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电中:
很荣幸受到国资委研究中心的邀请来给大家介绍一点情况。我们和国资委在很多方面是有共识,在工作上也有很多配合,和保民主任熟。我今天讲的情况不完全能扣题,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想结合我的工作给大家介绍一点情况,这个情况也只能是概要性的。如果大家还有进一步的兴趣想了解,或者想沟通的话,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继续交流。
因为我是做企业财务公司监管工作,所以我就围绕这些东西说一些情况和信息,还有一些我工作当中的体会和思考,有一些是个人的,我认为也是在研讨会的大题目之内。尽管我的题目没有扣住4-5个大问题的其中一个,实际上也包含在这些问题里面。
我看了一下参加者的名单,面孔也比较年轻。我为了说清问题,还得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基本情况要说几句,否则剩下的问题可能就没有针对性或者听不懂。
到5月末全国企业财务公司有名的是51家,报表经营的是85家。除了这85家在筹建或者刚开业没有报表的,也有几个别处于重整的情况,这是家数。央企设了财务公司的40多家,咱们53家重点国企里面现在有30多家已经有了财务公司。从这个数字上看可以想象财务公司从集中管理资金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小了。
现有的这些财务公司,实际是有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在银监会成立的时候,其中有16家机构名字存在,实际上运营已经停止了,就是我们说的高风险公司,是处于停业待整顿的状态。为什么提这个?是因为是这5-6年的时间,由优质、大的企业集团,把这些公司接过来重新经营,也就是说是名字换了,继续经营。这个相当于咱们新设了财务公司。像五大发电集团,有四家采用这种方式设立的财务公司。
原来在16家发生问题,因为时间比较简短说多了也不可能我总结可以用这么两句话来说,一个就是过渡乱融资,再有就是乱投资。我认为大体上都归到这两类问题上,也有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才导致了他们的停业、死亡,由后来集团来接盘。说说这段历史,主要便于说以下的风险怎么控制。
现在咱这85家财务公司的数字是怎么个数字?到一季度末大数一万亿总资产,这里边还不包括委托资产4000多亿,因为财务公司做委托的比较多。如果全算上的话,大数应该是一万五千亿。所有者总数是一千两百万以上,不良资产率有0.5%左右。这可能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是最低的。
我个人的感觉,可能跟他的制度设计有直接关系。因为他经营对象是集团本身,它的风险相对比较低,所以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他的风险类型相对比较简单,或者比较少,这个下边我还要说。另外拨备也比较充足,总体上可以说财务公司这个行业整个状况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这里边85家中,超过1000亿的有2家,超过100亿的有20来家。也有小的,但是大的财务公司规模我自己看了一下,已经超过了股份制银行里边的好几家机构,实际上真是不小。
财务公司的作用就是除了我说的这些数字以外,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量化的效应,就是他的内部结算,体现出的效应是非常之大的。这个国资委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包括给我们讲课的时候直接肯定了这方面的功能。
个别财务公司下的结算量,也就是说他整个的结算量差不多达到20万亿。他的20万亿是什么概念?同志们可以想一想中国银行,我记得他的外汇结算还不到这个数字。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件事儿本身就说明财务公司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这几年除了这个数字之外我自己的工作体会,财务公司发展也越来越也上当。除了数字以外本身的一些表现,我总觉得有这么几个条。就是说通过财务公司集中的资金,这个集中度在逐步提高。虽然财务公司已经存在了20多年了,但是这几年这方面的特点特别明显。
更多的企业集团自觉地把财务公司作为集中资金的主渠道,这个我感觉特别明显。以前是别人让你这样做,现在是你自己愿意这样做,内部有一些扯皮的东西,我了解在逐步清醒。有的财务公司号称集团的每一分钱都在公司,有的号称两个100%,有的80-90%,这个体现效益是非常高的。我从事这方面监管工作人员,我认为我工作有价值。
发挥作用另外的一个体现,他在筹资方面发挥作用也越来越大,代表集团谈判,一系列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多了。在国际金融风暴蔓延的情况下,财务公司的效应还是不错的。2008年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还是达到了1.7%,他减少的部分只是体现出来2007资本市场有点外财,那部分减下去了。基本和2006年比还是有很大,差不多有30%的增长,还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对于他的好处我就不细说了。可能大家来参加会议,很多人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以后也可能要成立财务公司,所以对这方面的东西我不太说,因为我们会议已经往后压了,每个人时间不长了。
我说说财务公司的缺陷跟矛盾在哪一块,这就涉及到风险的问题了。财务公司风险的缺陷是什么?他是搞关连交易的。它如果从银行贷了钱,或者集团从银行贷了钱放到这儿。再使用的时候相对透明度就低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从外面融资的量和使用上要有一个监管。我说这个东西,他的关联交易的特点形成了,中国为什么要对财务公司监管有一个基本的?我个人学术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点。我看大家对财务公司了解不太多,谁有兴趣我们可以接着探讨。
财务公司是作为一种有限责任公司附属于集团,但是它跟集团的共生性是非常强的。集团越好他越好,集团出大问题的时候他不能自保,这是他最明显的缺陷和致命的东西。
另外我再说一下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财务公司不像银行那样有五种、七种、八种风险,他的风险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我们现在看来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原来不突出,最近突出了。就是随着经济下行利率下调,股市下跌,表示得非常明显。具体表现,是资本市场下跌,买的股票、债券,不管是固定受益还是什么,都在往下降。这些是前些年,如果有投资经验的都知道,前些年至少你国债变动不会泰达,最近也发生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投资品发生变化。
第二,利率下行。前些年只有缺欠、上行的时候,或者短暂下行情况不明显,这次特别明显。就是说你定期存款存进来的,现在你要为新情况下的利率付出代价,也就是说不匹配了。甚至我们还发生过发了债了当时挺乐,1-2年前发债,假如现在还好像不合适了。
另外包括什么汇率等等的,都出现了。就是这1-2年,市场风险在财务公司的模式下已经体现得比较充分了。下一步,不管是上行、下行都是有风险的。会逐步地充分表现出来,也使我们财务公司经营一方面有机遇,一方面有挑战。有机遇的,你能干借着机会能弄到钱,有的机构还在这个弄,当然是合法的。
另外,信用风险。因为你集团不管存、贷,他道德蒙你的可能不大。但是还有一种信用风险,就是集团风险。我个人研究,集团风险是财务公司的信用问题。你这个财务公司集团不行,那咱们这个高风险对话除了有意而为,也有集团出了问题,生产经营不行了,这个也是有风险的。
另外,流动风险。这个流动风险有不同种类划分,实际上市场风险也涵盖了一部分。我们单说出来,财务公司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期限不匹配,明显、普遍的问题是存短、贷长,当然也有存长、贷短的。我一看咱们今天主要听众不是跟财务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讨论这个问题,我只是点到为止。
怎么防范呢?财务公司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看看我们基本的监管法规,我们就是体现集中为本、管理为主,投资为辅。我认为集中管理资金为主和防控风险,国资委和银监会是完全一致。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国资委跟我们管理越来越一致了,这个大方向绝对是有共识的。
我们坚持主业是集中管理,特别是管自己的钱。控制集团外部融资,这个办法中是有的,可能大家有些认为是不是延了一点,有的持批评意见,有的希望再容忍一点。我今天简单说三条,实际上控制得并不严,这个100%,那个100%,包括发债相对资本金来讲也有相对的倍数,我在这儿不太说了。你们有兴趣的话,一算就明白了。
控制投资,特别是股票投资。我们很明显的事儿,在集团里面大事儿出不了,如果拿到资本市场血本无归,这个有例子。你搞股票挣钱是挣了,我们不鼓励,这个不是我们的主业。特别是致命的东西,就是融资。融资后炒股票,他的理由、现象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们常常在利益面前、在虚荣心面前不能控制自己。这个你个人投入、企业投资,这个例子太多了。所以大家在资本市场好起来的时候,一定客观看待自己,有钱再干,千万不能冒风险。你赔了这个钱在别的地方挣不出来,面子上不好看,最后国资委也查处你们、我们也查处你们,审计处也查处你们。
我们让大型优质公司继续经营,这也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能够使集团行业整体上有一个大的提升,也是一个实际的步骤。我个人为取得一些效果,心里头也还是很高兴,或者还是有一点成就感的。我认为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为国家、为国企,或者为这个行业都是做了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时间有限,我这儿实际上已经说了25分钟了,我就再做一个总结。我们作为监管来说,我们的组织架构和系统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对财务公司我们实行风险评价制度,风险评价制度是作为监管、发展、扶持创新的基础,这个已经做了一年多了。宣传工作我们更有针对性,因为我们的有效性也进一步提高,在金融危机蔓延、经济下行的时候,我先后召开了两次,在北京召开了3家直管央企和9家听取他们的建议,能够容忍的我们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容忍。特别像继续试点发散,这些我们已经在做,有些还要继续做下去。
2009年我们还要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不断改善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手段,实施分类监管。分类监管,就是我们有5个亿的总资产到1500亿的都有。如果采用一个政策、一种方式,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无效,所以我们力求从制度上实现监管。我们在制度不能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实际上是以务实的精神实行监管。希望以后有机会跟大家做进一步的交流,如果潜在、优质、具有条件集团申请设立财务公司我们支持,我们会有紧密联系。
感谢国资委研究中心和主办赞助放使我有机会借助情况宣扬理念。有的不合适的我个人看法,我个人负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