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山西国企改革发展新亮点”系列报道(十):太化集团:“化学反应”催生的新活力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7-06-22
打印

    一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曾在市场经济中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但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又得以起死回生,而且找到一条新的振兴之路。

    太化巨变,缘何而变?改革开头难,关键是“事在人为”

    “一个企业要改革成功,领导班子很关键。”太化集团公司一位职工说。

    2003年,处于困境中的太化,迎来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如医生看病,望闻问切之后,开出了处方:只有加快改革步伐,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求得重生。

    改革是利益和权力的调整,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每一步都必须扎实而稳健。

    改革“先动人”,这对于一个关系盘根错节的老企业来说是个难题。然而,在太化集团公司仅用2天的时间,机关部门由20个压缩到9个,机关干部总数由200多人减到50人。没等关系说情,减员、换岗的工作已经就结束了。用董事长魏功的话,这叫“快刀斩乱麻”,否则“剪不断理还乱”。

    在机关改革的示范带动下,基层单位的改革进展迅速,通过全员竞争上岗、分流、充实基层等措施实现了减员一万人的目标,实现了“大集团、小机关、全服务”的改革目标。

    “改革的目的不是让职工下岗,没有饭吃。”总经理狄重阳说:“改革是让职工真正转变固有的传统观念,正确看待自己和工作岗位,到适合自己的、最需要人员的岗位上去。”

他们把职工再就业与技改发展项目紧密结合,每年将500名下岗职工充实到集团的氯碱、合成氨、焦化厂等改扩建项目中。不仅如此,从2004年开始,集团公司每年拿出20万元帮助100户困难家庭。

    俗话说,“事在人为”,太化集团公司通过减员增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帮助困难户让职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职工感受到了企业的关怀,看到了企业改革的信心,好的班子带出了好的队伍,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加强。改革是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就像一个企业的代言人,产品走出去了,企业的活力才会显现。改造提升有市场竞争力的大项目,投资抓好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太化果断调整产品结构,由化工原料生产向化工新型材料生产转变,建设中国化工新型材料基地。

    聚氯乙稀,俗称PVC,是太化的主要产品,太化氯碱由1万吨/年滚动技改产能扩至24万吨/年。其工艺和产品质量均创出全国一流水平。他们确定了走差异化的规模化道路,特殊型号和普通型号的比例达到5:5,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宝源公司就是一个佐证。这个一期工程与上海宝钢合作,以生产焦化粗苯加氢精制的化工项目。从2006年投产以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由8万吨技改到的30万吨,今年产品销售收入达5亿元。然而,这个公司连经理在内,职工总人数才65人。

    这一项目正是太化抓住了山西富煤的资源特征,与宝钢合作,从焦炭中提炼苯,大大降低了从石油提取苯的成本,在市场中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建成一套引进德国技术,全国单套能力最大的苯加氢装置,该公司也成为集团的四大支柱之一。

    同时新的领导班子在改革之初就大力实施“六链配电”、“3480”工程,把合成氨改造复产作为太化脱困发展的突破口,把氯碱、焦化、华源泉电化等强势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提升太化实力的重点进行项目新建和改造。

    银行历史债务问题是困扰太化发展的一大难题,它就像压在太化头顶上的一座山,严重制约着发展。新班子一上任,就主动与国家、省市金融部门联系沟通,重新树立诚信形象,赢得了各大银行的理解和支持。太化充分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和国家对银行部门的改革措施,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大力支持下,抓住机遇,两年甩掉历史债务12亿元,使资产负债率由过去的70%降到50%以下,减负取得了突出成效。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改革是出路,效果是行动的标准

    对劣势企业实行破产是太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生存无望的企业,太化的态度很明确:破产。他们认为,破产也是发展,符合国家有进有退的产业政策和改革政策。2004年,太化完成了电石厂破产,职工得到妥善安置。2005年开始实施磷肥厂、染料厂破产。2006年将实施溶剂厂、农药厂的破产。太化辅业改革全面推进,6所中小学校正式转交社会。剥离涉及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员工共计890余人。此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招聘制,向社会招聘一流人才,加快国企机制转变步伐,使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大转变,经营理念大转变,发展思维大转变,企业形成良性的改革发展机制。

    改制搞活是这些企业的出路。他们因地制宜,实行一厂一策,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整合,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推进产权多元化,鼓励职工持股,闲散资金参股,经营者多持股,逐步完成有机化工厂、技术中心、石化厂、硫酸等企业改制,把他们做强做精,创出了特色。

    橡胶一厂已完成搬迁改造,产品出口美国;橡胶二厂借助皇庙的旅游价值,在原址上进行皇庙的落架大修,今年皇庙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太化将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出台的搞好国有企业的13个配套文件。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实施辅业剥离改制,对国资三类资产进行划分,进行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改造。不断推进规范的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犹如一剂化学试剂,催生了太化的活力:2003年减亏5000万元;2004年一举扭亏连续五年巨额亏损的局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跨越了多年徘徊的10亿元门槛;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更是突破28亿元,跻身中国无机碱排头兵企业。

    如今,尝到了改革甜头的太化,正朝着建设焦油加工中心、危化品运输物流中心、危化品应急救援中心、C-化工加工中心、国内最大的粗苯加工中心和聚氯乙烯生产基地,朝着百亿太化、百年太化、绿色太化、和谐太化的目标迈进。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