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在中央企业非主营业务兼并重组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10-12-13
打印

王志钢:

    大家上午好,上午安排的内容非常重要,也非常紧凑。我把一些具体的想法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下面还有一个互动交流,到时候我也会跟大家继续深入的交流。

    再紧张也要把这张图片说一下,这是我发言的时候比较喜欢用的一张照片,因为它反映了中央企业这几年发展的状况。我们手拉手团结一致,往山顶上去攀登,攀登到山顶环境非常恶劣。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是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非主业剥离的问题,刚才白局长也说了,我们从93年、94年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在组建集团的时候也提到了,一直到今天有10多年了。现在就曾经存在这个问题,我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中国企业改革变革脉络就像这张图片一样,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国资企业的一个阶段。中央企业应该以国际跨国公司作为标杆,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围绕主业,突出调整。

    我今天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非主业剥离,2002年发布了89号文,这个是非主业玻璃的主要标志。广义来讲,它应该围绕主业结构调整。在非主业玻璃方面,近年主要是做了三件事,比较有成果。一个是完成了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一个是大力推进了主辅分离工作,这个都是在座中央企业很多部门都参与的一项工作。在政策性破产方面,应该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上下合作,因为这个是国家的事情,经过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到08年是最后一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配合下,共有将近5000进大中型企业关闭破产,涉及到职工将近1000万人,中央企业下属企业有400多家政策性破产。我们这儿的统计数据有299家实现了主辅分离工作,这也是一个常态的工作。

    分离办社会的职能,国资委成立的时候,从196家到现在,分离出去的机构有1700多家,每年补贴金额有200多亿。突出主业使大家人们对国企的认识。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大家去盘点一下,在十一五我们在国有经济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上普遍的说法是国退民进。到今天,社会上普遍指责是国进民退,真是从地下走到了天上,这反映出我们这几年调整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因此,央企的这几年实践证明,剥离非主业,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正确选择。

    为了国资委的一个重点工作,仍然是突出主业,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上午白局长也提到了,可能关键是在效益、质量上更多下工夫。今年到年底调整180家,我们未来打造30到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没有想到09年的时候,有30家国有企业是世界500强。我们能够有这么多家进入世界500强,但是没有想到进的这么快,在保民主任领导下,我们经过研究提出来,未来打造的企业,应该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比较响亮的国际品牌和相对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什么意思呢?不仅是进入世界500强,同时应该向世人展示这个企业多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企业,可能会给社会,给人们带来什么不方便。

    剥离非主业,我想刚才白局长说了,它将是一个长期的常态方式,这也是体现了社会在不断变革的这么一种要求。短期看,目前酒店业、地产业的约束调整,从国资委来讲是非常重视的,逼迫非主营业务退出。刚才白局长也说了,帐面资产大概有200亿,因为帐面资产,这么多年来它应该有很大的升值。
    在3月18号,又发了一个文,就是关于非房地产业务,把房地产退出的要求,并且当时是非常急的,因为当时正好赶上两会结束,争议很大。当时从国资委来讲,压力非常非常大。所以,当时制订了一个方案。除了这两个文,是比较急的文,这两个文相对来说是比较硬性的东西。除此以外,在考核方面,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剥离非主营业务,包括酒店、地产。这个调整,如果是常态的话,它随着企业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革,它还包括一些有特色的主业也要进行调整,这个都是未来的一个机会。

    关于剥离的方式,上午也讲到四种方式为主,刚才徐总由于时间关系讲的不是特别展开,但是所包含的内容都在文件上有。下午有时间再和大家交流一下。在主辅分离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企业职工内部认购,但是有一些比较大的资产,我们感觉到很困惑,因为职工没有那个能力认购,这样很难执行,需要借助更多市场力量来完成。当时我们的一种想法,如果企业里面存在主业A,同时也存在辅业B、C的话,那么辅业应该向主业过渡,实现这种资源的整合,这是我们刚开头的一个想法。

    从以往的内部重组经验来看,很明显,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博弈的过程,因为作为企业,它是一个经营主体,它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可能更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出发。出让者希望自己的资产在出让的时候,能够卖一个很好的价钱。并且希望借这个机会,如果说有政策的话,搭个车,顺便把一些困难或者包袱,顺便给出让出去,减轻一些平常难以解决的历史负担,因为有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按照常规方式解决不了的,往往是借助一个政策能够解决。

    但是受让者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捡一个大便宜,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受让者心里也非常清楚,在受让一些资产的时候,或者是项目的时候,他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一个概念,我只能大,只能强,千万不能被受让的东西拖下水,所以他对一些受让物要仔细甄别,避免被拖下水,因为大家国有企业的问题最为复杂。

    就酒店和房地产这两个文发了之后,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过去之后,无论是酒店的退出,还是地产的退出,都是不尽如人意的。特点是挂牌的少,成交的更少。作为非主营业务,第一点,觉得这个资产很好,或者这个资产很方便,刚才白局长提到了自留地的概念,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在这个时候,外部压力不到一定的份上,我不愿意撒手。第二,他希望借助这项政策甩包袱,但是甩包袱过程中要搭一些其他的东西。第三,无论如何在资产变卖的时候,希望能够有更高的价格。在这个时候交易起来比较困难了。还有一个就是企业考核目标要做大做强,这是近几年来主要的态势,如果剥离出一部分资产,酒店和资产,作为资产来讲还是蛮大的,可能对企业经营业绩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作为中央企业,希望借助于政策能够比较容易获得一些资产。第二,要在市场中经营好,就必须进行调整,要不然就被拖下去了。在整个中央企业运作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现实的例子。除了中央企业,我们再看其他的原因,信息不对称是交易不活跃的主要原因,刚才提到了房产、地产等等。还有一个就是积累资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围绕这些具体的问题,如何推动这件事我们设计了一个模型,过去如果说单个一对一交易,我们采取一种结合的方式。结合的方式好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它的市场价值就是一个价值,如果集合的话,在这里面加了一些流通渠道等等之后,比如说酒店是一个连锁的酒店,可能比单个酒店价值相对高,采取集合的方式,然后实现资本化整合,最终再实现证券化的整合,进入这个市场,我想它可能会实现了集合的一个很大溢价空间。那么作为人员的负担,作为债务的负担,作为一些很麻烦的负担,可能都稍微好解决一点。

    因此,用资产证券化的速度推进非主营业务剥离,将企业分离实务资产作为投资,而不是简单的变卖,这个主要是在税务方面有一些规划。与此同时,组建一个相匹配的资金作为杠杆,如果是原来一个酒店或者是什么的话,想提出这个价值,必须要注入一些要素,除了实务资产之外,我们应该设计一个资金池,这样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进行结合式的整合,提升价值。进行集合以后再售出,有一部分资产比较好的话,也可以进行经营。

    我们最近想推动这么一件事,针对非主业剥离的现实情况,按照现在思考的主辅分离模式,构建一个相匹配的双核驱动模式。应该它是刚才白局长讲的四种方法之外的一种方法,同时它和四种方法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这是央企辅业不动产现状,一个是房地产企业,一个是一些酒店。它在剥离过程有一些难处,这个就不再继续讲了。这是关于股权投资基金高速发展的一些情况。

    股权基金它存在这么几个优势,一个是资金的优势,还有一个是它能够实现专业化管理。因为大家知道任何一个企业,它都有它自己的长项,如果不具备酒店经营这项主业的话,你可能在酒店经营方面就没有专业的能力,而且你可能做强做大,本身酒店做强做大也是非常分析的,所以股权基金方式可以使你具备专业化运作能力,当然它也有很好的风险控制、信息透明等等这些基本的内涵的东西。

    在传统的方式上,我们大量的央企资产包,包括酒店、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渡假村、一些商业物业,他们想通过无偿划转,但是实际上运作起来很难,我相信即使是刚才白局长提到的电信的调整,之所以今年还没有问题,它里面有很多问题,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企业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它不可能完全从国资委的角度考虑。很少通过市场进行转让,目前看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这两个文出了之后,社会舆论上蛮有一些压力的,一些文章大家都注意到了。同时,最近关于红名单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社会上对于国资委这项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最起码从今天白局长讲的内容来讲,可能向我们传递这么几个信息,第一个,国资委在非主营业务调整方面的决心还是非常非常坚定的。第二,在这个方面,他们也在积极想办法,尽量多从企业角度去考虑,能够使这项工作比较平稳的去进行。我想这可能也是告诉了一些企业,因为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问我国资委到底什么态度,包括是不是李主任换成王主任之后,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通过今天白局长的主题演讲,我想这项工作可能还是加强,而不是削弱。

    我们研究出这么一种模式,就是集合。集合以央企的这些应该剥离的非主营业务作为一个投资,形成一个不动产基金系列2,它就相当于一个实务资产的基金。同时寻找发起人以及投资机构,以现金的方式组建一个不动产基金系列1,这是以现金为主的基金。一个是现金,一个是资产,有了资产以后,如何使这个资产提升价值,通过这个现金发挥杠杆的作用,比如说一个酒店的房子拿过来之后,它可能继续经营需要改造,需要装修,包括它的风格等等,然后需要资金注入到里面去,使它提升价值。同时,由于不动产基金系列2,它是很多不动产的一个集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一下哪些适合于五星,哪些适合于连锁性的经营酒店,以及根据一些需要,如果不行的话,是不是变一下性,把一些东西变成写字楼,甚至有一些培训中心打造成养老产业等等,我想是多个渠道,多条出路,同时希望结合社会方方面面的专家,要注入更多的社会要素,使这项工作能够转起来。

    从目前我和很多企业交流来看,大家觉得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也应该是符合国资委的要求的。可能一些具体的细节,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刚才谈到的一些税务方面的问题,我们还要继续深入研究。

    它的运营核心,不动产基金系列2是由央企出资形成的资产池,通过科学重组和整合重新发现央企不动产的价值,形成市场的多次溢价。同时要有一个企业合同法,使这个企业把非主业的这些不动产的东西拿出来作为投资,从法律上能够实现。大家知道作为一个资产的价值,就我们国有企业来讲,它应该有这么几个价值,一个是帐面价值,一个是评估价值,还有一个是转让价值,还有一个是标准化重组以后形成的资产价值,还有一个更大的价值,就是证券化包装之后,上市之后的价值。因为你干任何一件事,你必须考虑它有一个生命力,作为双核驱动的模式,如果能够以很低价值拿到了以后,经过很好的运作,重组后形成的资产价值和证券化形成的资产价值,那么它的盈利是很丰厚的,如果盈利很丰厚,那么它的生命力可以实现的。我们采取这种双核驱动模式,它能不能自身成长,通过自身成长解决央企非主营业务退出的这件事情。当然这是一个模型的基金结构,这个结构其实和其他的基金形成方式基本差不多,它唯一的差别就是,有基金管理公司,它同时掌握着两个能够相互匹配的基金,可能区别就在这个地方。

    退出的方式,这里面有几种退出方式,一个是资产证券化,这是一个溢价最高的形态,我们可以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是说持有的方式。和前四种方式去比较,这里面有一个优劣势的比较。我们研究认为,作为驱动方式,国有资产充分保值增值,这一点没有问题。同时推进效率更高,参与主体更多,也是一个大家集中起来办大事,各方多赢,而且动力比较强,劣势我们也在研究,看看怎么样解决。就是在资产重组中需要强力推动和政策支持,包括一些税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大问题,我们正在这个方面和税务口加强合作研究,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谢谢大家。(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对)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