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坚实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马志刚
2012-05-18
打印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面对危机冲击岿然不动的关键。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需要实实在在地下大力气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坚实。

  最近,福建、安徽等地纷纷出台有力举措,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影响不断显现和我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的背景下,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把更大的力量放到发展实体经济上来,对于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成了更加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实物生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大都陷入了经济衰退,而我国经济不仅率先恢复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且逆风开启新航程,实现了新的跨越。此次危机发生之前的2007年,我国人均GDP是2456美元,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跃过5000美元大关,仅用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能够取得这一了不起成就,与我国始终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面对危机冲击岿然不动的关键。尤其当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或进入转折期时,更要重视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有过教训的。18世纪英、德、美、法等国发生的生产过剩危机,主要是由资本盲目扩张和信贷过度膨胀造成的;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也与当时市场炒作盛行、资本肆意流窜密切相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更是源于市场流动性过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不断膨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由相关国家实体经济虚弱所致。反思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引发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且与实体经济脱节;眼下,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危机阴霾,同样与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有关。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昭示我们,一个国家要想从容应对危机,必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这既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有关,也与国内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得力有关。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定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实体经济,营造更加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这不仅是进一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使国家具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需要实实在在地下大力气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财政支出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主要方向,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保有压,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要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积极支持企业特别是有助于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帮助企业牢牢把握住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还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绝不是不发展或者慢发展虚拟经济,因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虚拟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我们发展虚拟经济,旨在使虚拟经济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非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所谓“创新”。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说到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一方面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流向民间借贷领域的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仍然存在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令人欣喜的是,近两年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资源税改革到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再到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个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接连落地,都是积极动向。但仅仅这些依然不够,要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