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晚,上海书展夜市迎客。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惊讶且感动,他没想到在中国上海拥有这么多热情读者。在刚刚结束的2010上海书展,勒•克莱齐奥一口气为排长队的读者签售了1500多本书。
这个全国性书展让上海满城书香,300多位国内外知名作家和各界专家会聚上海,参加由全国500多家机构主办的400项文化活动。连办8年的书展,门票总是10元,今年派送低保户和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的免费票就达2万张,江浙游客凭身份证就能入场——主办者志在打造一个公益性读书节。
其实,这座城市一直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5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电视节;7月,中国数码互动娱乐展、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8月,上海书展;9月,上海旅游节;10月,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艺术博览会……已形成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文化节庆,在这里此伏彼起。从静安寺到安福路,一连串剧场和话剧大厦组成的演出带一直让各地话剧迷们艳羡;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50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播远近;马戏城内的杂技大戏《时空之旅》“天天演”了7年,不出国门大赚外汇;上海大剧院热演被称为“开创国内音乐剧产业新时代”的《妈妈咪呀!》中文版;在浦东,创办于5年前的东方市民音乐会即将演满300场;兰心戏院里有列入“非遗”十周年的昆剧演出,新落成的文化广场内正举办夏季音乐节;隔江对望,富丽堂皇的世博文化中心由奔驰冠名、国际化团队运营,1.8万个座位常因热门演唱会而座无虚席……
这就是在文化上一直堪与北京双峰互补的上海。
文化,是这座东方大都市最让人着迷的部分,色彩缤纷,声部众多。其中,我们又分明能感受到一段和谐主调,一种上海独有的城市精神与文化气质,那就是海纳百川与追求卓越,是在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中步步催生的新“海派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要求上海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上海文化体制改革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切实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感,充分认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于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意义。”他还特别强调要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为此,“‘十二五’发展期间,上海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要继续保持领先,这是个硬指标”。
凭着这种清醒的文化自觉与坚定信念,上海文化事业坚持改革,做实基础,锐意创新,面向大众,建立长效机制,这座习惯于低调内敛的理性城市,正在迎来一次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新发展。
丰富多元的都市文化,藏着一个温暖的红色原点——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给海派文化再辉煌提供一个坚实支点
1.“上海创作”拥有旺盛的“红色激情”
上海书展很“红”——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背景的“石库门”书架上,有数十种红色出版物原本,还有《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毛泽东箴言》等红色书籍的首发和签售……
这抹突出的红色,是书展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和致敬,也是上海文化建设的一道凝重底色。
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上海创作”的红色大戏也十分出挑。上影集团出品的28集电视剧《开天辟地》,被誉为献礼“第一剧”,全景式展现了1920年至1927年中共初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看到信仰、青春和激情。中宣部和广电总局推荐的10部纪念建党重点献礼剧,有3部出自上海;7月央视一套黄金档,紧接《开天辟地》,就是上海出品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另一部《新四军女兵》则同时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时间;已进入后期制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则是上海筹谋的下一部主旋律大戏。加上动画片《西柏坡》和东方传媒集团打造的《1921点亮中国》、《誓言》等专题片,这份“红色节目单”件件都是大手笔,重内涵、有特色、见深度,叫好又叫座。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首个革命圣地,红色起点意味着新的更加重大的责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这样强调。牢记责任,不负使命,让这座一向以低调闻名的城市,在“七一”期间骤然发力,唤醒“红色基因”,洋溢“红色激情”,交出一份抢眼的成绩单。
2.从“红色原点”解读上海文明
集中爆棚的影视佳作绝非偶然。
上海精心策划的“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展映展播展示”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200多个优秀作品,包括50个舞台艺术作品、120部电影、17部电视剧、17个美术展览。更有1500多场覆盖各区县、街道乡镇的歌舞、戏曲、戏剧等群众文艺活动,主流媒体持续两个多月开设“伟大历程”、“红旗飘飘”等专栏、专题……
主旋律宣传唤起人们对上海的更多记忆:这里,不只是工商辐辏的十里洋场,不光有时尚小资和张爱玲,更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大本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工运指挥中枢,有鲁迅、巴金、邹韬奋,有支撑这座城市担纲“共和国长子”的更为内在、厚重、坚韧的主流价值观与文化精神。
“它不高大,却是今天上海和中国许多高楼崛起的出发点”,参加本报组织全国18所大学进行的大型主题活动“追寻”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奎潮感慨着。“它”,指的是位于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千里迢迢来上海拜访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的人们,有年轻的90后学生、高学历“海归”和地道的老外。“向革命前辈借一点勇气!”“创业者、革命者,都需要理想、信念支撑。”6月9日,几十名国内互联网领军人物齐聚一大会址上党课,这样回答好奇的追问。
这也是今天上海城市管理者的答案。
3. 90年90人,共产党人的故事感动全城
擦亮红色原点,高扬主流文化,需要有对于文化使命的清醒认知,也考验着决策者的思想智慧与经营能力。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等联合举办“我们共产党人”大型主题展览,遴选90位共产党人,用平实的故事和细节体现其精神追求,可亲、可看、可学,成了游客们了解红色历史、感知上海城市精神的特殊“景点”。免费展出30天,有50多万人参观,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参与的人次超过700万。
参观者中散客占60%。留言墙贴得层层叠叠,写得最多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永远跟党走”。
展览现场有红色故事会、红歌会和情景剧演出,还能“穿越时空”——通过IPTV、网络、手机等平台,可远程点播观看展览,为最感动的故事投票。展览闭幕后,网络版和IPTV视频版依然接受点击,《我们共产党人》图书也及时出版,像不少观众留言中所希望的,办成了“永不闭馆”的展览。
4.梳理文脉,谋划长远,才有“中国震撼”
厚积薄发,谋划长远,是上海“红色文化建设”高人一筹的关键。
“红色的起点 永远的丰碑——上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特展”是7月吸引最多观众的艺术展之一。以记录近百年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上海重要事件、文化现象为题材的数十幅巨作,大半出自美术名家,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是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第一批作品,这个创作计划将历时3年”,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说,“等到中共成立100周年,我们将有100幅表现上海历史文化脉络的美术作品。”为此,上海市从创作规划的制定到政府资金的资助,都给予了空前的支持。
上海版出版物今年最受瞩目的是《中国震撼》。一本通俗理论读物,居然连续14周位居全国非虚构类图书前十名,出版半年16次加印,累计印数50万册以上。除了作者张维为的独特观察视角,也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功的市场化运作。1999年改制的世纪集团一直以“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为使命,总裁陈昕亲任《中国震撼》的策划和组稿者。
5.从“上京现象”,看上海文化人如何抵挡“三俗”
对主流文化价值的张扬与传承,催生了上海文化人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担当,有了抗拒低俗文化的精神底线。
抢出明星“写真”和泡沫式网络小说,是一些书展吸引眼球的“秘笈”。“我们还是走‘大师、经典’路线,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操持上海书展的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说。
国内戏曲界有个“上京现象”。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京剧院推出新编历史大戏《曹操与杨修》,一亮相便让人惊艳,如今已是“堂堂正正走进戏曲史”的经典剧作。新编历史剧从此成了上京人着力用功的方向,《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相继推出。在京剧最为惨淡的时期,他们仍坚持创排新戏,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精品路线,不光在近5年拿遍所有国家级奖项,演出收入也一路攀升。今年居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成败萧何》,被赞为“京剧的凤凰涅槃”。
“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才能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完成京剧国粹从困境中的突围。”院长孙重亮这样为“上京现象”做结。
《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也强调节目的“文化立场”。2010年夏“达人秀”亮相,国内选秀类节目正在收视率压力下陷入爆料隐私和庸俗恶炒的风气。“我们想发现普通人健康向上的追求和品性,传递真善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副总裁、东方卫视总监杨文红说。
《中国达人秀》被做成了“励志”节目,台湾媒体称它展示了“人性的光明故事”,体现对平民梦想的尊重和鼓励。今年7月10日第二次达人秀年度盛典,在当天全国29座城市的收视率均排第一,每条15秒广告招标价高达33万元,创下省级卫视新纪录——收视率、观众口碑和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实现了多赢。
做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探路者,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贡献“上海智慧”,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1.“周立波现象”背后的“国有”推手
以“海派清口”成名的周立波从2008年底蹿红至今,演出近200场,票房收入近2亿元,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品牌。
周立波背后,除了核心创作团队,还有强有力的“国有”推手,即上海文广集团和文广演艺集团。如果没有后者的包装、运作和度身打造,并提供强大的产供销资源和渠道,周立波或许仍在“小打小闹”。
文广演艺集团旗下汇集着上海话剧、曲艺、杂技、歌舞等众多国有文艺院团,每年演出上万场,却仍然不惜下大力气打造周立波这样体制外的“社会人”。其实,跨地区行业、跨所有制的合作创排项目,已成为该集团演出品牌和市场拓展的重要一极。
2.老上影败中求活,从奄奄一息到国中翘楚
7年前,最早尝试转企改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演了一场壮士断腕的悲凉大戏,一时间剑拔弩张。
2003年5月,当过20多年教师的任仲伦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兼总裁。上影厂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银行借债5亿多元,国家一级演员每月只有300多元工资,不到上海最低收入水平。
改革,让多年沉淀的矛盾激化,改制涉及的2500多人怨声四起,威胁的,告状的,还有18名职工冲进办公室乱砸。有人提醒任仲伦:“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死,不改不革是安乐死。”
2004年正逢上影建厂55周年,这一年最后一天,漫天大雪,职工代表会议在审议和表决上影整体改企方案,任仲伦等人嘶哑着重复一句话:“上影不是泰坦尼克号沉船,它想发展、要发展,而且能发展。请给我们时间!”
考察美国七大影业公司,将电影作为一种产业而不只是“政治任务”或“艺术”来定位,上影率先在中国打造完整产业链,开始筹资大举建设新型城市影院。外资民资拍片的多了,他们利用传统优势建设洗印厂,提供前期道具制作、后期制作和发行渠道,稳定的利润有效消解了电影投资的高风险。
如今,上影集团成了与中影并肩的两大巨头,主营业务利润则是后者的20倍。麾下联和院线在全国47个城市拥有126家影院和404块银幕,今年票房收入预计6.5亿元,约占全国1/10。11万平方米的上海电影集团总部大楼和1.5万平方米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已在建设中,车墩影视基地二期将扩大到650亩,沉睡库房的老电影等“历史资源”,被一一盘活……
3. 《收获》稿费大涨,马戏团“小海狮”新生——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才有大发展
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靠的是文化人。而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就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2010年10月,《收获》、《上海文学》杂志获得市文化专项支持,多年未动的长篇小说稿费从每千字80元提高到500元。此举引发纯文学期刊界“大地震”。
“大家看到上海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决心,对原创文学的尊重。编辑约稿时更有底气,也会吸引更多优秀作品。”《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说。
说起尊重艺术创作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海杂技团团长俞亦纲也有故事要说。
杂技团如今全称“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它在上海16家文艺院团中最早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符合市场规律的个性化公司营运模式:2005年成立时空之旅公司,2007年成立股份制的欢乐马戏有限公司,2008年推行票房捆绑运营模式,打造了一批精品演出。改制效益显著,演职人员2003年人均收入每月不足2000元,2010年提高到7000元,主要演员达1.5万元以上。
转企改制后的一个细节,让一位来访者记忆深刻:“一进马戏城大门,就看到一个漂亮小姑娘蹲在大太阳底下照顾一只快生产的海狮,连续几小时,直到它顺利产仔……”考虑到马戏演出中驯兽师和动物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马戏团采用股份制运行,演职人员占股49%,既是“打工者”又是“投资者”,还参与分红。
改制后,演职人员对动物的照顾更精心了,大家买饲料都货比三家,精打细算。
4.从“外派董事”到“宣传管理委员会”,一着活棋突破改制瓶颈
文化事业单位变身为文化企业,最大障碍在于:如何处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精神文化产品必须注重的社会效益、宣教功能之间的关系?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就曾经焦灼:作为全国第一家转制的出版文化单位,如何保证正确导向?聪明的上海人设计了这样的思路:集团多了3位宣传部作为国资管理者派出的外派董事,对关乎出版物文化导向的事项有最终决定权。
制度创新,突破了文化体制改革瓶颈。“外派董事制”逐渐发展为新的“总编辑负责制”、“编辑政策委员会”,保证了改制后在遵从市场规律的同时,继续坚定弘扬主流价值,担当社会责任。
201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完成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转企后的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综合业务收入达113亿元,比2009年增长50.7%,在省级传媒集团稳居第一。制播分离改革后很多地方卫视纷纷压缩新闻时段,东方卫视却将两档主要新闻时段从半小时扩展到一小时。
时任集团总裁的黎瑞刚将之归因于在新闻宣传内容管控模式的一系列大胆探索:集团内部陆续发布了五项节目管理制度,创造性地成立宣传管理委员会,有效防御了低俗之风。
5.不翻牌子,不翻烧饼,改革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打造文化产业链
“我们绝不搞简单的‘翻牌子’,也尽量不让改革‘翻烧饼’。” 已为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事宜“纠结”多年的上海市委宣传部改革办主任王锦萍如是说。
先行先试,谋定而后动。
世纪出版集团转企之后大动手术,在旧有出版社内部进行剥离,再造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和内容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全国“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列选项目中,世纪集团都居同行第一,同时拥有上百种发行量在数十万到200万册的畅销书。改革没有引向“惟利是图”,也没有放松党委对企业资产和出版内容的支配权、决策权。
集团总裁陈昕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质的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2010年达9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65%。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等一批“国字号”,正使上海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文化产业被上海视为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关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高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因而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内在需求。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认为,“改革重点,就是要建立一套适应市场规律、符合国际惯例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
每年确定哪些文化项目、怎么花钱,不再靠开办公会议、领导拍板,凡属公益性投入项目都被交给文化基金会,政府只管每年拨出1.5亿元资金并审计,资助哪些项目由专家说了算;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则交给精文公司。
管办分离,保证了文化管理的制度化用权、用钱,避免权力寻租。
上海多家文化企业改制重组的方案,如新华传媒改制上市,世纪出版、炫动卡通、东方网的股份制改造,都有精文公司身影。它以股权投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的文化产业投入方向。作为一家投资公司,2004年末,“精文”资产仅为6.3亿元,眼下超过40亿元。
6.从“管脚下”到“管天下”——建机制、搭平台、重规范、做推手
着眼长远而不是短期指标,政府由“管脚下”到“管天下”,是上海走在文化改革与发展前列的一个“诀窍”。
为促进文化与资本对接,上海涌现不少突破既有体制的创新举措:
利用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优势,建立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帮助文化企业降低商务成本,规避贸易风险,轻松“走出去”,世博会期间让不少文化企业受益;
2008年,设立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担保公司,创新银行信贷在文化领域的投向引导机制;
2010年,创设全国第一个专注于文化与传媒行业投融资的私募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形成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融资的新机制;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则为文化企业打造了一条投融资和产业资本退出的市场通道。2010年底,上海明确规定,文化类企业国有产权通过上海文交所试点交易,当年实现各类文化产权交易20.4亿元,成交160宗。周边聚集起上千家产权经纪、评估、会计等服务机构,此前,国内文化产权中介几乎是空白……
有了公共服务平台,中小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有了孵化器;国资、民资、外资合力,撬动了原来不敢想象的文化项目。
黄浦江边银色贝壳般的世博文化中心,便是利用投融资新机制打造的新文化地标。该中心预算投资30亿元,除政府文化专项资金和精文等公司投资外,靠出让20年经营权和10年冠名权方最终落成。“梅塞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新招牌,使它成了国内首个接受冠名的大型文化场馆,经营则交给美国娱乐业巨头AEG,后者与NBA和东方明珠集团联手组成国际化经营管理公司,志在打造世界一流演出场所。半年来,几乎每周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迄今,上海在A股和海外市场上市的文化企业已有8家,有国企,有国有控股公司,也有民营龙头企业,更有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让更多百姓享受文化实惠,以文化事业温润社会治理——时刻牢记文化“公益”属性,才会成就国际大都市格局
1.社区文化中心从黑灯瞎火、乱收费到“人气指数超高”
每周三,78岁的彭文娟总会出现在黄浦区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书画室,她笑称这是自己第二个家。
把这个中心当家的居民真不少,每周这里都有三四场至少上百人参与的活动,每天约有10个左右的公益性培训班上课……加上读者、上网者,平均每天人流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
这里是老居民区,人多楼密。原有的文化馆曾沦为收费办班和转租商户的二房东,居委会活动室环境差、书刊少,一入夜便黑灯瞎火。
寸土寸金的地段,却舍得拿来修建上千平方米的大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打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不惜大手笔。这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市200多个街道或乡镇已全覆盖,社区学校教学点更遍布4000多个居委、村委。
探索基层文化活动管理新机制新办法,让文化设施硬件充分运转,体现公益性,是上海近年来公共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产权属于街道,运营管理则委托给一家非营利性专业机构,由政府购买服务。托管协议写明,中心须365天向居民开放,每天从早8时30分到晚9时;社区学校和群众文艺团队等使用需预约,基本项目免费;收费活动也要发放部分免费券给特殊困难群体。日常管理决策由社区群众代表、托管机构和街道办事处三方组成社区文化管委会和联席会议决定。
“每年群众评估,是我们最紧张的时候。” 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王晓燕说。不受欢迎的活动会被要求取消,增设群众需要的项目;是否与托管机构续约,也由居民说了算。
人气一点一点做了出来。2010年世博会期间,美国媒体代表团和45个世博会国际参展方、100余位各国官员曾来此交流,追问极为详细。看来,一个普通街道的小小探索,对西方社区管理也有启发意义!
2.找社团活动指导老师只需点点鼠标,对公共文化产品百姓自主点“餐”
一整套基于市场机制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隐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一综合性文化终端背后的骨架和中枢——每年,上海市文化专项资金财力投入近7000万元,为基层提供图书、演出、展览、讲座、信息、专家人才等文化资源。这些资源,通过东方社区学校服务指导中心、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方宣传教育中心网络,从公共文化产品的“中心厨房”向基层配送,丰富的“文化菜单”可定制,分众化,由社区和百姓自主选择。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从“十一五”开始已被视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上海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这样说。
东方宣教中心负责为各类主题宣传活动采集制作宣传文化产品,2010年向基层配送了1815场各类演出,“东方讲坛”举办了1.4万场。东方社区学校服务指导中心2006年起每年向各社区学校配送约1000门课程,90%为公益课程,5年积累超过30万课时。
缺老师,缺搭档,是不少群众文化活动的遗憾。在上海,只要点开“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网站,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七个门类的专业指导员名单一览无余。通过数字化派送服务系统,选什么老师、看培训记录和反馈情况,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展群文活动超过200万余场次,参与人次逾1.7亿,不少业余团队演出更有专业“范儿”了。派送文艺指导员的做法,去年还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项目奖。
每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有一间百来平方米的阅览室,居民们凭着“一卡通”,能借阅全市各大图书馆书籍——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集群,2412家成员单位打破行政隶属界限,资源共建共享,给了市民在家门口博览群书、异地借还的便利。
“写写画画境界高,唱唱跳跳心情好”,青浦区盈北街道由200多名居民组成的社区艺术团在自编节目里这样唱道。这里多年的老上访户因为文化生活很丰富,再也不愿四处告状了。
3.要“中外艺术的盛会”,更要“人民大众的节日”
“国际大都市文化发展中最大的变化是非营利性成分的增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举例说。
上海开始“文化非营利”努力。应用市场化运营手段,却立足于公益、非营利基点,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是眼下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工作重心。
上海书展、上海中国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国际动漫展……这些活动往往巨星云集。但是,更要让它们成为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普惠大众,为整个城市带来文化润泽。
“中外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是上海中国国际艺术节的口号。每年金秋,剧院、音乐厅里笙歌悠扬、剧情跌宕,画廊展厅名作荟萃。每年都有大量低于正常票价50%以上的优惠票,被送进社区基层。
更多广场、街头和社区内的“天天演”,则吸引了无数免费观众。演出者不光有全市5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也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大师级艺术家。看到兴致起来,还能报名登台表演!
4.“高贵不贵,文化亲民”,给弱势群体“一米阳光”
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去听市民音乐会,到上海音乐厅听星期广播音乐会,到兰心大戏院欣赏本市各剧团的公益场,已成很多市民的休闲方式。东方市民音乐会办了5年,票价30元至50元,学生票15元,相当于商业演出票价的1/10、1/20,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称为“高贵不贵,文化亲民”,不足部分由浦东新区政府财政补贴。今年,该中心市民音乐会演出达170场。上海音乐厅的星期广播音乐会历史更悠久,每逢双周星期日上午,一场以古典音乐为主的音乐会,低票价却高水准,上座率高达九成。兰心大戏院则时常一票难求。
上午10点,到设施一流的影院花5元钱看一场电影——上海为让更多百姓走进影院享受文化实惠、开发闲置场次的措施:买一张100元的“阳光卡”就能看20场电影,少数分账制外国“大片”也只要10元至15元。9月排片表包括法国纪录片《海洋》、德国电影《误入歧途》、国产片《杨善洲》和《雪花秘扇》等20多部电影。
郊县农民看电影更便宜。崇明电影管理站站长陆平从1993年转业就担任电影放映员,“以前要么在打谷场、操场,要么在路边,架起3根粗毛竹挂上银幕。现在好了,各村的活动室都能放映。”陆平的放映队每年下农村放映电影3000余场,观看人数在110万以上,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2008年上海率先把农村露天电影放映的35毫米胶片流动放映设备全部进行数字化转换。由于成本降低,原来一月一次的农村电影放映变成了一周一次,2010年农村电影总放映场次突破8万场。永乐是上海两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之一,旗下有1771个数字电影放映点。一般每次连放两部长故事片,还会在正片前放映宣传城市文明、法制教育、农业技术等内容的15分钟短片,场均人次竟是商业院线的3倍。现在,放映点还扩展到建设工地,让农民工兄弟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上海已经有了清晰轮廓。”文化学者毛时安这样认为。
城市管理者对于文化建设中主流价值、社会效益和公益属性的重视与宣扬,最终会变成企业经营者与市民的普遍自觉,还会变成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油和粘合剂。
以上海为基地的民营企业盛大集团,旗下7家原创文学网站一律要求对低俗文学作品“零容忍”,保证每天超过1亿字的更新文字内容健康。经营儿童虚拟社区、已有近2亿注册用户的淘米网,不光在游戏里设计45分钟强制休息,还坚持夜间关掉服务器。“这会影响一些海外用户,但我们不能让未成年人牺牲睡眠、沉迷游戏。” 淘米网首席运营官程云鹏解释。而《摩尔庄园》、《赛尔号》等游戏也“另类”地拒绝广告植入。
而汇集了7300万游客和200万名志愿者服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热情的志愿者“小白菜”,见识了这座超大城市如何因为市民的理性容让和热情有礼而运转自如。
上海市市长韩正称:“文化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创新的智慧源泉之一。”他承诺要把文化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让创新思想自由流动,使创造活力充分地迸发,努力使上海成为创新、创意持续涌动、创造活力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上有政府引导,中有市场化运作,下有迅速提高的市民文明基础,海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是从改革实践中作出的清晰认知,也是对今后发展的自觉选择。
上海,安然倚靠着红色狂飙的起点,抖擞起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底气,敞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奔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征途上,携带着独特的城市文化密码,正走得既曼妙又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