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和确立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的新定位,是“十二五”规划的新要求。为此,要推动以下转变:从被动接受国际分工安排到主动组织国际分工;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到全方位的产业价值链竞争与合作;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到形成人力资源竞争新优势;从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从国际分工体系的加入者到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把握国际分工新定位,确立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方面工作的有效推进必将有利于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
从被动接受国际分工安排到主动组织国际分工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这就表明,我国正在力求推动由国际分工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合作者、组织者的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寻求国际分工新定位的中心内容之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时机,正好面临由发达国家推动的、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大转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全方位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在全球范围内重组国际分工格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虽然从内部来说是主动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但从国际分工体系调整的角度来说,则主要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位置。最初是珠三角的“三来一补”形式,接受境外厂商的加工生产指令。后来是“三资”企业,接受境外产品生产、资金、技术、设备等的转移。总之,这种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将其不盈利或前途不大的产业和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而我国则借助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接纳这种转移。至于转移哪些、怎么转移、利益分割等,我国并没有太多的主动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在国际上位次的不断提升,形成了两个突出需要:一方面是对外开放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对资源、市场、产业发展空间、收入提高空间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仅仅靠被动地等待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经济成长的需要。因此,我国需要按照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地拓展国际分工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尝试发挥国际分工组织者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的需要。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国际分工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走出去”的数量和力度不断扩展,与各方的利益交汇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国际分工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发挥主导和组织的作用。
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到全方位的产业价值链竞争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工业化、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分工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早是工业化国家与传统农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工业化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传统农业国家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二战”后,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开,各国之间主要按照工业生产的产业链进行分工。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则主要是以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为导向,把成本高的分工环节转移出去,把收益高的分工环节保留下来或控制在自己手中。我国经济在对外开放的短短30年时间里,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国际分工演变历程,即从参与产品的分工为主,到参与产业链的分工为主,再到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为主。现在,我国经济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的低端。把握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的新定位,其中一个主要内涵,就是要逐步提升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转向全方位参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与合作。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提升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要“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延长国内增值链条。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鼓励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 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是对外开放的领头羊。沿海地区今后对外开放的任务,代表了我国今后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今后至少从国家政策这个层面来说,我国将以不断提升本国经济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为基本导向,在创新研发、资本经营、先进制造、服务营销等价值链环节,全方位地提升竞争力。
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到形成人力资源竞争新优势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在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同时,要“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而这些新优势的形成,恰恰完全是以雄厚而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的。
我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及由此形成的产品低成本优势,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现在这一构成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基础,正在遇到严峻的挑战。作为一种趋势,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不可逆的。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将逐渐失去其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既要兼顾增加就业,又要兼顾增加收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设法把劳动力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变成为人力资源雄厚的竞争优势。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升产业价值链竞争力,以高附加值、高收入来抵消日益提高的劳动力成本。由此,虽然我国大陆经济可以继续长期保有劳动力资源雄厚的优势,但在国际分工中,则将逐渐以优质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取代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成为国际分工新定位的基础支撑。
从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际分工是产业的分工,而不是企业的分工。因此,虽然企业竞争力是把握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新定位的基础,但真正考验的是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整合其内部资源形成的,而产业竞争力则是一个产业整合其产业组织(产业内部大中小企业)而形成的,是一个经济体中一个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塑造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却处在刚刚起步的状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中国自己真正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要真正具有产业组织力、领导力,能够有效地整合产业内部的各个企业和资源,有效地形成产业竞争的合力,从而有效地确立在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强有力的地位和影响。有学者指出:立顿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在很多国家都设立了分公司,其规模是中国茶商无法望其项背的。该公司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市场营销等都非常值得借鉴。而我国的茶产业,恰恰就缺乏这样的行业领导者、产业组织者来整合产业资源,带领大家走向国际市场,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获得国际分工的有利定位。这是把握国际分工新定位急需推动的工作。
从国际分工体系的加入者到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改善国际分工体系,不仅仅是企业和行业的事情,也需要我国各级政府认识到位,积极促进,有效服务,统筹调控。“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这也就是说,我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角色,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加入者,转变为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我们需要明确认识到,我国经济需要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由被动者向主动者的历史性的角色转变,并且要积极自觉地适应和推动这种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政府的领导、推动和调控引导作用不可或缺。
这方面的工作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国际方面,对外方面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阐述: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合理化。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修订制定,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是国内方面。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参与国际分工要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国际市场、资源、资金、技术、人才,配合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拉动我国企业技术、管理创新,带动我国的企业和产业更好地走出去,等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当更加积极地把有效利用国际分工的因素考虑进来,适度考虑国际国内分工的统筹问题。
第三是配合我国国际分工新定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产业政策的调整方面,扩大国际分工参与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有效维护我国产业安全方面,投融资体制改革及对外投资保护方面,提供有效的政府咨询、服务、政策引导方面等做大量的工作。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