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要:
“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国经济在吸取诸多教训、权衡诸多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未来,发展肯定还是硬道理,但对单纯高增长数字的心理依赖,对卖房卖地大拆大建的路径依赖,都必须渐渐摆脱。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大环境,中国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多一些坚定和自信,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多一些坚定和自信,该转的转,该调的调,实事求是,稳中求进。
中国经济增速跌破8%近日受到全球瞩目,唱空中国的声音一时间分贝更高了,而那些原本就相当活跃的反宏观调控者则像是找到了最好的由头,不失时机跳出来,极力渲染“中国经济不行了,房地产才是大救星”,等等。
对于“唱空”,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的,过去几十年中,即便是持续两位数增长,“中国经济崩溃论”也从未消失过。至于“困难”,中国人更是再熟悉不过的,仔细回想,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么多年来,中国又何尝有一时一刻“不难”呢?经历过那么多大事难事的洗礼,特别是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获得了成功,也付出了成本,今天,再把“破8”说成是了不得的事情,把“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说成是了不得的事情,并希望借此左右政策方向,未免太小看中国的抗压能力和判断能力了。
其实,无论是7.8%的上半年经济增速,还是7.6%的二季度经济增速,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地区局势麻烦丛生的大背景下都已经不算低了。更何况,我们不能忘了,中国经济减速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调控的结果,是为了消化前期通胀压力、房价泡沫所必须采取的举措,是为了“转方式、调结构”主动轻点的一脚刹车,是为了给解决更多深层矛盾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现在,经济形势不乏向好苗头,“稳增长”措施的效果也在慢慢显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但坚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依然可以运行在合理区间、目标区间、可控区间。
中国的发展的确需要一定速度,但国人对发展的关注点已经从速度更多地转到质量上来。中国的发展的确具有世界意义,但最重要的不在于统计学意义上跑出了多高的点,为拉动尚显萧条的西方经济做出了多大贡献,而在于每个点都是如何跑出来的,这样的增长是否健康可持续,是否带来了国人生活的真实改善。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心理共识,“房地产才是大救星”之类明显带有“威胁挟持”意味的说法,多发钞票泛滥流动性迅速刺激经济之类明显带有“饮鸩止渴”意味的做法,已经彻底失去市场了。
一个发展中大国,一定时期的粗放式增长难以避免,但粗放式增长累积下来的后遗症也显而易见。“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国经济在吸取诸多教训、权衡诸多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未来,发展肯定还是硬道理,但对单纯高增长数字的心理依赖,对卖房卖地大拆大建的路径依赖,都必须渐渐摆脱。应当看到,中国的发展并不缺后劲和空间,只要认识清楚、方向对头、付诸行动、坚持到底,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完全可能实现。通过不断优化“做蛋糕”、“分蛋糕”的方式,也完全可能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感受到甚至比两位数增长还要多的幸福。
对中国而言,城市化是发展的动力,这点没有改变。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是大势所趋,而且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乡村人口,但还有相当多的国民有强烈意愿进入城市生活,更重要的是,进入和即将进入城市的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和期待远不止目前这个水平。从相对简单的土地城市化、硬件设施城市化、行政身份城市化,到十分系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实质提升,从把城市一下子做大到把城市一点点做好,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大心力,却也在提供无穷无尽的契机。
对中国而言,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这点不会改变。多年来,中国制造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挣小钱挣得很辛苦很被动。产品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可替代性强,也让我们在愈发频繁的贸易摩擦中、在他国的故意找碴儿挑事儿中常常显得底气不足。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是中国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导权、提高劳动附加值的战略决策。从目前情况看,必须创新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不过,与政府主导上马创新项目、调配社会资源相比,我们现在更需要的,还是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更积极的财税政策引导广大企业自发搞创新,把创新做活做实,最终拿到市场上而非官员的办公桌上去接受检验。
对中国而言,实业是发展的基础,这点不应改变。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房价连涨、投机泛滥造成的巨大挤出效应,“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受到了破坏,也造成了“房地产绑架各行各业,人人都想涉足房地产业”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血液和信心重新回流进实体经济,回流进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让他们不仅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劳动报酬,也有能力实现发展壮大、产业升级,这既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坚定不移,也需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在内的支持政策真正给力。惟有实体经济的日子好过了、中小企业的日子好过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民生承诺才有了依托。
中国经济怎样发展、怎样调整,不会以一些噪音杂音和部分既得利益者的个人诉求为转移。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大环境,中国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多一些坚定和自信,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多一些坚定和自信,该转的转,该调的调,实事求是,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