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陈雄桥08年广州城市国资论坛发言材料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8-05-20
打印


    不好意思主持人点名了,我既然是东道主就占一点便宜先讲一下,刚才张主任讲了,听了本次的论坛,收获很大,确实是解放思想的盛宴,确实对国资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作为国资管理工作是非常的不容易,特别是地方的国资管理工作就更不容易了,我在广州从事地方的国资管理工作,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作为央企在国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地方也同样遇到。而且作为国资监管部门,是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
   
    首先国资的监管是根据政府的授权,政府授你什么权利,就行使什么权利,作为地方国资部门,我们还没有像央企带有行政垄断性的企业,作为地方的国资委,对企业的监管工作以及履行职责更多的是靠精耕细作以及规范管理,谨慎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完成政府赋予的重任。
   
    听了今天的演讲,虽然广州市过去的国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会长提到广州市前几年的国企改革和重组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次进行改革思想的回顾中,我们认为广州市的国资管理工作做的比较早,后续也是放缓的。
   
    这就是各位领导讲的共性的问题,改革产生了新的问题,例如现在说三项制度的改革职工的身份和安置的问题,一些地方,恐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这些已经不是问题了,职工移交给社会,安置了以后,就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现在的问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说,最明显的是,上访最多、诉求最多的就是福利分房的问题,内地的城市不一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是怎样产生的。1998、1999年政府要取消福利分房,要一次性的给干部安排住房,现在作为国有企业的职工,回过头来醒悟了,既然我是为政府打工,我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个福利是否也要享受。但是此项工作和政策一松的话,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问题是非常棘手也是慎重的处理的。
   
    如何,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难题和新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过程中,要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作为广州市国资委下一步的工作今天上午张连广书记和主任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根据相应汪洋书记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将广州建设成为首善之区的要求,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所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我们提出这些工作的想法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作为地方国企改革,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去新加坡学习,通过结合各地各省市的经验,我们觉得,作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目标就是规范治理,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去新加坡学习,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按照市场规律,淡马锡可以按照市场的规则管理企业,就是因为有信任的董事会,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能够克服现在传统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国资委要真正的行使出资人的职责,要让政府放心,要真正的实现政企分开,关键是要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行使和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市场化的运作,就是企业的运营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的运营,企业人才的挖掘、考核,要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去办事,这是我们去新加坡学习得到很好的心得体会,国有企业政府要履行社会的职责,上午行多的领导讲了,国有企业的使命就是当政府需要的时候,要站出来,挺身而出要履行社会职责。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同时政府也要符合市场规律,也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因为企业就是市场化的运作,最起码的就是让企业不亏本。
   
    这是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目标就是优化调整。首先是明确定位,国有企业首先是突出主业,企业根据主业划分三个领域,一个是重点发展领域,一个是鼓励发展领域,一个是优化发展领域。根据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政策倾斜,优化重组,进行股权多样化的改造。这里我们提出六个一批。
   
    1、板块重组提升一批,利用现有的企业的资源,产业的共性,关联度,将优质的国有资产向优势的企业、优势的管理团队和优势的产业进行集聚整合。
   
    2、股权多元化一批,在此方面我们回想起来在市的国有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目前,1400多户企业中,还有40%的企业是国有全资和国有独资,下一步要抓紧引进战略投资者,结合PE的改制和上市来做。
   
    3、上市发展一批,通过企业的上市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符合整体上市讨论的,还要支持企业整体上市,这已经有了企业上市后备的名单,而且一部分具备整体上市的企业,已经进行了运作。
   
    4、搬迁改造提升一批,今天上午也讲到了北京“退二进三”工作,广州市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下一阶段,“退二进三”的压力是很大的。结合到城市的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国有企业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提升技术和产品,要结合这些做推动。在这里也要伸出橄榄枝,在此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产业转移到在座诸位的城市中,如果各地的国有企业和本地的国有企业对转移的企业有兴趣,也希望成为战略合作。
   
    5、退出一批,第一次改革中退出了155户,去年又退出了122户,按照张主任说的三个不进入,对不符合产业主业和效益差的企业,也要按照这个思路推进的。
   
    6、对于有历史遗留的企业,不能退出的企业采取托管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思路,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

    (速记整理 未经本人校对)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