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彼得•巴克利教授谈企业的跨国路径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跨国公司将我国内陆地区也带入了全球竞争的浪潮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全球竞争的新形势对跨国公司提出了哪些要求?中国企业在新形势下能否抓住机会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变化对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转型有何影响?围绕这些话题,近日,记者对应邀来西南财经大学讲演的欧洲国际商务学会主席彼得•巴克利教授作了一番访谈。
记者:在您看来,全球经济的变化对跨国公司提出了哪些要求?能否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变化?
彼得•巴克利:全球竞争的新趋势带来很多变化。从市场需求角度,跨国公司再也不能用一款产品包打全球市场,企业的决策不得不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寻求平衡。为适应这种变化,跨国公司必须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伸缩性,成长为“世界工厂”。首先,“世界工厂”应具备迅速重新配置资源和顺利应对变化的能力。“世界工厂”面临的外部环境差别较大,时时刻刻可能发生变化,但其区位选择的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他们会将资金带到能产生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的要素市场中去,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其次,“世界工厂”的创新和知识管理策略是创造所有权优势,例如开发商标和其他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对保证跨国公司的成长壮大和实力巩固的重要性极为重要,这就是用品牌创造价值。我们可以用苹果公司生产的产品iPhone为例,诠释“世界工厂”的策略。“世界工厂”的价值创造服从“微笑曲线”,即属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是整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而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苹果公司将基础价值链开端的应用性研发、产品设计、商业化运作,中末端的广告宣传,末端的市场营销、品牌维护和管理以及售后服务部分保留在美国,芯片设计环节在英国、触摸屏生产在德国、芯片和半导体生产在韩国和荷兰,产品组装则在中国台湾等地完成。
记者: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也在进行着调整,呈现新的特点。在这种新趋势下,中国企业该如何走出国门,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
彼得•巴克利:在全球化进程中,过去美国一直起到主导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企业实力的快速增强,在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力量。有三种策略助推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工厂”。一是渐进主义,逐步建设“世界工厂”的各个要素;二是并购已有的“世界工厂”,比如中国联想并购IBM的笔记本业务;三是在国内建立定位于“世界工厂”的企业,对其实行国际化。中国企业大多处于国际化经营的起步阶段,全球化经验较少,因此逐步“走出去”是一种比较安全保险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的动机一般是寻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潜在市场,公司定位好“走出去”的目标后,可逐项建设要成为“世界工厂”的各项条件,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最终完全建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公司可以渐进地推行建设 “世界工厂”的要素,风险易于掌控,能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微调,不易遭受致命的打击;劣势在于,时间过程较长,不易掌握最好的机会和条件,且容易偏离最初的目标。
记者: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全球500强企业选择落户成都。在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的过程中,要吸引跨国公司将核心技术、研发基地以及区域中心落户到四川,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彼得•巴克利:比起引入新的企业,更重要的是经营好现有的企业。许多地方进行大量的宣传都是为了引进新的企业,但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应该努力与现有的企业取得合作,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现在不要问我们能做什么,而是问这些企业需要什么。要与他们接触并了解他们的企业结构,懂得理解他们的行为。过去,中国许多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低附加值和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但现在我们需要升级,就像“微笑曲线”所表示的,我们要引进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的企业。升级问题中最关键的是要面对企业,尤其是已经在中国的企业,看看他们到底在寻求什么。这些跨国企业需要的是高技术的员工和高质量的产品,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员工的教育背景和好的环境、好的基础设施。还要更关注市场力量的培养、物流渠道的培养等等。事实上,以上这些配套环境的完善,既是保持并经营好现有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吸引更多企业来四川的条件。 专家名片
彼得•巴克利,全球国际商务领域知名学者,曾担任世界国际商务学会(AIB)的主席,现任欧洲国际商务学会(EIBA)主席、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教授和商务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管理学会理事、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科发展顾问。他与卡森共同提出的“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成为国际商务理论的基石之一。目前,彼得•巴克利教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及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国际技术转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