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是发展,这不仅因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靠发展,而且因为贫穷本身就会带来环境破坏,造成发展不可持续。贫困地区一般自然条件较差,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毁林开荒、伐薪烧材,导致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反过来又加剧贫困。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发展起来,使人们摆脱贫困,打破贫困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恶性循环。要发展起来,就要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用现代理念和机制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并融入社会经济大循环,发挥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在分工、交换、合作、竞争中提高经济效率。这也就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改革生产方式,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但是,工业化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不仅不发展会破坏环境,发展与保护环境也存在某种矛盾。18世纪中期以来的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使人类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因为传统工业化所采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太多的资源,排放了太多的污染物。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资源和环境要素相对于当时的生产能力非常丰富,甚至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因而价格低廉,污染排放甚至不需要成本。但随着生产规模呈几何级数扩张,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急剧增长,终于逼近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极限。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日益严重,这种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启动更高层面的改革,在市场主体的利益权衡中加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权重,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人们的利益追求,使发展走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和经济路线。
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型关键阶段的我国而言,这方面的改革任务尤为艰巨繁重。首当其冲的是进一步改革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产品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成本。这无疑会带来资源产品价格调整,但应强调,改革并不仅仅是涨价,更不能用涨价代替改革。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只是表面现象,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起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唯一途径,也是改善资源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市场竞争机制,而只是单纯的价格上涨,这样的“改革”就只是一种利益转移——把消费者的利益转移给生产者。它可能会对抑制消费有一些作用,但并不能促使生产者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者甚至会由于更容易获得利润而丧失节约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
就资源节约来说,改革的实质在于引入竞争、完善市场机制;就环境保护来说,同样需要通过建立市场机制、通过竞争实现对环境的科学利用和保护修复。但这方面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建立产权制度,更为复杂。因为自古以来,生态环境都是一种公共产品,没有产权归属,人们可以随意使用而无须付费。但是,随着人口增长、污染加剧,良好的生态环境已从可以无限供给变为越来越稀缺,必须通过有偿使用和竞争才能选出能够最有效使用它的市场主体,才能促使市场主体保护环境。同时,生态环境是有价的,就可以催生出良好生态环境的供给者,通过出售排放权、维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来获取利益,从而建立生态环境的交易机制和修复机制。比如,碳排放交易以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而市场化的环保机制的形成须以环境产权制度的建立为前提,以使良好环境的贡献者获益、侵害者受罚、搭便车者付费、受损者得到补偿。
可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行政规制、法律规范必不可少,但基础是建立市场机制。只有通过改革,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才能促使市场主体出于自身利益追求主动寻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