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中国经济实现预期目标无大碍

来源:《半月谈》作者:任峰
2012-05-17
打印

    编者按:针对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增长速度创新低,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正常轨道中,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并无大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表明一季度经济或已接近筑底,下半年经济运行曲线上扬可期。与此同时,专家建议要防范欧债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和物价走势反复等可能出现的风险,宏观调控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逆周期的预调和微调。

  经济增速:8.1%属主动调整、正常回落,或筑底全年

  关键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8.1%,这是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增速连续5个季度回落。在已公布的各地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稳中有进。

  专家解析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GDP增速明显下降有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原因,去年政府比较严厉的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受到一定影响,货币紧缩举措也使企业借贷成本变高;国外则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步伐较慢等影响,贸易顺差明显回落。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主动调整周期,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的调控收缩肯定会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从长远看,每年GDP两位数增长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的中枢将下移至7%~8%。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一季度经济增幅的降低,将使经济转型成为各地政府更迫切的任务。下半年中国经济数据肯定会好一些,全年经济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期系列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增速开始缓中趋稳,减速进程即将结束,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就是全年底部。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二季度外需下降和投资放缓的局面可能在政策微调环境下有所改善,物价的回落也有利于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主任李命志:已公布的数据显示出口订单指数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出现了企稳向上的迹象,新增贷款和新开工项目数增长较快,就业形势良好。因此,从目前的迹象看,经济继续大幅下滑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较多,但没必要担心。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信号显现稳定基调不变

  热点聚焦

  在今年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基本披露完毕后,央行表示将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特别是对因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而存在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将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从央行最近的动作来看,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同时,政策偏向于定向宽松,目的是为处于转型期的实体经济“输血”,但这种“定向宽松”政策不会改变货币投放总量,也不意味着今年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改变。

  关键数据

  3月末,广义货币余额8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2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7.25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70亿元。

  专家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全年货币供应量增加14%左右,新增贷款增加8万亿到9万亿元是比较稳健合理的,既可以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也可以防止速度过快上升。

  连平:3月份货币供应状况依然不理想。广义货币量回升明显与银行大量发售理财产品有关,这种存款量的增加恐难以持久。由于3月份物价有所反弹,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未来操作上可能将朝着进一步适度增加信贷和流动性的方向微调。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央行“定向宽松”政策,主要是对制造业、服务业和小企业提供支持,存款准备金率将是政策微调的工具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当前我国货币总量整体还处在偏紧至中性的范畴内,3月份的货币投放仍是一个常态水平。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空间取决于未来资本流入状况、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等。不应主张货币政策的过度调整,应着眼于中长期改革措施的推进,短期内则应相对平稳。

  目前经济已经明显出现反弹迹象,在此过程中过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有可能打乱市场自我复苏的节奏。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取向,要跟国际货币政策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节奏有所结合。
 
    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发力

  数据对比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7%,比去年同期(33.1%)回落18.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0.3%,比去年同期(32.4%)回落22.1个百分点,增幅回落明显。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33.6%,保障房、水利、环保、交通运输等支出大幅增长。

  专家分析

  连平:受资金来源紧张与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也因公路建设投资萎缩降幅明显,预计二季度随着资金来源改善和开工率上升,降幅可能缩小。

  刘元春:对于中小企业的救助,应当运用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可以强化市场的效应,对经济和企业转型起到促进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应继续坚持下去并将重点放在结构性减税上。

  可先降低宏观税负,增强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再出台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研发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特殊减免的优惠政策,并推进服务业和运输行业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全年7.5%的GDP增速目标提供了较大的政策调整余地,宏观调控仍有发力空间。对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继续增加,这将对经济发展带来长期支撑。未来也可出台一些新的推动消费增长的举措,如继续增加社保投入、增加居民收入,为扩大内需提供持久动力。

  物价调控:4%目标有望实现需警惕输入性通胀

  关键数据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物价上行压力在减小,要实现全年4%的CPI增长控制目标,需关注两个不确定性:一是以粮食和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二是以国际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另外,以水、电、油、气为代表的资源性产品的改革的推动速度对物价走势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刘煜辉: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速面临软着陆的大背景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下降将会“拖累”原油等国际资源价格,而美欧经济复苏速度也不会加快,因此国际油价这一价格关键变量不会出现失控性上涨。

  彭兴韵:全球资本流动性仍然宽松,美、欧都将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因外部需求下降和通胀压力减轻,将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货币,因此中国对输入性通胀不能掉以轻心。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