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袁辉在第三届城市国资委主任联席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11-09-01
打印

深化改革  双轮驱动

推进大连国资国企实现跨越发展

                              ——在第三届城市国资委主任联席会议上的发言

大连市国资委副主任 袁辉

(2011年8月16日)  

    目前,大连市国资委有出资企业34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4户,国有参股企业10户。全系统从业人员10.9万人,离退休人员50196人。监管企业资产占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91.3%。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连市国资委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强国资监管,创新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双轮驱动,推动市属国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截至2010年末,出资企业资产总额1,901.9亿元,同比增长20.3%;净资产787.4亿元,同比增长36.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0.0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69.0%;实际上交税金37.3亿元,同比增长36.0%。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1至6月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5%;实际上交税金18.3亿元,同比增长48.4%。

    一、突出主业,做强做大做优一批大企业。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实施大集团战略,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加快主业发展,始终坚持走做强做大做优重点骨干企业的道路。目前,全系统已形成六大主业板块,即以大连港集团、机场集团为主的港航物流产业;以重工?起重集团、瓦轴集团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以大化集团、染化集团为主的化工产业;以热电集团、公交客运集团、燃气集团、自来水集团为主的公用服务产业;以大连装备、国投集团、建投公司为主的投融资产业;以三寰集团、盐化集团为主的资源类产业。国有资本的主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实现了国有企业户数逐渐减少,规模和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形成了一批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市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一半,国有企业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目前,全系统资产超百亿的企业有6户,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有4户,利润超亿元的有8户。到2010年末,重工?起重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31.9亿元,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大连港集团资产总额达446.6亿元,实现利润9.8亿元。瓦轴集团资产总额达57.3亿元,实现利润4.5亿元;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二、深化改革重组,实现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企业改革重组,转换体制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推向市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大连市体制创新改革领导小组,市国资委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建立了规范完善的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产权流转审批制度和程序。二是有进有退,以混合所有制为主,重点在母公司层面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到目前为止,除公用事业、资源类企业外,全部改建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公司。凡是实施股权多元化的企业,都以直接增资或期权方式实现管理层入股。三是主要采取国有净资产不转让,以存量吸引增量方式改革,将企业总盘子做大,有利于企业发展。四是注重在改革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 “三供一房”移交社会化管理。目前,已基本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和企业主要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同时注重保障职工权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五是通过改革创造条件推进企业上市或整体上市。到目前,全系统有上市公司10户, 12只股票,总市值已达1320亿元,经营性国有资本证券化率达40.34%。

    2010年,完成重工?起重集团、瓦轴集团、金重等装备制造业企业股份制改革,由国有独资改建为国有绝对控股、经营管理团队增量入股的股权多元化企业。推进大显集团、染化集团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和深化改革。整合国有土地资源,组建了大连市国有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推进海外并购科技型企业工作,大橡塑、国投集团共同出资850万美元完成了对加拿大麦克罗公司的全资收购,使大橡塑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明显增强。完成大连港A股整体上市。2010年12月6日,大连港股份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股港口上市公司。完成重工?起重集团华锐风电A股主板上市。2010年12月10日经中国证监会审核批准,今年1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按照“十二五”期间经营性企业要全部实现上市的目标,2011年重点推进重工?起重集团、热电集团、瓦轴集团整体上市。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解决了影响重工?起重集团整体上市的41项历史遗留问题,国家证监会已受理上市申请。热电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基本形成,热电集团持股关系已理顺,解决土地、房屋权属问题等正在有序推动。瓦轴集团完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改制,开始引入财务投资者。大橡塑股份定向增发进展顺利,国投集团向大橡塑出资2.9亿元,增资3,100万股,增发后国投集团持有50%股权。推进大连渔机工业公司等3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推进中农垦集团在连子企业等14户企业破产工作。

    三、加大资本运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长期以来,国资国企由于规模实力因素制约,主要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以产品经营为主,缺少资本运营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国资国企整体规模实力大幅提升,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企业影响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转变方式,加大资本运营,进行直接融资的基础和条件。为此,我们确定了顶层设计,系统整合,产融结合,实施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助推国资国企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直接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直接融资236亿元,今年将达200亿元。

    一是重视和加强国有投融资平台体制建设。加大资本运营,必须在体制上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为此,在原有大连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一户平台公司基础上,采取股权划转、资产注入、相互持股、存量吸增量等方式,先后组建培育了大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装备制造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又组建了大连国有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市国资委原则上将经营性企业股权下放给投融资平台持有,现已形成市国资系统四大投融资平台公司。到2010年末,四大投融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已达800亿元,今年将达到1000亿元,主要承担起多渠道市场化融资、加大资本运营、重点向装备制造业等主业和新兴产业投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解决国有企业遗留问题等功能。
 
    二是通过发行企业债进行融资。大连装备自2009年成立以来,利用持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股权的优势,报请国家发改委审批同意,于2010年5月成功发行25亿元公司债,资金全部投向装备制造业产业重点项目。2010年大连港集团利用存量资产优势,成功发行19亿元企业债,重工?起重集团成功发行12亿元短期融资券,国合集团成功发行5亿元短期融资券。今年,大连装备发行不超过30亿元短期融资券,7月20日已在交易商协会注册成功,将择期发行,信用级别为3A级。建投公司为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20亿元工作正积极推进。

    三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上市进行融资。2010年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存量吸引增量方式融资6亿元。大连港集团A股上市募集资金57亿元。重工?起重集团华锐风电上市募集资金90亿元。

    四是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融资。2010年市国资系统设立了大连装备创新投、大连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大连装备新兴产业基金三户基金,总规模65亿元,已到位20亿元,目前正在推进设立规模为20亿元的海洋经济投资发展基金。大连装备联合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中科装备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形式为有限合伙制,基金规模20亿。盐化集团、大化集团、国投集团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海洋经济产业园有限公司。

    五是2010年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融资达10亿元。

    四、发挥国资国企优势,全力支持全域城市化。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大连市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大连国资国企要在推进全域城市化中承担主力军作用”的要求,国资委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支持推进全域城市化。一是加大项目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新市区的项目投入,加快大项目建设。2010年全系统共有65项在建及新开工大项目,总投资55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73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有27项、350亿元投资落户在县市区。2011年在建和新开工项目143项,投资总额157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73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114.7亿元,7个项目竣工。大连港太平湾码头、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海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等加快推进。二是推进国资国企同新市区对接合作。主管市长和市国资委带领系统国有企业同新市区举行两次大型对接会,同新市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计签署50亿元的10个项目合作协议。三是加快国有企业产业北移。推进染化集团向普湾新区,大橡塑向长兴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盛道集团向金州新区搬迁。在普湾新区启动海洋经济产业园建设,投资15亿元推进海水淡化及精制盐、溴及溴化物化工、融雪剂系列产品、盐田饱和卤水精制工业盐、红沿河核电站浓海水综合利用项目。大连装备利用企业债资金和产业基金,融资24亿元投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开发建设。全力推进大连装备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包括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中心;建设物流中心;建设核心零部件研发中心等。

    五、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近年来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统计评价与业绩考核体系、产权管理和交易体系、财务监督与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监事会管理体系。2010年以来,根据企业改制后股权管理和监管重心下移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国资监管,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继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有独资、控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国有产权动态监管体系的意见》。到目前,已累计出台各项监管制度56项。加强国有产权和产权交易管理。完成了瓦轴集团、金州重型等改制审计评估、延伸审计项目11个,完成国有产权转让项目11项,成交金额53亿元。完成重工?起重集团泉水基地房屋产权证办理。启动土地评估入账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的意见》,近期出台。大连产交所2010年完成交易98宗,资产额94.6亿元,同比增加了35%。实现了市级国有产权转让全部进场交易。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业绩考核。开展了2009年度企业财务决算审核批复,增加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内容。完成2009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审核上报并通过审验。完成出资企业负责人2009年度业绩考核及年薪兑现。推进经营性企业、资源类企业、公用事业企业分类考核。继续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0年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26亿元。三年共上缴国有资本收益6.7亿元。加强审计监督。对8户企业领导人员实施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2010年对18户出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测评。先后对大连港集团等10户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联合市委组织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投融资平台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完善了企业董事会内设机构,推进决策层同经营层分开。目前全系统有15户企业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18户企业实行了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董事会与经理层的重合率下降到34.6%。建立实行外部董事制度并扩大实行范围,企业外部董事比例已占到董事总数的25%,实行了外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工作试点。监事会监督由事后监督向当期监督转变。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大连国资国企抢抓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加快国有资本证券化。继续推进突出主业快速发展,通过加大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国有企业运行质量,做强做大做优国有骨干企业。继续健全完善监管体系,提升国资监管能力和水平,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投融资体系,加大资本运作和直接融资,产融结合,双轮驱动,助推国资国企跨越式发展,为大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