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多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今年6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明确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这是在深刻把握当代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作出的重要判断。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情、把握发展阶段规律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创新驱动道路。
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指出,“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回顾近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创新都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特别是二战以来,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的趋势日渐趋同,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知识和技术的竞争。
创新是抓住市场机会,成功实现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科技进步只有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有很多技术在实验室取得了突破,甚至获得了专利,但不一定能产生创新价值。美国柯达公司是数码照相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但公司整体战略未能根据市场变化实现从胶片技术向数码技术的转型,最终走向失败。近十年来,一些日本大企业竞争力下降,并不是技术上的缺失,而是缺乏对全球市场变化和需求结构调整的整体把握。
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结合。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和德国、20世纪的日本成功实现赶超,既是应用先进技术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也是市场、财税、金融、教育、科技、知识产权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的结果。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实现创新驱动是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创新驱动是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必经之路。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等都是测度一个国家是否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指标。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韩国都是在遭遇大的资源压力和困境,在劳动力短缺、能源成本高涨、资源禀赋弱的情况下实现创新驱动转型,而且它们都是在持续高速增长20多年,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形势下主动决策的结果。
二、创新驱动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靠改革,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二是靠开放,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迅速发展出口产业,积极参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以大规模使用劳动力资源、矿能资源、水土资源为主的要素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时至今日,要素驱动模式难以为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一,就是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创新驱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红利已开始消减,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减弱;随着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兴起,承接国外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加大,技术引进受到更多限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创新驱动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现代社会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较量。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会出现新一轮复苏和繁荣,而依靠创新形成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本轮复苏的重要特征。因此,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更加重视国家创新战略,希望通过创新实现经济振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当前我国必须加快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跟随为主向引领发展转变。
创新驱动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丰富,而最根本的是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城镇化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是我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优势和机遇,而实现创新驱动是实现高水平城镇化和服务业比重提高的基础条件。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三、我国实现创新驱动转变的基础和制约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具备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基础条件。一是已有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我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不仅钢铁、汽车等多种工业品产量和消费量居全球第一,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也全球领先,并在高速铁路、移动通讯等领域掌握了发展主动权。二是创新型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610亿元,占GDP比例达1.83%,比2005年提高了0.52个百分点;当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达35.1万件,比上年增长36.1%,占授权发明专利总量的50.4%,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杂交水稻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国家级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集聚和催化作用。三是积累了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本,高校年均毕业生超过60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规模居世界第一。四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创新驱动转变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投资和消费结构升级,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将为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五是积累了集聚优势力量实现关键领域突破的经验和信心。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突破到第四代演进标准得到国际认可,我国的制度优势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下一步实现创新驱动转变增强了信心。
但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转变仍然面临很多制约。一是传统发展模式存在巨大惯性。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加工制造,重化工业扩张快,高技术产业比重低,核心技术缺乏,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二是有利于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还不完善。粗放式发展的企业付出代价过低,合理的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形成;创新发展的资源供给不足,企业创新人才缺乏,风险投资等符合创新特点的金融体系还不发达,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久未解决,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落实困难。三是创新的组织模式还需优化。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科技研发与企业创新活动相互脱节,产学研合作不畅,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四是支持创新的市场环境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仍需加强,标准体系尚待完善,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应用仍然受到各种制约,鼓励创新的产用协作机制不足。五是创新文化欠缺。尚未形成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急功近利、因循守旧、造假浮夸的不良现象仍然存在。
四、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道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立足国情,统筹兼顾,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创新、政府与市场、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最关键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是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集中体现。要从推进创新驱动转型的全局高度,统筹部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各项工作,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一是要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协调,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向高端延伸产业链条。二是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制造业的整体升级。三是充分利用生物、信息等先进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四是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新兴服务业态,大幅提升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要建立以效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使政府投资更有效地支持创新。大幅放宽新兴产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减少对处于培育期的新兴产业技术路线的干预,给企业创新留足空间;以提高粗放式发展代价为目标,形成更合理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力实施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加快创新驱动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标准体系,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使创新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创新管理体制和协调推进机制。
以内需市场为支撑,形成内生驱动的发展模式。将扩大居民消费、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举措与科技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依托大市场优势,在智能化基础设施、通信网络等领域积极推进系统性技术创新。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快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促进信息消费。加快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生物技术、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应用的顶层设计和产用协调。
以政策创新为保障,鼓励和引导创新创业。构建以促进创新需求、激发创新活力、分担创新风险、集聚创新资源为目标的政策体系,形成“创新友好型”的政策法规环境。完善鼓励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逐步加大力度,并逐步法制化。
以创新文化为引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活力。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同时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要构建关注创新的社会氛围和宽容失败的评价机制,激励创新意识,提倡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将培育创新文化与培养创新人才紧密结合,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褒奖,创新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