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钢:
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应该是处于一个深入研究的阶段。因为前面已经研究完之后出了稿子了。但是我希望终归怎么把理论落实,可能涉及到一些方方面面的事情,比如说咱们提的比较多的就是税的问题。我希望把这些东西都打通了,所以还处于一个深入研究。包括一些退出方式的一些具体方式,还在深入研究当中。同时,我们正在搞发起的筹备。目前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企业也比较多,我们可能会有选择五家左右,然后先成立一个基金的管理公司,它投资成立一个基金管理公司,同时这五家可能还要承诺在未来基金的现金池里面要有一定的投入。作为我,因为有很多东西还不太成熟,作为我个人认为,因为本身这件事和央企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希望选择的这五家,要么是央企的,要么是地方国企的,他们都应该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和作为,当然也包括一些专业技术方面操作的公司。总而言之,如果能够操作的话,除了现金之外,还是应该有一些具体的资源去注入,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出资者。
基本上对这件事,我们还是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们也调研了,因为今天的会议叫非主营业务兼并重组。作为企业来讲,普视的一个真理,就是发展主业,突出主业。从国资委成立之后这几年显示的实践来说,中央企业取得这么多成绩,和突出主业这种要求和他们实际做的都是有密切关系的。现在可能是解决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比如说今天上午讲遇到的一些问题,好的资产不愿意进来,坏的资产出不去,我们通过集合的方式把这种属性进行适当改变,这样能够把市场撬动起来。我也希望如果大家不明白的话,也可以私下里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有同志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我们也可以交流,应该说是一个开放的方式,并不是说我们自己闭门怎么着,希望大家结合起来把这件事搞好。因为从大方向上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企业要盈利,从盈利上讲也是没有问题的,它不像其他基金投完之后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个方面的风险基本上不存在,这个团队一定要有专业的素质,所以他借助于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我想这件工作可能是研究中心能干的,因为它有一个比较综合的,相对来讲对这个问题有认识,要不然别的人干这个事,或者说别的企业干这个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能在这个方面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想在这个过程中多吸收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特别是提出很好的建议。谢谢。
首先主辅分离没有什么错,因为什么?减轻了包袱才能往前走。第二,整体上市也没有什么错。因为整体上市之后,能够成为一个公众的公司,受到公众的监督,在公众市场上和人家竞争。关键是这两个东西合在一块就出问题了,您刚才提的问题,我对您从02年从事这个工作一路辛苦表示尊敬,也非常理解。我们国家干一些事情,往往政策不配套,比如说主辅分离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夹生饭,因为没有撤离分离出去,所以今天整体上市就出现问题了。如果当年主辅分离,如果有政策的话,彻底分出去了,和今天的主业没有关系了,今天的整体上市就没有问题了。您的企业可能比较典型。
我个人始终认为,此一时,彼一时,什么意思?那个时候那么做是对的,但是今天还这么做就不对了。如同我们打上甘岭战役,当时做是对的,但是今天从人性的角度讲,那是坚决不对的,哪里能让人和炮弹干呢。关键你是把两个东西联在一起了,这就很麻烦了。从国资委来,它希望,第一,如果简单从剥离辅业去发展主业,是一点没有问题的。从整体上市也是一点没有问题的。像您这个企业遇到特殊的情况,确实是当时一些配套的政策不到位等等问题,所以可能最委屈的,最有心里压力的就是操作的人。
其实您谈这个问题,我觉得属于挺个案的。国资委门前有上访的人,我的一个基本判断,以退出为标志的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制基本上告一段落。而以发展为标志的打造地方国资强势企业的阶段可能正在各个地方去弄。其实一个具体的标志是什么?就是个体反映上访的人,频次、数量都在减少,即使今天上访人反映的问题也不像过去那么激烈。从这些调研反映,我才得出刚才的结论。(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