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山西国企改革发展新亮点”系列报道(一):国资监管:“张”“弛”之间的保值增值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7-06-04
打印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省属企业经济总量和竞争实力迅速增强,取得了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由2004年全国排位第17前移到2006年第5、6位的成就。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1+13”国企改革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和“三个一批”改革思路的确定,我省掀起了新一轮国企改革高潮。为了配合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省委宣传部和省国资委组织有关媒体对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进行了采访,形成了一组稿件,本报从今日起以“山西国企改革发展新亮点”为主题,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专栏中进行系列报道。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它传递着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山西国有经济实力更进一步壮大了。

    来自省国资委的数据表明,2006年其所监管的35户省属企业与省国资委成立前的2003年相比,资产总额增长82.18%,达到3632.26亿元;净资产增长46.19%,达到1230.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80.53亿元,增长161.95%;实现利税311.6亿元,增长241.85%;实现利润123.52亿元,增长423.39%。

    2006年12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对全国31个地方国资委监管的1031户企业进行了统计排队,我省省属监管企业的总资产在全国的位置,由2004年初的第17位升至第6位,净资产、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在全国的排位均列第5位。

    这表明,成立仅仅3年,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国有企业改革在规范中深化

    改革是国有企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国资委成立3年来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

    2005年,省国资委牵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2006年初,由省领导带队,国资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到31个厅局、24户省属企业进行了调研,之后牵头制定了有关国企改革的13个配套文件;

    到2006年年底,审批了33户省属企业和34个部门共涉及773户子企业的总体改革方案。其中,拟做大做强的有227户,拟转制搞活的有370户,拟破产退出的有176户。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2005年,省国资委牵头协调同煤、阳煤、山西焦煤、晋城煤业、汾西矿业、霍州煤电等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签订了债转股协议;2006年同煤、潞安、大秦铁路等新股先后上市,共募集资金184.87亿元。太钢、三维等顺利实施股票定向增发工作。

    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推进了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迈出一大步。2006年,山西国际电力集团与韩国电力公社及德意志银行签订了引资53亿元的合作意向,拟组建合资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北方铜业已与韩国SK公司签订增资扩股事宜,引进资金10.3亿元,韩国SK公司持45%股份。同时,初步形成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规范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省属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全面推进。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共有辅业改制企业440户,目前已经完成改制或者分离的企业283户,占总数的64%;涉及总资产231.4亿,占总数的81%;净资产77.8亿,占总数的87%。在2004年和2005年完成两批共11户省属企业239所中小学校的移交协议签署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启动了包括部分厅局所属企业中小学在内的第三批分离移交中小学工作。目前省属企业310所中小学中签署移交协议累计302所,完成98.7%。

    ―――劣势企业破产重组步伐进一步加快。2006年向国家申报并列入建议名单的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有25户,今年要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计划14户。依法关闭破产的企业有176户,其中135户企业将实施破产,今年要完成80%。

    ■国有经济在调整中进一步壮大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影响到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影响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2006年,省国资委提出了“三个调整”的原则,即:对基础性优势产业的省属国有企业,在保证绝对控股地位前提下,通过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原则上不再保留国有独资企业;对战略性竞争行业,拓宽融资方式,以国有资本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盘活存量,大量吸纳、带动、调动社会资本,实现控股或相对控股;对一般性竞争行业的省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收缩战线,积极吸引各类投资者控股、参股,鼓励多种形式重组、改造,引导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

    而突破口则选择了发展大企业、大集团。

    同煤、山西焦煤、晋煤、潞安、阳煤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规模控制力、核心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50%以上。特别是山西焦化集团整体划入山西焦煤集团、阳煤集团控股三维集团,推进了煤―――焦―――化产业联动、规模经营,增强了山西焦煤、焦炭及煤化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打造了山西煤焦企业的航空母舰。

    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顺利投产,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产能,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517.99亿元,实现利润45.26亿元,无愧于山西企业的旗舰。

    太原矿机、山西煤机的净资产划入太重集团,联合7户煤炭企业出资入股,组建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提升了装备制造业的规模与效益。

    ■国有资产在监管中保值增值

    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年来,省国资委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

    省国资委主任张崇慧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是抓了“五个体系”的建设:

    一是加强了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建设。目前,全省11个市除晋中外都组建成立了国资委并开展工作。太原市国资委在推进国企改革上由单体改制全面转向整体创新,正在走出一条“放活―――解困―――重组―――创新―――做强”之路;长治市国资委推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全部进场交易,实现了国有产权转让的市场化运作。

    二是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起草了《山西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国有重点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省属企业中11户企业设立了总法律顾问,33户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增强了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三是加强了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出台《山西省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年度经营业绩确定和考核计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了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初步提出部分上市公司试行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建议办法。积极引导企业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合理拉开了管理、技术、生产操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并在防止企业内部收入分配过分悬殊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

    四是加强了财务监督和统计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监管企业和省直部门所属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健全了监管企业清产核资数据库;起草了《省属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省属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试点方案》等管理办法,并在省属企业进行了试点。

    五是加强了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起草了《山西省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实施办法》,办理完成省属企业资产评估核准和备案项目51项;制定《省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施办法》。2006年,省属监管企业通过选择确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实际转让国有产权22宗,交易金额3.3亿元,与评估值3.2亿元相比,增值率为3%。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