,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展开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加快改革创新,努力形成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掌握发展主动权的体制机制。从国内情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这恰恰说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除,深层次改革还没有到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必须转方式,而转方式最大的瓶颈制约在体制机制障碍,许多方面不改革就难以转变和发展。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把发展与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二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不加快改革,就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期,丧失已有的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十二五”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不加快改革,就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期,丧失已有的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不少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要靠改革创新扫除体制机制障碍。体制改革滞后、技术创新薄弱,带来要素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导致经济发展失衡。扩内需、稳增长,就要通过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拓宽内需增长空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前行。又如,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要靠改革创新释放出强劲活力。增强自主增长能力,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经济自主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再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要靠改革创新营造一个好环境。应对今年的经济困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放活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都要靠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等领域,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毫不动摇地继续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赢得发展机遇,确保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
从改革全局来看,突破重要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对推进改革大业、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至关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工作,特别是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注重改革的综合配套和统筹协调,注重改革的重点突破和难点攻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是解决矛盾和克服困难的突破口。从改革全局来看,关键环节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重要领域关系到改革成败,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突破重要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将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对推进改革大业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本身就是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的顺序展开。在渐进式的改革之路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问题。医疗、教育、社保,每一项举措的推进,都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财税体制、户籍制度、收入分配,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涉及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上不断攻坚克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也考验着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比如,医改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大改革。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方迎难而上、协力同心,探索符合国情的医改路径和体制机制,取得了明显进展,五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保网,促进了社会公平,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下一步任务仍然艰巨,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一步深化医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是把转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每个人的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我们必须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抓住医保、医药、医疗3个重点环节,实行“三轮驱动”,努力寻求更大突破,推动建立惠及全民符合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要实现这一切,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更高。
重点领域需要重点突破。只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才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才能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只有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才能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只有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才能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只有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从这些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出发,《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改革的若干项重点任务。从这些重点任务看,无论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还是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无论是深化价格改革,还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无论是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还是加快推进政府改革,这些领域都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的挑战。面对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深化改革、加大攻坚力度,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