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工业发展将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挑战;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等,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创造出全新的发展理念。
一、工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比较分析
总结理论界的探讨,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理解发展方式这个概念并进行相应分类。例如,根据发展动力、发展效果、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对发展方式做出不同的区分。结合当前实际,根据发展动力的差异对发展方式进行相应的分类更有针对性。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而言,又应该根据短期分析和中长期分析的需要,分别从需求角度和供给角度考察发展动力的变化。从需求方面看,经济增长的动力分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变化;从供给方面看,则分为劳动力、资本等投入要素以及要素使用效率的变化等。具体到工业发展方式,应该主要从中长期角度也即供给方面考察其变化比较合适。这里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变化,考察工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进程;进一步地,通过与工业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比较,明确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方式在集约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距。
我们计算了2001—2010年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变化。受到统计数据的限制,两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析口径,前者的口径是规模以上工业,而后者的口径则是全部工业。分析指标方面,前者的投入产出指标分别是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从业人员数,其中,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分别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价格缩减;后者的投入产出指标分别是工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数,其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数据直接从统计年鉴中获得,工业从业人员数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减去建筑业从业人员数得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直接采用0.4和0.6。
计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的10年间,虽然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每年都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率在各年间存在明显波动。总体上看,“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与“十五”(2001—2005年)时期相比,不论是全要素生产率还是劳动生产率,其增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8%和6.57%,分别比“十五”时期的2.40%和10.07%下降了0.62和3.50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表明,从效率改进的角度看,“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集约化程度继续有所提高,或者说,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与“十五”时期相比,中国工业发展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的速度有所放慢。
采用劳动生产率这个可比性相对较强的指标,可以进一步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工业生产效率。虽然中国与这些工业化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从业人员的人均资本装备水平差距较大,相互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但比较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尚不及日本和美国的10%,德国的14%,韩国的20%。当然,这些数字是按现行汇率计算得出的,对中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有所低估,但即使是按最有利于中国的购买力平价估计(例如1美元=3元人民币)计算,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上述国家的事实仍然成立。因此,相对于这些工业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式还处于一种相当粗放的状态。
二、影响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一定的工业发展方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具体国情相联系的。结合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实际以及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影响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宏观经济环境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存在密切联系。没有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就难以顺利进行。由于宏观调控的任务就是要保持中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只有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为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环境。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处理好控通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对国内外经济状况及时做出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阶段性大趋势,保持政策的相对连续和稳定;同时又要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在国际国内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还应科学有效地做出政策调整。
2.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入推进。从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看,制约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障碍还在于经济体制不合理,推动工业转型发展根本上要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切实形成有利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当前尤其需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加快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在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把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二是加快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重点和难点在于理顺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等基本要素价格,形成反映稀缺性和供求状况的定价机制,以使各类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内在动力。三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通过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
3.自主创新能力能否不断提高。既有的工业发展方式过于依靠技术外取,缺乏自主创新的支撑,使得中国多数竞争性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地位,面临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等突出问题。这种发展模式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可以按照世界产业的现成发展路径,通过引进技术快速发展起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面对新的经济格局,要顺利实现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使自主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针对中国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现状,未来中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任务,一是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对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二是要强化通用技术的供给能力。三是要通过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促进不同主体间的合作创新和技术扩散。
4.对新设备、新技术和人力资本能否保持高投资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有效应对工资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应该成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均资本水平。而要提高人均资本水平就要持续不断地对新设备、新技术和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关于如何看待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存在许多片面的观点,例如认为由投资推动的增长就一定是粗放的。实际上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始终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而且投资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日本和韩国等后发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持续地对新设备、新技术和人力资本保持高强度的投资,在人均资本装备水平上迅速缩小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进而实现追赶目标。
三、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过程。“十二五”时期,要紧密围绕工业转型升级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阶段性任务,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作用,以更快更有效地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1.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条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激发市场经济活力。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和合并审批手续;协调好产业政策和地方政策之间的关系,鼓励地方探索适合自身工业化水平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方式;明确界定和规范政府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抓紧制订改革方案,推动石油、铁路、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垄断程度。改革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
2.完善产业政策。健全准入法规体系,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工业发展环境、市场供需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过剩界定标准,提高过剩产业的准入门槛。“准入”政策与“促退”政策相结合,淘汰落后产能,明确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之间的关系和区别,通过技术含量、制造工艺、增长速度、市场竞争等多个维度,明确落后产能在行业和地区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在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的升级改造。
3.优化产业组织政策。完善反垄断法律和政策体系,促进市场竞争。综合运用市场手段、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防止垄断势力削弱市场力量。在反市场垄断的同时,注重防止技术垄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技术标准政策体系,防止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技术路线被跨国公司锁定。针对跨国公司在利益驱动下滥用国际市场优势地位等反竞争行为,不断增加限制国际垄断的力度,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反垄断双边和多边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从技术改造、企业上市、鼓励投资重大项目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着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经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促进融资、鼓励创新、培养人才、精神奖励等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4.强化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要发挥其科研优势,鼓励其发展具有独创性的核心技术能力,完善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技术渗透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鼓励形成技术创新的网络体系,作为核心技术的补充,积极进行实用性创新。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经常性交流机制,拓宽企业自主创新的视野。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促进技术转化和转移。调整技术中介机构的经营服务方式和组织机构,发挥其在技术信息服务、技术代理服务和技术孵化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
5.健全节能减排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能源,推进传统能源利用绿色化。一方面,通过强化资源和技术优势、完善产业链、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能源在工业耗能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延长煤化工、油化工产业链,打破行业部门的界限,实现煤炭、石油资源价值的梯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绿色升级。企业要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在源头治理污染物的排放。工业聚集区要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发展工业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行业。(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