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军:今天违反了学习的要求,我还是请假过来,今后这样的机会不多。今天讲的内部人,我就按照我的想法想的,可能和咱们的题目沾一点边,也不完全按照题目,因为主持人也给我了题目,我有一些胡说八道的东西,不代表任何人,就代表我自己。
我想国际化的问题离不开当前国际化带来最大的问题,全球这一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结合这个也涉及到我们专业的一些,可能媒体也有。下面,我想首先从我们比较熟悉的薪酬开始。
金融风暴以后开始,薪酬很多高管著名的企业,他们的薪酬待遇依然是过着像皇帝一样的待遇。包括通用的总裁到美国国会去作证,要求政府和纳税人要求挽救企业的时候,居然还坐着自己的直升飞机。
最近的事件是,AIG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讨伐。这样一种现象,包括前一段AIG事件之前,包括雷曼等,他们在下台之前,不体面的下台之前,他们的补偿金,他们的奖金待遇都以数亿美元来记。这样一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历来认为薪酬是一个市场的定价。
所谓市场定价,我们的经营者,经理人是一个市场,或者是市场的供给,或者我们市场的需求的企业家,企业要聘他们,要有一个市场的价格,不管高和低 ,就像今天的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差别多大?由市场来说。人能够有一个权威的回答,所以就叫做市场。我作为国有市场,当然我就说把这个交给市场,有市场,大家接受什么价,就按照这个价格来定。
最近这些事件思考,这个市场到底有效没效?这个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到底按市场定价,起码像你把企业做好了是可以很高的收入,很高的待遇。那你企业做垮了,已经要政府来挽救了,你仍然还可以得到高额薪酬,高额的奖金,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这是不是一个市场正常的现象。由此追诉到薪酬由市场决定,到底应不应该由市场决定,或者说这个市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理性的去决定。回想这个市场本身,我们现在市场,我想至少是大的三个类别。
第一,普通的传统的商品和劳动服务。这是一个看得见摸的着商品交易的市场。
第二,人力资源的市场,人力资源的市场有简单劳动的市场,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市场,也有经理人的市场。
第三,以金融、证券、期货为代表的这种虚拟产品的市场。
这三个市场,我必须展开说,我们先说传统的市场,为什么基本有效?像石油这种价格的波动也有无效的市场,但是这种市场太特殊,我说是成千上万的商品的定价,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很难说像薪酬这样的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讨伐,一致认为它不合理,同时又没有办法最后由政府出面来解决,大家来想想还有什么商品定价有这样的效益。
所以,这个就说明这几类市场的运行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到人力资源市场,本身我稍微强调最初是看到一个方面,由于人力资源的定价的困难,所以把它交给市场,由市场定价。现在反过来市场出了问题,大家都认为有问题,我相信多数人理性的判断,不能说我们多数人都疯了,这不对,AIG像雷曼、花旗、通用,这些人的经理人薪酬定的合理的。至少我现在脑子还有点清醒,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企业的效益提高薪酬增长,效益下降,薪酬下降,这是天经地义的规则,为什么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规则在最一流的企业失效?这方面是什么问题?说明这个市场本身有问题,这个市场本身有什么问题?我们还是用商品一般的商品服务的市场来打比方。一个市场要正常的运转,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充分竞争。
充分竞争就是供方和需求方都有足够的力量,没有哪一方能够主导这个市场,也没有哪一方的参与者,主导市场,没有任何一个方面主导这个市场。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现实中没有的。我们在这里说都不是说的绝对的,没有任何一个法则认为这个事情是绝对的,我说水开了就是一百度,你说不是,我们不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相对的意见,我们避免了很多不合理的纠缠,很多人考虑问题的时候把人家的观点推到极端,再说,充分进行是相对的。
第二个条件,信息对称又是相对的。
信息不可能绝对对称,也是相对的。相对的对称也就是相对的合理,相对的合理的东西,大家也都没有太大的意见。
第三,规则要非常的清晰,不能说的再具体一点叫产权非常明确,这个产权指所有权力的的界定、界限,或者责任界限非常明确,你卖了假药你就得坐牢,你坑害了别人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你越过了这个范围,对不起你必须要受到惩罚和报应。这个报应是市场的处罚,法律的处罚等等诸如此类,至少要有这三个条件,这个市场才可以基本上比较正常的运转。
我们还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如果简单的劳动力的市场,大家看这个市场相对进行比较充分的,规则也比较清晰,专业的市场难度要变大一点,关键分通用的专业和独异的专业。
第三,劳动力市场最难的就是经理人的市场,这个经理人是怎么形成的?我今天提这个问题,时间有限,我不提问题时间有限。
然后他们在经过这样横向、纵向的,这样的一些,比方说培训,进修等等诸如此类的,包括聘请董事会等等,逐渐形成经理人阶层,经理人阶层就像一个俱乐部一样的,这个俱乐部里面一分开这是一个企业,社交,我们都到一起了。这个事情怎么定?我们董事会来定。如果是国资委这个事情好办了,国资委要想想我的合资人要发挥什么作用,我的社会是一个分配什么状况,我这个企业什么状况,职工什么层次能力,我得说了即使是规范的董事会我要求他,你的薪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保持在什么水平适当?超过的水平不适当。看到美国就是这样,是什么情况?美国的股权,大家都知道美国是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公司的组织形式,股权高度的分散,大家都是消极的投资人就是用脚投票,不用手投票,包括他的投资人都是侧重于财务的投资,企业成长不成长我不管,只要企业回报达到我预期的要求就可以了,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谁来主导这个市场,就是经理人俱乐部。他们在这个圈子里就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个竞争不对称,规则也是基本不健全的,因为你的规则,我做国资委的负责分配搞了这么几年,逐渐我们规则也是在完善过程中,但是比方说有起码的理念,你的效益不增长,你的薪酬绝对不可以增长。你的效益下降,你的薪酬必然要下降,我作为出资人负责人的股东,我会提出这样的规则。但是在美国资本主义没有哪个出资人提出这样的规则,所以他们想怎么做,就可以做怎么做
固然跟我们薪酬决定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薪酬决定什么样的薪酬才是可以的?这确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进一步讲我们做人力资源有一个激励,激励要有度,假如说我们说到极端,一年的薪酬够他一辈子花肯定也花完的时候,这个度就过了,为什么过了?你以后的激励还有用没用?我一年做完了,我一生无忧了呢?我可以赌。这样一种制度的安排,表面上到美国去考察也问到企业他们这种高额薪酬。
现在再和实践结合起来,我觉得他简直是英明的无比了,我说到制度的本质,这个问题在出来以后,我们是不是这就涉及到我们说的,我到引子说到第一个问题,就是从这次金融风暴来看市场和监管的关系,就是从这一个事来引申出来的问题,市场有实名的时候和实名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市场出了问题,市场永远都在进化过程中,它进化不完善,你就认为它出了问题,我觉得这对市场本身是不公平的,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市场我做了什么,你先看阳光、空气,如果在它充足供应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可能没有什么,我们最需要的是喝水,最需要的是降温,饿了时候是食品,很少人说我需要阳光,除了特殊的病。市场的作用,我认为对于我们经济生活的来说,它做了什么事情,很少有人问这个市场,市场出了问题马上说这个市场不行了。我前面讲的问题不是说市场不行了,我们要看看市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行的。
比如说在规则健全,信息对称,竞争充分这些条件下,它是有效的。
在经理人市场,这样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对市场来说,我们既不能否定,也不能神话,这一次金融危机,我要联系到这个来说,市场和监管因为金融危机本身不能证明说市场已经不行了,我不认为这样。金融危机是发生的我说第三类市场金融及其衍生品,包括证券、期货等等,这是虚拟的市场,按照我前面说得三个有效性条件来衡量,应该说是不具备市场正常运转的条件的。
所以,才需要监管,监管的程度取决于市场成熟的程度。也就是说,市场越不成熟,越需要监管,越不成熟的地方越需要监管。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观点,从当前的金融风暴,从局部市场的识别来看,市场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我们坚持市场的趋向,并不排斥监管,当监管不到位或者没有能力,或者说还没有条件达到的地方,不能允许这种滞留泛滥所谓的市场在那儿兴风作浪,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我们区别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观念,我们打一个比方,我们实体经济是主人,虚拟经济是仆人。因为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首先从产生了秩序来说,从我们需求的层次、它们的逻辑关系来说,我只点到这些都是无一例外,现在为什么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根本的问题反客为主,仆人变成了主人,社会基本伦理乱了,基本伦理乱了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发展。
这是我讲的第二个观点。
这个要展开,我今天的提出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它不管怎么天花乱坠,不管搞多少花样,我们说期货是干什么?期权干什么?最后都是为实体服务。到金融危机出现的这些问题,什么CBS,我都搞不清楚这些概念,我听很多人说过,这个衍生产品的创造,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有为实体经济有什么用,谁需要它。
昨天我们清华上课的是××大学金融系教授,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国内外研究的权威,他自己跟我说,他们有一个比方,他有一个同行的朋友,就涉及了金融衍生产品,他说金融衍生产品像什么?就像扔炸弹扔完就行,投行干的衍生产品就像扔炸弹,扔完了就跑,这是业内人士和专家权威的点评。所以我是比较认可,因为我也是这么认为。什么东西你不能离开它最基本的道德,我们衣食住行是依靠实体的,还是依靠虚拟的?从我们人的需求任何一个角度看把仆人当成主人绝对出问题的。
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反思,我提出的几个观点,就是因为我们需要从更深的层面而不是表层,表层分析人们技能上的问题由专家来做,也需要有人从这个进步更深层次来挖掘,对我们人力资源的同志来看。
奥巴马提到了对当前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看法,他就认为,我们培养的年轻人不应该最优秀的跑到华尔街去,应该鼓励他们去创业,去创新,去从事实业。把这个价值观从根本上扭转,这是价值分配体系必须根本上要进行变革。我是觉得他看到了问题本质。但是能不能解决华尔街的问题,就要看我们金融资本和政府和政府权力和民众的较量,这个力量的对比,我目前不持乐观的态度。
第三个观点,我就是说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为什么要在这里说这个问题,但是和我们经济运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从经济学的原理来说,就是最基本的问题被破坏掉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怎么被破坏掉了?我们只要看看和美国和中国经济的互补性,美国的消费占到GDP75%,中国只有30%多。中国的GDP来讲增长,我们增长数量先打起不是质量效益到目前为止,我们科学发展观还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还没有实现。这个数量扩张,你面对的30%几的消费率,根本无从满足国内肯定是失衡。为什么大家都讲产业过剩,生产过剩?最后还是中国GDP好像还很健康的每年这么高的速度成长,由全球化来帮助消化过剩的需求。这个消化是美国的,他的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过剩的需求。所以他的75%的消费需求也不是正常的,因为它的需求过剩和我们供给的过剩是平衡的,这个需求过剩是不是可以无限的进行,总有落到一个人的手的时候,于是次贷就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个需求创造不可能再继续下去这个金融的泡沫破灭,影响了需求破灭。需求泡沫的破灭,导致我们产品没有地方销,我们经济要承受这种压力。
我们现在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刺激需求。其实我说凯恩斯的理论没有自由主义来的科学,你需求够了,把市场经济运转的财富的积累和贫困的积累必然要造成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本来这个社会自我校正的机制,你用政府来刺激需求是解决我这一届政府的波动机制,需求由于政府的开支,我把这个需求补上了,补上了以后,你下一次就又得来,而现在会越来,因为你的分配结构没有改变之前,我认为成剪刀差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分配结构的不合理,包括区域经济等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的刺激经济政策,我把它比喻成一个像一个吸毒的人,每次吸毒效果是可以给它提振精神的,但是越吸下去对它的依赖性越大越强。最终有一天,你还是要回到供给和需求相一致,这样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上来。
所以,我们现在的经济出了毛病,我们现在这个经济需求,经济需求把现在问题我可以要避免大的剧烈的振荡,这种措施,我不认为不可以的。你不能过渡的依赖要看到我们本质问题,再去解决那些本质上的问题,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如果说我们都是高速持续的发展,谁愿意去创新呢?谁愿意调结构呢?为什么成批的说,创新是一种破坏性的进步。就是要通过经济危机通过生产过剩,然后把生产力淘汰掉了,生产力结构得到了优化,经济的进化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这个代价要怎么控制,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范围内,不是说依靠这个凯恩斯主义可以救经济,他可以缓解,我们用的好是可以,我不完全排斥,但是靠这个是不行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