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程伟在产融结合与风险控制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9-06-29
打印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最近的一个研究,经营性国有公共资产产融结合与风险控制。这一块内容研究,应该是本着国有资产分类考核、分类监管、分类探索发展路径的一个现实思考。

    事实上国资委成立以来一直在讲,关键行业、重要领域、国际民生、国家安全的控制力、安全力。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资产,就是公共性的资产,尤其是经营性公共资产。比如说矿山,没有开发的矿山不叫经营性的,开发的叫经营性的。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对电信、电力、自来水、铁路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自然流垄断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市场机制,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总得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在产业开放和资源市场化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多个产群主体利益的博弈。如何在博弈过程中坚固社会经济安全和公众生活福利?如何在保证社会福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自然垄断行业国有资产的获利和社会效用?()国有体制运营是什么?以保值增值为前提。

    第三,受益有很强的固定资产债券特征。比如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一旦确定每一辆车收10块钱,那在经济没有大的波动情况下,在北京市不建第二场高速公路,那首都机场的收费可以预测到。他不像高科技企业一样,高科技企业有一个项目、一个大的合同很强的现金流,资产规模发展特别大。
    比如说电站,你无论怎么做电价确定之后,那么这个核电安全运营的情况下一年收益也可预测。只有你再建一个的时候解题性成长。那考核这样一个企业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一类是我们探索这个问题的焦点。

    第三个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什么叫国家公共型资产?什么叫经营性国有公共资产?这个也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病人这个公共资产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是什么?社会福利。那么社会福利背后是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理解,我们不否认国资委出了一个一号令。社会责任有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社会责任是将利益相关着纳入社会责任,狭义的没有纳入社会责任,是你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契约,它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而不是法律、伦理概念。

    应该说经济学和法律概念,不涉及伦理概念。你建一个希望小学是责任,但是你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不是责任,那是你进入这个行业必须承担的契约。你不能说我只是建,城市密集的城市在供水,你不建贫民窟供水,这不是你建不建。因为它具有排他性,他只有进入这个行业企业来做。如果不具备排他性的,我们叫做社会责任。具有排他性的叫做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情况下国家应该有补偿机制。

    我说村村通电,村村通电,国家财政部应该给国家电网公司两种选择,一种给钱,一种给购买销售价格空间,使他实施完善这个社会企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业绩考核。否认永远在成就和成本之间漂浮的话,这个业绩考核很难推进。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种供应性的资产有4大特征。种是国家所有,一种是公众收益。地方水价上涨伤害当地老百姓福利,因为水价是企业成本上升,员工消费上升,企业成本上升,那该地区的企业成本下降,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问题。

    第三个,资产属性,他必须要考虑一定的利润来支撑这个企业正常运营和持续规模增长。

    第四个,自然垄断,规模效应。那成本谈薄。

    第五个,资产收益特征。我们讲产融结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承担不同风险、探索不同的融资路径。比如说我需要流动资金去找银行,我去找PE公司。比如医院这类的企业,我需要解决医疗设备问题,我可以做金融租赁,因为我的收益也可以预期。

    但是类似于这种固定收益特征,每年当你的收益预测到这一类资产,我并不认为你发行股票,我认为你发行债券,这是为什么我们党中央国务院说地方政府可以发行,他重要的投资是当地服务领域基础建设,是以财政增长或者偿还为前提的,他的收益可以预测。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固定债券收益资产。对于这一类资产,我认为应该通过债权融资发行债券,不是发行股票。

    比如说长江电力,这个公司可以上市发行债券,上市是为了改变公司治理结构、探索科学机制,建立现代科学产业制度的制衡机制,我觉得这是另外一回事儿。

    所以说基于这一类的资产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国家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冲突,国家利益和股东利益有冲突。国家利益靠什么?靠宏观调控。首先讨论国家利益,是股东的事儿。人是理性的,通过竞争达到()所以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同样一个市场环境下,他的理解一个站在国家利益角度说,一个站在股东利益说。

    所以你讨论经济学的问题不要找管理学家,你讨论企业发展不要找经济学家,这是背道而驰的。比如说产业政策开放、外贸政策,包括我们讨论法治环境,都不具备排他性,它是对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

    它的逻辑基础是什么?是让社会、财富在法治的环境下、宏观基础背景下能够狭义最大化,通过竞争来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老百姓最大化,这是国家利益。股东利益是什么?通过我们讨论的募资公司发展皇家、通过我们的业绩考核、分配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来寻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这样一个公共服务特征,一方面强调股东价值,一方面他有冲突。这个冲突靠什么解决?靠政府的功能定位解决。政府功能定位就是从投资主体变成公共服务主体,我觉得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敢说在未来三年内经济一复苏,地方政府驱动力。包括深圳水务、重庆水务,我们在引进投资的时候虚增,由于地方政府不作为导致下降。当然这里我不想说了。

    今天我们还讨论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募资公司控制和产融结合逻辑关系图。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探索不同的融资路径,探索不同的管理框架。比如说任何一个企业,我们在起步初期的时候,比如说董事长可以当总经理,可以当销售总监。这只要是效率最大化,比如说我20人的企业没必要建立一整套采购体系的。

    可是我20个人的企业建立一整套采购体系不现实,因为可能要几十个人围着这个转。而随着规模的扩张内部规模由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扩张,财务资金增加、财务资本增加、投资战略重新梳理。

    刚才刘处长提到联想,联想97、98年做了一个什么?为了让老员工退出,在香港联想有35%的股份,35%里面的35,就是15%的拿出来给职工持股会,让老同志退出新人上来。就是内部消除危机,在这个点上我们发现规模出现问题。什么问题?这个阶段开始关注于财务管理、战略管理、投资管理。

    尤其是产权管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所研究的是在这个阶段现在所有的中央企业,尤其是当年机构改革以后设立的公司,像中石油、中石化等等一些集团公司个包括国家电网这样的集团公司。那么在这个阶段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一定要定位成战略型财务公司,然后对投资的管理。因此出现我们资金管理控制、战略投资控制,战略管理。

    然后你会发现产品变成一个均衡的东西,你就开始梳理业务链条。比如宝洁公司发展到现阶段的时候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售后系统集团公司来控制。海尔公司也是一样,海尔公司售后由集团公司,就是将产业链公共服务放在集团公司,将市场竞争往前推,加快对事业单位考核。

    但是有一个公司我们不可回避,就是GE公司。GE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前只做一块,他利润占整个集团60%。到今天我们跟李伏安主任也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说美国的金融危机出现问题导致监管不当,这个也导致到中国来,美国是监管很松。人勒得很松,你很紧,再勒就死了。

    我们就是说在企业发展初期,就是刘处长讲产业基金。然后在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要探索什么?要探索银行开始融资。因为这个阶段银行不给投资,你说刚成立一个公司有技术专利,银行不给你贷款,你没有资产。银行贷款之后开始上市,但是上市的时候,你见到很多上市公司的时候将资金集中管理,像今天的中海油。

    探索通道,我最想点的中心通讯,他每年组织结构都在调整,并且中心通讯租赁公司也很有意思,我就不多说了。

    刚才我也讲到关于国家利益和股东利益博弈,不多说了。

    我想说关于公共性的国有资产,在产权多元化背景下,政府的资源定价与消费者产品定价的博弈过程。一方面政府是出资人,他有产品,产品价格跟消费者是谈判结果。这一块政府是投资主体,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消费者的代言人,同时他有一个资产转让投资一方。在这个资产的时候,看政府到底向他倾斜还是向他倾斜。由于政府要加强对这一类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很强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建设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效果。但是我认为现在政府拿不出风险方案。

    我建议大家看一本书,叫做私有化极限。比如日本的新干线是私有化,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铁道部可以私有化?美国的波音公司是军工企业,是不是可以私有化?他们的法治环境怎么样?我们的法治环境怎么样?这些都要进行思考。总体逻辑是什么?是如何将社会资源效率最大化来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国家竞争力,这是我们这个课题探讨的逻辑系列。

    所以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必然有思考。你能否说清楚,就是说村村通电,贫民窟的供应是我的责任还是经济?第二个政府的定位和转型,第三个产业的开放、资源效率与社会契约。比如石油、石化行业你看统计数据,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的资源效能很差,我们的利润成本也是很高。

    一个企业从石油勘探、开发、开采到冶炼、加油站、化肥厂,都是一家企业来做。刚才解总讲说从田间向餐桌向一个企业来做,我当时讲国家产业开放是提高这个产业竞争力的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开放推动改革的三十年,是资源市场化三十年,是产业开放三十年。

    还有一点,公共资产产融结合路径选择。是发行债券、股票还是租赁?是金融租赁还是经营还是信托?

    然后管理模式创新,罪与这一块怎么探索?预算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业绩考核、分配制度,这也是国资委考虑的,如果搞清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谢谢大家!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